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沖切模具,包括:由壓鑄模具加工后的多孔類產品,所述多孔類產品中這有多個通孔,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其中,還包括,所述固定板、所述卸料板以及所述下模板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固定板下設有的所述多個沖頭與所述第一類通孔、第二類通孔相匹配。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沖切模具,有效地制作了專用于沖裁多孔類產品2通孔內殘留飛邊的沖裁模具,同時避免了使用加工類機床所進行的后續的加工去除殘留飛邊的工藝,依次來提高生產效率,以達節省成本的目的,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給人的使用帶來了更大的便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冷沖模,尤其涉及一種沖切模具。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在壓鑄的制作過程中會遇到多孔類產品,這些多孔類產品在制造的過程中由于型芯的頂面位于模具的靠破面上,使制造出來的孔類零件的通孔中產生毛邊,并且有些型芯的加工精度不到位;有時為了使產品表面得到較好的外觀質量,甚至在通孔的底面留下一層較薄的材料,就必須使用加工類機床進行后續的加工,以去除內毛邊或增加的那層材料,但是這種做法成本相當高,并且影響了生產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沖切模具,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模具壓鑄多孔類產品后對孔類產品后序加工成本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沖切模具,包括:由壓鑄模具加工后的多孔類產品,所述多孔類產品中還有多個通孔,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其中,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垂直設有匹配多孔類產品中若干通孔的多個沖頭: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下表面設有垂直于所述卸料板的第一圓柱體,貫穿所述卸料板與所述第一圓柱體設有多個第一類通孔;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垂直于所述下板模的第二圓柱體,貫穿所述第二圓柱體與所述下板模設有多個第二類通孔;所述固定板、所述卸料板以及所述下模板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固定板下設有的所述多個沖頭與所述第一類通孔、第二類通孔相匹配。上述的沖切模具,其中,所述沖頭呈直條狀,且所述沖頭的長度至少為大于貫穿所述卸料板以及第一圓柱體內的第一類通孔與所述多孔類產品內的所述通孔所疊加的長度。上述的沖切模具,其中,所述卸料板下的所述第一圓柱體與所述下模板上的所述第二圓柱體相向設置。上述的沖切模具,其中,所述多孔類產品設于所述第一圓柱體與所述第二圓柱體之間。上述的沖切模具,其中,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的厚度為0.6_。本技術的一種沖切模具,采用了如上方案的具有以下的效果,有效地制作了專用于沖裁多孔類產品通孔內殘留飛邊的沖裁模具,同時避免了使用加工類機床所進行的后續的加工去除殘留飛邊的工藝,依次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如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A-1C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固定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A-2C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卸料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A-3B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下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A-4B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組合結構與爆炸結構的示意圖;如圖參考:固定板1、多孔類產品2、卸料板3、第一類通孔4、第二類通孔5、第一圓柱體6、第二圓柱體7、下模板8、沖頭9。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造特征、達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圖1A-1C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固定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A-2C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卸料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A-3B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下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A-4B所示為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的組合結構與爆炸結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沖切模具,包括:由壓鑄模具加工后的多孔類產品,多孔類產品中這有多個通孔,每一通孔(圖中未示出)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圖中未示出),其中,還包括:如圖1A-1C所示,固定板1,固定板I的下表面垂直設有匹配多孔類產品2中若干通孔的多個沖頭9:如圖2A-2C所示,卸料板3,卸料板3的下表面設有垂直于卸料板3的第一圓柱體6,貫穿卸料板3與第一圓柱體6設有多個第一類通孔4,在此第一類通孔4為沖頭9的導向通道,以便于在沖裁多孔類產品2的通孔時不產生偏差位移;圖3A-3B所示,下模板8,下模板8的上表面設有垂直于下板模的第二圓柱體7,貫穿第二圓柱體7與下板模設有多個第二類通孔5,在此第二類通孔5為多孔類產品2中殘留飛邊的卸料通道,以便于在沖裁多孔類產品2后沖裁出的殘留飛邊有效的排至第二圓柱體7與模板外;固定板1、卸料板3以及下模板8由上而下依次設置,固定板I下設有的多個沖頭9與第一類通孔4、第二類通孔5相匹配。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中,沖頭9呈直條狀,且沖頭9的長度至少為大于貫穿卸料板3以及第一圓柱體6內的第一類通孔4與多孔類產品2內的通孔所疊加的長度,在沖裁時沖頭9貫穿第一類通孔4沖擊多孔類產品2中的殘留飛邊與第二類通孔5。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中,卸料板3下的第一圓柱體6與下模板8上的第二圓柱體7相向設置。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中,多孔類產品2設于第一圓柱體6與第二圓柱體7之間,通過第一圓柱體6與第二圓柱體7夾緊多孔類產品2是其能夠有效的被固定。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中,每一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的厚度為0.6_,該0.6mm厚度的殘留飛邊是通過之前在注塑時對通孔底部預留的。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將固定板I上的沖頭9插入第一類通孔4中之后將多孔類產品2套在沖頭9上,將卸料板3頂向下模板8,此時沖頭9受到殘留飛邊的阻力會將固定板I頂離卸料板3,通過施加外力對固定板I的沖擊使多孔類產品2中的殘留飛邊被沖頭9沖裁至下模板8的第二類通孔5中,以此來完成對殘留飛邊的沖裁。綜上所述,本技術一種沖切模具,有效地制作了專用于沖裁多孔類產品2通孔內殘留飛邊的沖裁模具,同時避免了使用加工類機床所進行的后續的加工去除殘留飛邊的工藝,依次來提高生產效率,以達節省成本的目的,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給人的使用帶來了更大的便捷。以上對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其中未盡詳細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該理解為用本領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技術的實質內容。權利要求1.一種沖切模具,包括:由壓鑄模具加工后的多孔類產品,所述多孔類產品中還有多個通孔,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垂直設有匹配多孔類產品中若干通孔的多個沖頭: 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下表面設有垂直于所述卸料板的第一圓柱體,貫穿所述卸料板與所述第一圓柱體設有多個第一類通孔; 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垂直于所述下板模的第二圓柱體,貫穿所述第二圓柱體與所述下板模設有多個第二類通孔; 所述固定板、所述卸料板以及所述下模板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固定板下設有的所述多個沖頭與所述第一類通孔、第二類通孔相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沖頭呈直條狀,且所述沖頭的長度至少為大于貫穿所述卸料板以及第一圓柱體內的第一類通孔與所述多孔類產品內的所述通孔所疊加的長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下的所述第一圓柱體與所述下模板上的所述第二圓柱體相向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類產品設于所述第一圓柱體與所述第二圓柱體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沖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的厚度為0.6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沖切模具,包括由壓鑄模具加工后的多孔類產品,所述多孔類產品中這有多個通孔,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沖切模具,包括:由壓鑄模具加工后的多孔類產品,所述多孔類產品中還有多個通孔,每一所述通孔的下開口處留有殘留飛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垂直設有匹配多孔類產品中若干通孔的多個沖頭: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下表面設有垂直于所述卸料板的第一圓柱體,貫穿所述卸料板與所述第一圓柱體設有多個第一類通孔;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設有垂直于所述下板模的第二圓柱體,貫穿所述第二圓柱體與所述下板模設有多個第二類通孔;所述固定板、所述卸料板以及所述下模板由上而下依次設置,所述固定板下設有的所述多個沖頭與所述第一類通孔、第二類通孔相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俊銘,董淵,曾國平,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環訊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