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立輥吊裝夾具,包括連接軸、設置在所述連接軸上的擋板,所述連接軸套裝有位于所述擋板上方的下滑動座及上滑動座,所述上滑動座與多個抓桿的上端鉸接,還包括過渡連接板,所述過渡連接板一端和所述下滑動座鉸接,另一端和所述抓桿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立輥吊具,其結構十分簡單、結構強度高,可以吊裝各種規格、重量的立輥,操作十分簡便,吊裝效率高,安全性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不銹鋼管生產
,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不銹鋼管生產機組拆卸立輥時候所用的吊裝夾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不銹鋼管生產機組的立輥在拆裝的時候,是通過在立輥上螺接兩個起吊環,然后在兩個起吊環上系上繩索,進行吊裝,這樣的吊裝方式,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吊裝過程中,一旦繩索沒有系牢固或者強度不夠,或者,起吊環沒有和立輥牢固連接或起吊環強度不夠,都會造成立輥在吊裝過程中意外掉落,危險性很大,安全性差。授權公告號為CN 200992458Y、公告日為2007年12月19日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立輥吊具,屬于軋機輔助設備領域,它是由起吊環、連桿、棘爪、銷軸、銷、起吊臂、吊索、軸、導向軸組成,起吊環通過銷軸與連桿連接,連桿通過銷軸與起吊臂連接,在連桿和起吊臂的滑槽內移動銷軸的位置,棘爪卡到起吊臂的卡槽內,起吊臂通過軸、導向軸與吊索相連,從專利文獻中可以看出,其能夠根據換輥不同階段的空間不同,通過調整銷軸的位置,調節立輥吊具的長度,從而實現更換軋輥的目的,但是,其還是通過吊索來吊裝立輥,并沒有解決吊裝效率低、安全性差的問題,而且,其結構十分復雜,體積大,占用空間大,操作十分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立輥吊裝夾具,其結構簡單、體積小、操作容易,吊裝立輥效率高,十分安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立輥吊裝夾具,包括連接軸、設置在所述連接軸上的擋板,所述連接軸套裝有位于所述擋板上方的下滑動座及上滑動座,所述上滑動座與多個抓 桿的上端鉸接,還包括過渡連接板,所述過渡連接板一端和所述下滑動座鉸接,另一端和所述抓桿鉸接。本技術的立輥吊具,結構十分簡單,其采用多個抓桿來抓取待吊裝的立輥,在立輥的重力作用下,抓桿將立輥抓緊,立輥重量越重,則相應的抓緊力越大,抓取越牢固,十分安全,操作過程十分簡單、快速,效率高。作為優選,所述抓桿包括上連接段、設置在所述上連接段下端且向內同時向下延伸的過渡段及設置在所述過渡段下端且向內同時向下延伸的抓取段。上述設置,使得抓桿能夠更好的抓緊立輥,保證吊裝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其還增強了抓桿的結構強度,進一步的提高了整個吊裝夾緊的安全性。作為優選,所述上連接段和所述上連接段成135-165°夾角;所述過渡段和所述抓取段成100-120°夾角。在上述角度范圍內,抓取效果和抓桿結構強度兩者兼得。作為優選,所述上連接段和所述上連接段成150°夾角;所述過渡段和所述抓取段成110°夾角。經過申請人的大量試驗發現,在上述角度時,抓取效果最好和抓桿結構強度最高。作為優選,所述抓取段上表面設有耐磨層。上述設置,能夠保護立輥,防止對立輥造成損壞,保證吊裝效果。作為優選,所述抓桿為三個,相鄰兩個抓桿之間成120°夾角。抓桿數量過多,則造成浪費,過少,則不能滿足需求,數量為三個,最合適。作為優選,所述上滑動座包括上滑動套及和所述上滑動套固定連接的上鉸接座。上述設置,結構比較簡單,上滑動座和上滑動套,可以一體成型加工出來,也可以分體焊接構成,可以在實際加工中,靈活運用。作為優選,所述下滑動座包括下滑動套及和所述下滑動套固定連接的下鉸接座。上述設置,結構比較簡單,下滑動座和下滑動套,可以一體成型加工出來,也可以分體焊接構成,可以在實際加工中,靈活運用。作為優選,所述連接軸上端面螺接有一起吊環。吊環用來和吊車、行車等配合,螺接在連接軸上便于拆卸、更換,提高效率。作為優選,所述擋板和所述連接軸一體成型或分體組裝。本技術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立輥吊具,其結構十分簡單、結構強度高,可以吊裝各種規格、重量的立輥,操作十分簡便,吊裝效率高,安全性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圖中:1-連接軸;2-擋板;3-下滑動座,301-下滑動套,302-下鉸接座;4-上滑動座,401-上滑動套,402-上鉸接座;5-抓桿,501-上連接段,502-過渡段,503-抓取段;6-過渡連接板;7-耐磨層;8-起吊環。