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所述采食槽敞口上方設有漏斗和漏斗架,其中,漏斗架的一端固定在圍欄上,另一端用于支撐漏斗上部的漏斗體,漏斗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內。喂養員可根據圍欄內家禽的進食量在漏斗上部的漏斗體內儲存定量食料,當采食槽內的食料減少時,漏斗體內儲存的食料通過漏斗下部的漏斗管自動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圍欄內的家禽可在任意時候進行采食,不需要喂養員定時到現場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降低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家禽自由采食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
技術介紹
通常,在喂養家禽的圍欄一側設有采食槽,采食槽用于盛裝食料,方便家禽進行采食。為了家禽能夠隨時進行采食,喂養員需要定時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這樣不僅提高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而且也增加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針對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在采食槽內的食料減少時能夠自動進行補充,降低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采用此種采食結構在采食槽內的食料減少時能夠自動進行補充,不需要喂養員定時到現場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降低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所述采食槽敞口上方設有漏斗和漏斗架,其中,漏斗架的一端固定在圍欄上,另一端用于支撐漏斗上部的漏斗體,漏斗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內。進一步,所述漏斗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內的長度為2cm 4cm。進一步,所述漏斗下部的漏斗管內設有用于打開或截斷漏斗管的擋塊,擋塊與伸出漏斗管外的轉銷連接。進一步,所述采食槽位于兩個圍欄之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所述采食槽敞口上方設有漏斗和漏斗架,其中,漏斗架的一端固定在圍欄上,另一端用于支撐漏斗上部的漏斗體,漏斗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內。喂養員可根據圍欄內家禽的進食量在漏斗上部的漏斗體內儲存定量食料,當采食槽內的食料減少時,漏斗體內儲存的食料通過漏斗下部的漏斗管自動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圍欄內的家禽可在任意時候進行采食,不需要喂養員定時到現場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降低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向視圖;圖3為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本技術的其中一種漏斗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I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2,采食槽2敞口上方設有漏斗3和漏斗架4,其中,漏斗3上部的漏斗體呈倒圓錐形,漏斗架4采用直管彎折成型,漏斗架4的一端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圍欄I上,另一端呈環形,且其直徑小于漏斗3上部的漏斗體的最大直徑,用于支撐漏斗3上部的漏斗體,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2內。喂養員可根據圍欄I內家禽的進食量在漏斗3上部的漏斗體內儲存定量食料,當采食槽2內的食料減少時,漏斗體內儲存的食料通過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自動向采食槽2內補充食料,圍欄I內的家禽可在任意時候進行采食,不需要喂養員定時到現場向采食槽2內補充食料,降低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2內的長度為2cm 4cm,在本實施例中,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2內的長度為3cm,當采食槽2內的食料到敞口的距離小于或等于3cm時,漏斗管的出料口被采食槽2內的食料堵塞,漏斗管內的食料不能夠補充到采食槽2內;家禽采食后,采食槽2內的食料減少,當食料到敞口的距離大于3cm時,漏斗體內的食料通過漏斗管自動補充到采食槽2內,使采食槽2內的食料到敞口的距離保持在3cm處,避免了采食槽2內的食料過多,家禽在采食時食料溢出造成的浪費,同時也避免了采食槽2內的食料過少,不方便家禽采食。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如圖3所示: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內設有用于打開或截斷漏斗管的擋塊31,擋塊31與伸出漏斗管外的轉銷3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為圓管,擋塊31呈圓形,且擋塊31的直徑與漏斗管的內徑相同。喂養員到現場進行人工補充食料時,轉動轉銷32,使擋塊31水平,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被截斷;喂養員需要自動補充食料時,轉動轉銷32,使擋塊31垂直,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被打開。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如圖2所示:采食槽2位于第一圍欄11和第二圍欄12之間,也就是說,兩個圍欄用一個采食槽,喂養員在向第一圍欄11和第二圍欄12的采食槽2內補充食料時,只需要在一個采食槽上方的漏斗體儲存定量食料,降低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I)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食槽(2)敞口上方設有漏斗(3)和漏斗架(4),其中,漏斗架(4)的一端固定在圍欄(I)上,另一端用于支撐漏斗(3)上部的漏斗體,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2)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2)內的長度為2cm 4c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內設有用于打開或截斷漏斗管的擋塊(31),擋塊(31)與伸出漏斗管外的轉銷(32)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食槽(2)位于兩個圍欄⑴之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所述采食槽敞口上方設有漏斗和漏斗架,其中,漏斗架的一端固定在圍欄上,另一端用于支撐漏斗上部的漏斗體,漏斗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內。喂養員可根據圍欄內家禽的進食量在漏斗上部的漏斗體內儲存定量食料,當采食槽內的食料減少時,漏斗體內儲存的食料通過漏斗下部的漏斗管自動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圍欄內的家禽可在任意時候進行采食,不需要喂養員定時到現場向采食槽內補充食料,降低了喂養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養殖者的勞動成本投入。文檔編號A01K39/012GK202918848SQ20122064183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專利技術者李銀權, 李奎權, 陳光俊, 周銀輝 申請人:巫溪縣銀龍畜禽養殖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家禽自由采食結構,包括圈養家禽的圍欄(1)和帶有敞口的采食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食槽(2)敞口上方設有漏斗(3)和漏斗架(4),其中,漏斗架(4)的一端固定在圍欄(1)上,另一端用于支撐漏斗(3)上部的漏斗體,漏斗(3)下部的漏斗管伸入采食槽(2)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銀權,李奎權,陳光俊,周銀輝,
申請(專利權)人:巫溪縣銀龍畜禽養殖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