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包括移動平臺、折彎輥、擋板、頂板和輥鎖夾,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頂板設于擋板下部,通過升降用以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一起旋轉折彎;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通過該裝置能夠有效對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進行折彎加工,避免在折彎過程中對翅片及盤管造成損傷,使其達到設計要求,整個裝置為全自動控制,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作業穩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換熱器加工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當前在機械壓縮制冷的設備中,常常會用到冷凝器、蒸發器等換熱裝置,通過冷凝器對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散熱,然后再進入室內通過蒸發器膨脹吸熱,從而達到制冷的效果。而換熱裝置的散熱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制冷設備的制冷能效。傳統的換熱裝置是采用圓盤管(徑向截面為圓形)和套設于盤管上的散熱翅片(穿孔也為圓形),將管內介質的熱量與外界空氣交換,以達到散熱的目的,其主要是靠風在散熱翅片吹過時將熱量散發的,但是由于圓盤管的風阻較大,而且在圓盤管的背風處存在渦流,使得圓盤管的背部有風吹不到的死角,因此嚴重影響了風力的散熱效果,從而影響制冷的效率。另外,由于介質在圓盤管內流通較為順暢,流速較快,同樣也使得散熱效果不佳。這樣的換熱器的熱交換能力較差,為了降低溫度,有時需要制造較大體積的換熱器(兩排甚至三排圓盤管合并設置),這樣又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及工藝難度,因此無法滿足高效制冷的要求。另外,對于圓盤管的換熱器折彎加工比較簡單和成熟,但是對于異形管的折彎加工,由于異形管的形狀特殊要求,現有的加工設備和方法具無法達到設計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有效適用于對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進行折彎加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用于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的折彎加工,包括: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折彎輥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頂板,設于擋板下部,通過升降用以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棍一起旋轉折彎;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所述的擋板上表面還設有平行模塊,所述的頂板呈T形,下端上還設有折彎輔助夾,通過其上旋與平行模塊相扣,以實現擋板與頂板之間的夾緊鎖定。所述的頂板上表面一側還設有一限高塊,用以限制擋板與頂板夾緊時的間距。所述的折彎棍的直徑為IOOmm 120mm ;所述的擋板的板面厚度為40mm 60mm ;所述的移動平臺的板面長度為1255mm 1500mm,寬度為250mm 350mm。所述的近似橢圓形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若干段直線、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和直線相連接組合成的封閉圖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技術的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包括移動平臺、折彎輥、擋板、頂板和輥鎖夾,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頂板設于擋板下部,通過升降用以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一起旋轉折彎;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通過該折彎加工裝置能夠有效對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進行折彎加工,避免在折彎過程中對翅片及盤管造成損傷,使其達到設計要求,整個裝置為全自動控制,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作業穩定。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折彎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折彎前狀態)。圖2是本技術的折彎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折彎后狀態);圖3是本技術的折彎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圖;圖4是本技術的折彎前的換熱器的俯視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折彎后的換熱器的俯視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的折彎后的換熱器的側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用于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的折彎加工,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近似橢圓形為由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若干段直線、或者若干段不同曲率的曲線和直線相連接組合成的封閉圖形。