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實施例,見附圖1、2,立輥吊裝夾具,包括連接軸1、設置在連接軸I上的擋板2,擋板2和連接軸I可以一提成型,也可以分體組裝,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固定成一體,在本實施方式中,擋板2和連接軸I 一體成型,擋板2位于連接軸I的下端,是圓形板,在連接軸I上端面螺接有一起吊環8。同時,在連接軸I套裝有位于擋板2上方的下滑動座3及上滑動座4,下滑動座3及上滑動座4可在連接軸I上做軸向滑動,上滑動座4與多個抓桿5的上端鉸接,抓桿5數量可以是3、4、5、6等多個,具體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較佳的,抓桿5為均布設置的三個,相鄰之間成120°夾角,這樣效費比最高,還包括過渡連接板6,過渡連接板6 —端和下滑動座3鉸接,另一端和抓桿5鉸接,過渡連接板6和下滑動座3、上滑動座4的鉸接通過銷軸完成。抓桿5采用棒材制成,直徑30-50mm均可,抓桿5包括上連接段501,上連接段501下端設有向內同時向下延伸的過渡段502,在過渡段502下端設有向內同時向下延伸的抓取段503,其中,上連接段501和上連接段501成135-165°夾角;過渡段502和抓取段503成100-120°夾角,較佳的,上連接段501和上連接段501成150°夾角;過渡段502和抓取段503成110°夾角,在本實施方式中,上連接段501、過渡段502及抓取段503是一體成型的整體,過渡段502是上連接段501下端彎曲形成,抓取段503是過渡段下端彎曲形成。在抓取段503上表面設有耐磨層7,耐磨層7可以采用橡膠層、聚氨酯層,銅塊等,硬度要小于立輥的硬度,防止吊裝的時候對立輥造成損傷。上滑動座4包括上滑動套401及和上滑動套401固定連接的上鉸接座402,本實施方式中,上滑動套401和上鉸接座402 —體成型,下滑動座3包括下滑動套301及和下滑動套301固定連接的下鉸接座302,下滑動套301和下鉸接座302 —體成型。以上說明僅僅是對本技術的解釋,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完整的實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立輥吊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軸(1)、設置在所述連接軸(1)上的擋板(2),所述連接軸(1)套裝有位于所述擋板(2)上方的下滑動座(3)及上滑動座(4),所述上滑動座(4)與多個抓桿(5)的上端鉸接,還包括過渡連接板(6),所述過渡連接板(6)一端和所述下滑動座(3)鉸接,另一端和所述抓桿(5)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輥吊裝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軸(I)、設置在所述連接軸(I)上的擋板(2),所述連接軸(I)套裝有位于所述擋板(2)上方的下滑動座(3)及上滑動座(4),所述上滑動座(4 )與多個抓桿(5 )的上端鉸接,還包括過渡連接板(6 ),所述過渡連接板(6 ) 一端和所述下滑動座(3 )鉸接,另一端和所述抓桿(5 )鉸接。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輥吊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桿(5)包括上連接段(501)、設置在所述上連接段(501)下端且向內同時向下延伸的過渡段(502 )及設置在所述過渡段(502 )下端且向內同時向下延伸的抓取段(503 )。3.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輥吊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段(501)和所述上連接段(501)成135-165°夾角;所述過渡段(502)和所述抓取段(503)成100-120°夾角。4.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輥吊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段(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明紅,張黎明,姚金根,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