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銅包鋼或銅包其他金屬雙金屬線生產新工藝,這一新工藝特別適合于輪胎鋼絲生產制造上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半成品鋼絲先鍍銅后冷拉拔的工藝。最后在水封式回火爐上實現光亮回火的工藝。克服了現有拉拔成成品線再鍍銅的工藝的缺點和不足。因新工藝鍍銅層經冷拉拔加工,使其密度增加,強度改善、電阻降低,提高了輪胎鋼絲與橡膠的結合力,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本工藝取消了鉛浴回火槽,省去了電解酸洗、堿洗、沖洗等工序使工藝流程簡化縮短,節省了基建設備費用,提高了生產效力,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了酸堿重金屬鉛等對環境的污染。(*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一種銅包鋼或銅包其他金屬的雙金屬線生產新工藝,特別適合制造回火輪胎鋼絲。在現有的輪胎鋼絲生產技術中,均采用先拔后鍍工藝。按傳統工藝生產高強度冷拉光面鋼絲,并以此為半成品在專用鉛浴處理槽中進行回火,然后再經電解酸洗、電解堿洗、沖洗等表面處理后,再在表面鍍銅,隨后進行烘干和校直,直接卷在工字輪上。由于鍍銅層為電鑄組織,存在孔隙,故銅層金屬密度低,抗拉強度小,電阻大,降低了鋼絲與橡膠的結合力。存在工藝流程長,產品質量差,建設費用和生產成本高,與橡膠結合力弱等缺點。鉛浴回火采用融鉛加熱鋼絲,造成重金屬污染。隨后進行的電解酸洗,電解堿洗、沖洗工序又導致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危害。本專利技術克服了上述現有工藝技術的缺點。采用先鍍后撥和光亮回火技術,取消了鉛浴回火,電解酸洗、電解堿洗、沖洗、等工序,使工藝流程大為縮短,物料和能耗降低。本專利技術將鍍銅工序移到鉛淬火半成品鋼絲上進行。即先鍍后撥,然后將鍍銅的銅包鋼雙金屬線在連續式拉絲機上拉撥到成品尺寸(例如Φ1.0mm)。以這種冷拉加工后的鋼包鋼或帶銅層表面的其他雙金屬線為原料,在充滿高溫水蒸氣的環境中加熱和冷卻,可提高銅包鋼或銅包其他雙金屬線的伸長率、而銅層表面無氧化變色。典型的工藝流程如下Φ5.5mm72A高速線材—酸洗、涂硼砂表面準備—拉撥至Φ2.7—2.9mm尺寸—鉛淬火(鋼絲930℃;鉛溫500℃)—酸洗及表面鍍銅形成雙金屬線—冷撥到Φ1.0mm(總壓縮率86.3%)—光亮回火加熱到400℃,(飽和水蒸氣中)—烘干(70℃)—校直—工字輪收線。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將半成品鋼絲先鍍銅,再拉撥工藝,銅層因冷加工強化,使金屬密度和強度提高,表面光亮平滑,提高了雙金屬線與橡膠的結合力,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由于工藝流程簡化與縮短,基本建設費用和生產成本降低,減少了酸、堿、重金屬鉛等對環境的污染。在通過光亮回火爐中加熱和冷卻時,將光亮回火爐安置在拉絲機成品卷筒與重卷機收線工字輪之間,可實現光亮回火工藝在線上處理。光亮回火爐附圖說明1.加熱管;2.三通管;3.內槽;4.外槽;5.水泵;6.水管;7.雙金屬線入口端;8.雙金屬線出口端;9.加熱管絕緣層。光亮回火爐的原理及加工方法結合附圖加以說明。冷拉銅包鋼雙金屬線(7)由管式光亮退火爐(1)的內管中通過加熱至420℃,通過三通管(2)進入水封槽(3)中冷卻到70℃經校直機構收入工字輪中,內槽中的水位由水泵(5)由外槽(4)吸入補充。三通管(2)左端與加熱管(1)聯接;右端伸入封槽(3)中,而下端伸入到外槽液面以下。該裝置三通管的右端和下端出口封閉,又防止了水流進入加熱管的內管中,使光亮退火爐管的出口被完全封閉了。由于加熱管為細長管件,出口以被水封閉,故阻斷了管內外空氣的對流。隨著生產的進行,管內氧氣的濃度急劇降低,水蒸氣大量涌入,故從中通過的銅包鋼雙金屬線或其他雙金屬線是在缺氧和充滿水蒸氣條件下完成加熱和冷卻。故防止了雙金屬線加熱過程中銅層的氧化變色。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工藝流程簡述如下將Φ5.5mm72A高速線材—經表面處理—拉撥至Φ2.7-2.9mm—鉛淬火—酸洗—表面鍍銅形成雙金屬線—冷撥至Φ1.0mm(或要求尺寸)—光亮回火爐中加熱、冷卻—烘干—校直—工字輪收線即為成品。權利要求一、本專利技術是一種銅包鋼或銅包其他金屬的雙金屬線光亮回火生產新工藝,特別適合于輪胎鋼絲生產制造上,將金屬線材冷拉撥成半成品絲,其特征是以鉛淬火金屬絲為原料先鍍銅后拉撥工藝,獲得高密度銅層表面的雙金屬線及在充滿高溫水蒸汽中實現光亮回火的工藝。二、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亮回火工藝,其特征是利用水封式光亮退火爐完成光亮回火工藝。三、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亮回火工藝,其特征是帶銅層表面其他金屬線的光亮回火工藝。四、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亮回火工藝,其特征是光亮回火工藝安置在拉絲機成品卷筒與重卷機收線工字輪之間,實現在線處理。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是一種銅包鋼或銅包其他金屬雙金屬線生產新工藝,這一新工藝特別適合于輪胎鋼絲生產制造上使用。本專利技術采用半成品鋼絲先鍍銅后冷拉拔的工藝。最后在水封式回火爐上實現光亮回火的工藝??朔爽F有拉拔成成品線再鍍銅的工藝的缺點和不足。因新工藝鍍銅層經冷拉拔加工,使其密度增加,強度改善、電阻降低,提高了輪胎鋼絲與橡膠的結合力,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本工藝取消了鉛浴回火槽,省去了電解酸洗、堿洗、沖洗等工序使工藝流程簡化縮短,節省了基建設備費用,提高了生產效力,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了酸堿重金屬鉛等對環境的污染。文檔編號B23P17/00GK1247787SQ9811224公開日2000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12日專利技術者梁維源 申請人:梁維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專利技術是一種銅包鋼或銅包其他金屬的雙金屬線光亮回火生產新工藝,特別適合于輪胎鋼絲生產制造上,將金屬線材冷拉撥成半成品絲,其特征是以鉛淬火金屬絲為原料先鍍銅后拉撥工藝,獲得高密度銅層表面的雙金屬線及在充滿高溫水蒸汽中實現光亮回火的工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維源,
申請(專利權)人:梁維源,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2[中國|貴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