請參閱圖1 圖2所示,該折彎加工裝置包括:移動平臺11,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見圖4所示),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該翅片I上的穿孔為相應的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通過穿孔穿設于盤管2上,并通過脹管使其與盤管2相固定;折彎輥12,設于移動平臺11 一端上方,折彎輥12尾端連有旋轉電機(圖中未示出),首端設有夾軸13 ;擋板14,設于折彎輥12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12呈相切連接;頂板15,設于擋板14下部,一端通過支架也連接至旋轉電機,并通過驅動機構控制其夾緊設于其與擋板14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12 —起旋轉折彎;輥鎖夾16,一端設有轉軸17,另一端通過驅動機構控制輥鎖夾16與折彎輥12首端的夾軸13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12的夾緊鎖定。所述的擋板14上表面還設有平行模塊18,所述的頂板15呈T形,下端上還設有折彎輔助夾19,通過驅動機構控制其上旋與平行模塊18相扣,以實現擋板14與頂板15之間的夾緊鎖定。所述的頂板15上表面一側還設有一限高塊20,用以限制擋板14與頂板15夾緊時的間距,限高塊20的厚度根據具體待加工的翅片I尺寸來定。通過多次計算和反復試驗,將所述的折彎輥12的直徑設計為IOOmm 120mm ;所述的擋板14的板面厚度設計為40mm 60mm ;所述的移動平臺11的板面長度設計為1255mm 1500mm,寬度設計為250mm 350mm,能夠較好的滿足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規格換熱器的折彎加工。所述的驅動機構可以為機械齒輪、油缸或氣缸,使得輥鎖夾16、頂板15、折彎輔助夾19保持聯動控制。通過該折彎加工裝置能夠有效對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2的換熱器進行折彎加工,避免在折彎過程中對翅片I及盤管2造成損傷,使其達到設計要求,整個裝置為全自動控制,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質量,作業穩定。請結合圖3所示,本技術的換熱器折彎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A.將穿好翅片I的換熱器(見圖4所示)放置在移動平臺11上動作平移,并控制移動平臺11帶動換熱器平移使其折彎部位位于折彎輥12下方;B.驅動頂板15上升,使換熱器另一端被夾緊在頂板15與擋板14之間;夾緊時,通過頂板15上表面一側設置的限高塊20與擋板14相接觸,來限制擋板14與頂板15夾緊時的間距;C.控制輥鎖夾16旋轉并與設置在折彎輥12首端的夾軸13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12的夾緊鎖定;D.控制折彎輔助夾19上旋與設置在擋板14上表面的平行模塊18相扣,以實現擋板14與頂板15之間的夾緊鎖定;E.通過旋轉電機驅動折彎輥12和頂板15 —起旋轉,從而帶動其間的換熱器一起折彎至設定角度;折彎時,以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管的長軸小R為折彎基準點,向上折為半圓弧。所述的折彎旋轉角度為65° 120°F.控制輥鎖夾16、折彎輔助夾19打開及頂板15移開,取出折彎成型的換熱器。采用本技術折彎制作后的換熱器如圖5 圖6所示,包括徑向截面為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的一排盤管2及具有相應穿孔且套設于盤管2上的翅片1,所述的盤管2設計為的三段,一段呈水平橫向直管狀,其長度與空調外機長度相匹配;中間段呈彎折成型的圓弧狀;另一段呈水平縱向直管狀,其長度與空調外機寬度相匹配;翅片I分別穿設在盤管2的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用于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的折彎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折彎輥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頂板,設于擋板下部,一端通過支架也連接至旋轉電機,并通過驅動機構控制其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一起旋轉折彎;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驅動機構控制輥鎖夾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
【技術特征摘要】
1.種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用于具有橢圓形或近似橢圓形盤管的換熱器的折彎加工,其特征在于, 包括: 移動平臺,用以放置承托穿好翅片的換熱器,并帶動換熱器平移至折彎位置; 折彎輥,設于移動平臺一端上方,折彎輥尾端連有旋轉電機,首端設有夾軸; 擋板,設于折彎輥首端一側并與折彎輥呈相切連接; 頂板,設于擋板下部,一端通過支架也連接至旋轉電機,并通過驅動機構控制其夾緊設于其與擋板之間的換熱器,使換熱器隨折彎輥一起旋轉折彎; 輥鎖夾,一端設有轉軸,另一端通過驅動機構控制輥鎖夾與折彎輥首端的夾軸配合以實現與折彎輥的夾緊鎖定。2.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折彎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擋板上表面還設有平行模塊,所述的頂板呈T形,下端上還設有折彎輔助夾,通過驅動機構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斌,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大俊凱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