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在超聲、x-ray、CT下顯影的可顯影引流管。它是通過在硅膠或橡膠管的管壁內加入網狀、直列、螺旋三種結構形式的金屬絲而制成。該引流管在放入體腔后可以通過其內金屬絲在超聲下顯影,并通過x-ray,CT顯示整個引流管在體腔內的位置。醫生可以通過上述影像設備判斷引流管在體內的位置,發揮引流管的治療和預防作用;醫生也可利用引流管可顯影的特點在影像設備引導下多次更換引流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顯影引流管
: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式引流管。
技術介紹
:對于外科手術,特別是涉及肝膽系統、胃腸、婦科、胸科的手術,在手術即將結束時將引流管安放于患者體腔內某一特定位置對患者順利度過圍手術期有重要意義。引流管的作用主要有治療作用和預防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幫助引流體腔內的各種液體,防止由于體腔內積液帶來的并發癥(如感染等),促進患者恢復,這體現了它的治療作用;另一方面術后醫生可以通過觀察引流管內有無引流物以及引流物的種類、顏色、性狀、量,從而推斷體腔內可能發生的情況,如出血、膽漏、胰漏、感染、胃腸穿孔等,引流管可以及時地為醫生提供體腔內的信息,醫生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及時作出相應處理。目前國內常用的引流管主要為兩種,一種是硅膠引流管,另一種是橡膠引流管。術后安置于患者體腔內的引流管,受患者體位改變,體腔內臟器運動以及術后引流管受外部牽拉等影響,引流管可能會脫離其之前安放的位置。引流管位置的改變不僅使其引流的功能受到限制,體腔內液體不能及時排出,影響患者的恢復,更為嚴重的一點是處于移位狀態的引流管已經不能反映體腔內的真實情況,甚至可能為醫生提供錯誤信息而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要通過引流管的引流情況推知體腔內部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對引流管是否處于正確的安放位置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另外,當引流管被堵塞或者積液位置發生變化需要多次更換引流管以達到引流目的時,如果影像設備能探測到引流管并引導其到達正確位置將為醫生操作提供極大便利。最后,在臨床實踐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引流管的引流作用,外科醫生一般會在放置引流管前在引流管側壁剪出多個側孔,這樣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引流管被壞死組織堵塞。然而這樣的改造帶來了一個問題,管壁殘缺的引流管抗牽拉能力減弱,在拔除引流管時,偶爾會發生引流管的體內部分斷裂并殘留于體腔內的情況,如果能檢測到殘留在體腔內的引流管斷端的位置,及時作出處理,也能避免一些醫療糾紛。目前已存在一些可以顯影的引流管,比如山東正大醫療器械公司專利技術的引流管,通過其頭部盲端安裝的可以在CT或者核磁共振下顯影的定位珠而使引流管頭部顯影;也有學者通過在引流管管壁設顯影線而使得管壁顯影。但是,這些設計都不能對整個引流管的位置有一個全程的認識,如此一來,當引流管在腹腔內發生扭轉,打折等情況而影響引流時,我們不能通過這種安裝在引流管頭側的裝置或顯影線來判別整個引流管全程的狀況;更為重要的是,當醫生需要了解病人-特別是術后行動不便或者需要制動的病人-體腔內引流管的位置時,使用超聲檢測定位較X-Ray和CT更加經濟、實時、簡單方便;而目前使用的各種引流管在體腔內的部分都不能在超聲中顯示出來,如果能通過超聲判斷體腔內引流管的位置將會在可操作性,快捷,方便,實惠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優勢。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引流管無法在超聲中顯影,以及x-ray、CT只能顯示引流管局部而不能顯示整個引流管走形的缺點,更好地發揮引流管的治療作用和預防作用,我們專利技術了一種可以在超聲,x-ray, CT中顯像的引流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硅膠或橡膠引流管的管壁內加入貫穿引流管全程,直徑0.lmm-0.2mm等距離排列的圓形金屬絲,金屬絲位于管壁中央,與管內外壁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大于1mm,金屬絲可制成網狀、直列、螺旋三種結構形式,根據管徑大小不同,網狀,直列金屬絲的數量可為6-18根,螺旋狀金屬絲為I根,螺距為0.5cm。