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的生物反應池,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的環溝型結構;其中:外溝為推流型的厭氧和缺氧池,中溝為低氧反應池,內溝為好氧反應池;外溝設置隔墻分隔成厭氧池和缺氧池,隔墻上有出流孔,中溝設有填料和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槽,內溝設有至中溝的混合液回流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環溝型的結構,其優勢:一是使各種不同反應有各自最優的流態;二是使混合液回流和多點進水變得容易實施且因回流路線短而使能耗節省。結構簡單、控制調節靈活。(*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環境工程
,特別涉及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生物反應池。技術背景:為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環境,近十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和標準,對污水處理及其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2002年頒布實施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對氮、磷的指標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其中一級A標準要求出水達到:總氮(15mg/L,氨氮< 5mg/L,總磷< 0.5mg/L,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已建城鎮污水處理廠需要進行增加除磷脫氮功能的改造;幾乎所有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均要有除磷脫氮功能。一些處于重點流域或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可能要求的排放標準更高。采用生物處理技術處理廢水是一種行之有效且經濟的方法。有90多年歷史的活性污泥法一直是廢水生物處理的主流工藝。近20年來,由于控制水體富營養化的需要,活性污泥法已經從傳統的以去除含碳有機物為目的,演變和發展為以去除含碳有機物和氮磷營養物質為目標。脫氮除磷功能的要求推動了活性污泥法理論和工藝技術的發展。厭氧/缺氧/好氧(Α/Α/0)工藝是典型的除磷脫氮工藝,在它基礎上,針對不同進出水水質以及該工藝存在的一些缺陷,各國包括我國研發了多種改良除磷脫氮工藝,如Bardenpho工藝、UCT工藝、VIP工藝等。這些工藝基于的理論對碳源的需求是將除磷過程和脫氮過程分離的、獨立的,即磷的釋放需要碳源,反硝化過程也需要碳源,這就要求處理系統中要有充足的碳源分別滿足除磷和脫氮的需要。隨著反硝化聚磷菌(DPB)的發現,反硝化和磷的過量吸收過程通過DPB的代謝作用可同時完成,使得原來需要碳源進行反硝化的N03_被作為吸磷過程中電子受體利用,從而達到脫氮在不需要碳源的條件下與除磷同時完成的功能效果。同樣,除磷可在無溶解氧(DO)的條件下利用NO3-來完成。因此,反硝化除磷工藝對碳源和氧的需求較傳統除磷脫氮工藝低,對低C/N比的原污水有更好的適應性。據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數據的統計分析,大部分污水處理廠進水有機物濃度偏低,特別是BOD5偏低,多數面臨碳源不足的問題。約70%的污水廠進水C0D。,在200 400mg/L之間;B0D5/TN比值小于3.0、明顯偏低的約占15%,B0D5/TN比值在3.0 5.0之間、不很充足的約占58%,只有約27%的污水廠碳源充足、B0D5/TN比值大于5.0。因此,反硝化除磷理論和工藝的應用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和建設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活性污泥法反硝化除磷脫氮工藝有單污泥和雙污泥系統之分。目前,較典型的單污泥系統主要有BCFS工藝。該工藝是UCT的一種變型工藝,從工藝角度上對C/N比值較低的進水創造了最大限度的DPB富集條件。雖然能獲得較穩定的、TP和TN極低(TP < 0.2mg/L、TN < 0.5mg/L)的出水水質,但該工藝處理流程較復雜,除污泥回流外另有三個混合液回流(比UCT工藝增加了兩個內回流),另外還設有旁路沉淀化學除磷單元,增加了工藝的運行管理和操作難度。該工藝更適合于對出水水質要求極高的污水處理廠。我國實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最高要求是一級A標準,一些處于重點流域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或出水有特殊用途時要求可能會高一些,但TN —般也在5mg/L以上。目前,國內還沒有一種生物反應池可適用于城鎮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特別是低碳源條件下氮磷的去除,以獲得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或更高排放標準的出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的生物反應池,該反應池結構簡單、流程簡便、能適應污水水質變化、低碳源和低氧消耗下去除污水中氮磷。適用于有氮磷去除需求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和新建。如上構思,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的生物反應池,其特征在于: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的環溝型結構;其中:外溝為推流型的厭氧和缺氧池,中溝為低氧反應池,內溝為好氧反應池;外溝設置隔墻分隔成厭氧池和缺氧池,隔墻上有出流孔,中溝設有填料和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通道,內溝設有至中溝的混合液回流通道。上述厭氧池采用推流型。上述缺氧池采用推流型。上述低氧反應池采用附著/懸浮型活性污泥反應池。本技術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環溝型的結構,其優勢:一是使各種不同反應有各自最優的流態;二是使混合液回流和多點進水變得容易實施且因回流路線短而使能耗節省。結構簡單、控制調節靈活。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的生物反應池,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的環溝型結構。外溝為推流式的厭氧I和缺氧反應池5,中溝為循環流低氧反應池2,內溝為循環流或完全混合式好氧反應池3。外溝設置隔墻4分隔成厭氧池和缺氧池,中溝設有填料和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通道6,內溝設有至中溝的混合液回流通道7。隔墻上設置出流孔。經預處理后的污水8全部或部分進入厭氧池,然后依次流經缺氧池、低氧池、短時好氧池、沉淀池后流出,部分污水也可直接進入低氧池,為反硝化脫氮提供碳源,提高脫氮效率。沉淀后的部分污泥9回流到厭氧池,部分以剩余污泥排出。從低氧池至缺氧池設有混合液回流,以提供反硝化除磷所需的NO3-,從短時好氧池至低氧池也設有混合液回流,強化硝化作用,回流比依需要而定。厭氧池前端分出一小格,為回流污泥接觸反應區,目的是消除回流污泥中硝酸鹽氮對釋磷的影響。在厭氧池的前端區和后端區均設置進水點,污泥回流到此區,污水則根據進水水質實際情況或小部分進到此區或直接進入后端區,反硝化細菌或利用進水中的碳源或利用內碳源完成脫氮。各反應池形式、主要參數及功能敘述如下:厭氧池:采用推流型,水力停留時間(HRT)前端區約0.5h,后端區約lh。污泥中硝酸鹽氮的去除,磷的釋放;缺氧池:采用推流型,HRT2 3h,反硝化吸磷,除磷;低氧池:采用附著/懸浮型活性污泥反應池,即在反應池中設置一定比例填料,可以是懸浮型填料,也可以是懸掛式柔性或彈性填料。由于是低氧環境(控制DO < 0.5mg/L),可發生同時硝化反硝化,部分氮在此得以去除。HRT4 5h,硝化和反硝化脫氮反應主要在此完成;好氧池:HRT1 2h,DO控制在2mg/L左右,好氧吸磷,除磷,硝化反應;沉淀池:泥水分離,高磷含量的污泥排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的生物反應池,其特征在于: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的環溝型結構;其中:外溝為推流型的厭氧和缺氧池,中溝為低氧反應池,內溝為好氧反應池;外溝設置隔墻分隔成厭氧池和缺氧池,隔墻上有出流孔,中溝設有填料和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通道,內溝設有至中溝的混合液回流通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AALOO多點進水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所用的生物反應池,其特征在于:采用推流-循環流、嵌套式的環溝型結構;其中:外溝為推流型的厭氧和缺氧池,中溝為低氧反應池,內溝為好氧反應池;外溝設置隔墻分隔成厭氧池和缺氧池,隔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秀勤,夏瓊瓊,張維,張向陽,王金麗,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