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涉及一種礦山設備。利用煤礦井下高壓水網為動力,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工作,葉輪式液壓馬達通過聯軸器驅動液壓泵工作;液壓泵的出油口過來的乳化油與葉輪式液壓馬達的出水口過來的高壓水在三通管接頭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通過溢流閥、節流閥和壓力表對乳化油的流量進行控制,從而實現乳化液配比濃度的任意調節。乳化液配比濃度的調節范圍可以達到1.5%~10%;利用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控制葉輪式液壓馬達進水量,可任意接入泵站控制系統,實現集成控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礦山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煤礦井下支護用液壓支架的工作介質乳化液的自動配比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煤礦綜采設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在采煤工作面中,大量采用大型液壓支護機具,如液壓支柱、單體液壓支架。支護機具是利用高壓乳化液作為驅動介質實現工作的,乳化液的配比濃度直接影響到支護機具支護頂升效果,直接關系到井下生產安全。目前,采煤工作面乳化液的配比,大都是靠手工操作,根據操作者的經驗進行配t匕,然后用糖量儀測量乳化液濃度。若配比不合理,就要重新配比,直到達到合理濃度為止,十分繁瑣。近年來市場中出現了一些虹吸式的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但是其工作原理過于簡單,并且不能實現對乳化液配比濃度的大范圍調節,更不能接入自動化控制系統中進行集成控制,該裝置還屬于手動控制模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本技術提供一種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利用煤礦井下高壓水網為動力,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工作,葉輪式液壓馬達通過聯軸器驅動液壓泵工作;液壓泵的出油口過來的乳化油與葉輪式液壓馬達的出水口過來的高壓水在三通管接頭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通過溢流閥、節流閥和壓力表對乳化油的流量進行控制,從而實現乳化液配比濃度的任意調節。乳化液配比濃度的調節范圍可以達到1.59TlO% ;利用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控制葉輪式液壓馬達進水量,可任意接入泵站控制系統,實現集成控制。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煤礦井下高壓水網為動力,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工作;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通過聯軸器驅動液壓泵工作。所述的液壓泵通過泵架安裝在乳化油箱的油箱蓋上,液壓泵的下部有濾油器,乳化油箱中的乳化油通過濾油器進入液壓泵,液壓泵的出油口通過U型管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連接。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的出水口通過輸水管與三通管接頭連接。所述的出油口過來的乳化油與所述的出水口過來的高壓水在三通管接頭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配比后的乳化液通過乳化液介質輸液管進入液壓支護機具。煤礦井下水網中的高壓水通過進水管、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和管接頭進入葉輪式液壓馬達。所述的U型管上端通過固定管接頭固定在泵架上;所述的固定管接頭通過乳化油輸送管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連接。所述的液壓泵為定量泵。所述的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包括:溢流閥、節流閥和壓力表。所述的溢流閥通過乳化油輸送管與固定管接頭連接,當乳化油壓力過高時,溢流閥通過溢流管將溢流后的乳化油泄入乳化油箱。所述的壓力表通過三通接頭與乳化油輸送管連接。所述的節流閥的進油口通過乳化油輸送管與溢流閥連接,節流閥的出油口通過乳化油輸送管與三通管接頭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該裝置通過節流控制,使乳化液配比濃度的大小變的更加靈活。2、該裝置通過節流控制進一步提高了乳化液配比的精度。3、該裝置實現了乳化液配比裝置與其他裝置匹配對接后的中控性能,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操作。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液壓原理圖。圖中:1、乳化液介質輸液管,2、三通管接頭,3、乳化油輸送管,4、節流閥,5、三通接頭,6、壓力表,7、溢流閥,8、溢流管,9、固定管接頭,10、U型管,11、乳化油箱,11-1、油箱蓋,11-2、乳化油,12、液壓泵,12-1、出油口,12-2、濾油器,13、聯軸器,14、泵架,15、葉輪式液壓馬達,15-1、出水口,15-2、輸水管,16、管接頭,17、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8、進水管。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一種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煤礦井下高壓水網為動力,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15工作。