引流管內徑為管壁厚度根據需要調節,制成后裁剪成40cm-60cm的不同長度規格產品。利用金屬絲可以在超聲、x-ray、CT中顯影的特點,將金屬絲加入內外壁之間的引流管全程都可以在超聲、x-ray, CT中顯示,而改造后的引流管其物理特性、組織相容性和傳統的引流管相比無較大變化,不影響其引流能力。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具備傳統引流管引流能力的同時,可以在超聲下顯影,可以在x-ray、CT中顯示整個引流管,醫生能通過這些影像設備準確定位引流管在體腔內的位置。它的特點是結構新穎簡單、加工簡便、成本低廉、實用性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是一種集經濟性、安全性與實用性為一體,對臨床工作具有重大意義的新式引流管。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金屬絲為網狀的可顯影引流管的整體結構圖。圖2:是金屬絲為直列的可顯影引流管的整體結構圖。圖3:是金屬絲為螺旋的可顯影引流管的整體結構圖。圖4:是金屬絲為網狀的可顯影引流管的A-A俯瞰透視圖。圖5:是金屬絲為直列的可顯影引流管的A-A俯瞰透視圖。圖6:是金屬絲為螺旋的可顯影引流管的A-A俯瞰透視圖。圖7:是金屬絲為網狀的可顯影引流管的A-A橫向截面圖。圖8:是金屬絲為直列的可顯影引流管的A-A橫向截面圖。圖9:是金屬絲為螺旋的可顯影引流管的A-A橫向截面圖。圖中1.管壁,2.管內孔,3.金屬絲。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能在超聲、x-ray> CT下顯像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經硅膠混煉,膠片返練制成硅膠管內層;口徑為10mm,將10根鐵絲制成網狀后織于內層引流管之上,將引流管外層壓出,經高溫硫化后裁剪成40cm的成品引流管。引流管的整體結構圖,A-A俯瞰透視圖,A-A橫向截面圖分別如圖1,圖4,圖7所示。經硅膠混煉,膠片返練制成硅膠管內層;口徑為15mm,10根鐵絲制成直列狀后織于內層引流管之上,將引流管外層壓出,經高溫硫化后裁剪成40cm的成品引流管。引流管的整體結構圖,A-A俯瞰透視圖,A-A橫向截面圖分別如圖2,圖5,圖8所示。經硅膠混煉,膠片返練制成硅膠管內層;口徑為13mm,將I根鐵絲制成螺距為0.5cm的螺旋狀后織于內層引流管之上,將引流管外層壓出,經高溫硫化后裁剪成40cm的成品引流管。引流管的整體結構圖,A-A俯瞰透視圖,A-A橫向截面圖分別如圖3,圖6,圖9所示。另外根據金屬絲材料、直徑、數量的不同(比如金屬絲可為鐵絲,銅絲,鋁絲等,直徑可為0.lmm-0.2mm,網狀、直列金屬絲的數量可為6_18根,螺旋狀金屬絲數量為I根,螺距為0.5cm);管壁材料的不同(娃膠或橡膠);長短不同(40cm-60cm),可以有更多的具體實施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顯影引流管,管壁為硅膠或橡膠材料,其特征在于:通過在硅膠或橡膠引流管的管壁內加入貫穿引流管全程,等距離排列的圓形金屬絲而制成,金屬絲位于管壁中央,與管內外壁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大于1mm,引流管內徑為5mm?15mm,管壁厚度根據需要調節,成品引流管可為40cm?60cm不同長度的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顯影引流管,管壁為硅膠或橡膠材料,其特征在于:通過在硅膠或橡膠引流管的管壁內加入貫穿引流管全程,等距離排列的圓形金屬絲而制成,金屬絲位于管壁中央,與管內外壁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大于1mm,引流管內徑為5mm-15mm,管壁厚度根據需要調節,成品引流管可為40cm-60cm不同長度的產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顯影引流管,其特征是:金屬絲可由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泓,曾勇,張艷閣,盧強,謝坤林,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