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15通過聯軸器13驅動液壓泵12工作;所述的液壓泵12通過泵架14安裝在乳化油箱11的油箱蓋11_1上,液壓泵12的下部有濾油器12-2,乳化油箱11中的乳化油11-2通過濾油器12_2進入液壓泵12,液壓泵12的出油口 12-1通過U型管10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15的出水口 15-1通過輸水管15-2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出油口 12-1過來的乳化油與所述的出水口 15-1過來的高壓水在三通管接頭2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配比后的乳化液通過乳化液介質輸液管I進入液壓支護機具。為了實現乳化液自動配比,實現集成控制,使配比作業納入泵站控制系統,水網中的高壓水通過進水管18、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17和管接頭16進入葉輪式液壓馬達15,集成控制裝置控制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的換向、開啟和關閉。所述的U型管10上端通過固定管接頭9固定在泵架14上,所述的固定管接頭9通過乳化油輸送管3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液壓泵12為定量泵,所述的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包括:溢流閥7、節流閥4和壓力表6。所述的溢流閥7通過乳化油輸送管3與固定管接頭9連接,當乳化油壓力過高時,溢流閥7通過溢流管8將溢流后的乳化油泄入乳化油箱11 ;所述的壓力表6通過三通接頭5與乳化油輸送管3連接。所述的節流閥4的進油口通過乳化油輸送管3與溢流閥7連接,節流閥4的出油口通過乳化油輸送管3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如圖1、圖2所示:使用時,使井底高壓水通過進水管18進入葉輪式液壓馬達15,高壓水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15工作。同時,葉輪式液壓馬達15的出水口 15-1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15工作的同時,還向三通管接頭2輸送井底聞壓水。與此同時,葉輪式液壓馬達15通過聯軸器13驅動液壓泵12工作,液壓泵12的出油口 12-1出來的高壓乳化油通過U型管10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井底高壓水與高壓乳化油在三通管接頭2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根據井下支護設備及工況的要求,隨時調節乳化液的配濃度,滿足支護正常工作的要求,確保井下工作面安全。乳化液的配濃度調節時,用工具轉動節流閥4的調節螺釘,當節流閥4流量調高時,進入三通管接頭2內的乳化油增加,乳化液的配濃度提高;當節流閥4流量調低時,進入三通管接頭2內的乳化油減少,乳化液的配濃度降低。由于液壓泵12為定量泵,當節流閥4流量調低時,節流后管道內的乳化油壓力勢必升高。此時,可通過溢流閥7自動工作,溢流閥7通過溢流管8將溢流后的乳化油泄入乳化油箱11。通過壓力表6隨時監控乳化油的輸液壓力,如果溢流閥7工作失靈,隨時修理或更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煤礦井下高壓水網為動力,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15)工作;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15)通過聯軸器(13)驅動液壓泵(12)工作;所述的液壓泵(12)通過泵架(14)安裝在乳化油箱(11)的油箱蓋(11?1)上,液壓泵(12)的下部有濾油器(12?2),乳化油箱(11)中的乳化油(11?2)通過濾油器(12?2)進入液壓泵(12),液壓泵(12)的出油口(12?1)通過U型管(10)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15)的出水口(15?1)通過輸水管(15?2)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出油口(12?1)過來的乳化油與所述的出水口(15?1)過來的高壓水在三通管接頭(2)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配比后的乳化液通過乳化液介質輸液管(1)進入液壓支護機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煤礦井下高壓水網為動力,高壓水驅動葉輪式液壓馬達(15)工作;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15)通過聯軸器(13)驅動液壓泵(12)工作;所述的液壓泵(12)通過泵架(14)安裝在乳化油箱(11)的油箱蓋(11-1)上,液壓泵(12)的下部有濾油器(12-2),乳化油箱(11)中的乳化油(11-2)通過濾油器(12-2)進入液壓泵(12),液壓泵(12)的出油口(12-1)通過U型管(10)和乳化油流量調節裝置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葉輪式液壓馬達(15)的出水口(15-1)通過輸水管(15-2)與三通管接頭(2)連接;所述的出油口(12-1)過來的乳化油與所述的出水口(15-1)過來的高壓水在三通管接頭(2)內匯合,實現乳化液的配比;配比后的乳化液通過乳化液介質輸液管(I)進入液壓支護機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乳化液自動配比裝置,其特征在于:煤礦井下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海濤,郭志娟,徐偉,葉海龍,李豐,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雷曼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