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基樁鉆芯檢測的技術領域,公開了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所述基樁置設于深基坑內,頂端延伸至基坑底部,所述基樁在基坑開挖之前從地面開始施工,頂端至地面的垂直段為空樁段,所述預埋結構包括底端置于所述基樁中且頂端延伸至地面上的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呈直條狀。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中空套管的底端直接插入基樁中,且呈直條狀,頂端延伸至地面上,這樣,在需要對基樁進行鉆芯檢測時,直接沿著中空套管鉆進則可,避免出現鉆芯偏離基樁或鉆不到底的現象,且可節約工程費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基樁鉆芯檢測的
,尤其涉及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
技術介紹
建(構)筑物深基礎通常采用灌注樁基礎,根據成樁工藝的不同,可分為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鉆(沖)孔灌注樁基礎及旋挖成孔灌注樁基礎等類型。樁基礎中的單樁稱為基樁,為了保證灌注樁基礎的質量,必須對灌注樁基樁中的每個基樁進行質量檢測,常見的檢測方法有多種,鉆芯法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有效的質量檢測方法,受檢基樁的直徑不宜小于800mm,且基樁長度與直徑的比值(稱為長徑比)不宜大于30。位于淤泥深厚、中風化 微風化巖體埋藏深的填海造陸地區的高層建筑物,深基坑支護工程、樁基礎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都面臨不少難題。深基坑支護工程一般采用地下連續墻與內支撐聯合支護結構,或排樁(或咬合樁)與內支撐聯合的支護結構。當深基坑設置了水平內支撐體系,且場地巖土層不適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時,建筑物的樁基礎通常采用鉆(沖)孔灌注樁基礎。在施工順序方面,因為最下道水平內支撐與基坑底之間的凈距有限,樁機塔架高,無法在基坑底部進行鉆(沖)孔灌注樁基礎施工。應在地面先進行鉆(沖)孔灌注樁施工,再進行基坑土方開挖和水平內支撐體系施工。這種施工順序的安排,存在以下特點:(1)因樁頂設計高程位于基坑底部以下,基樁的頂端距離地面之間的空樁長度較長;(2)因受地面樁位偏差和樁孔垂直度偏差的影響,基坑開挖到底后會出現實際的基樁位置與設計的基樁位置偏離較大;(3)對于端承樁或摩擦端承樁需坐落在中風化 微風化巖體中,因中風化 微風化巖體埋藏深,灌注樁基礎的基樁的有效樁長較長,成為長樁或超長樁。現有技術中,在基粧鉆芯法檢測方面,一般是在基坑開挖到底后,將灌注粧基礎的基樁頂端開挖裸露,然后在基坑中架設鉆機,鉆機設備應安裝牢固,底座水平,使得鉆機立軸中心、天輪中心應與孔口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應確保鉆機在對基樁鉆芯的過程中,不發生傾斜、移位,鉆芯孔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0.5%。上述的檢測方法中,由于設計的基樁的頂部深埋在地面以下,不方面鉆芯檢測作業,如果在基坑土方開挖及水平內支撐施工前就進行鉆芯檢測作業,那么最直接的辦法是在澆筑基樁樁身混凝土時,可將混凝土澆灌到地面,這種方法雖便于鉆芯檢測,但是多澆筑的混凝土在土方開挖時,還需破除,增加了工程費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為了加快施工工期,節省造價,及早發現基樁問題并及時處理,一般在基樁空樁段不澆筑混凝土的情形下進行鉆芯檢測,這樣,則存在以下的缺陷:(I)當鉆機鉆頭穿過空樁段后,鉆進到深埋地下的基樁樁頂混凝土面,因基樁的位偏差,鉆芯孔位難以準確定位,特別是同一受檢基樁需要布設多個鉆芯孔時,鉆芯孔更加難以保證對稱分布;(2)因基樁樁頂混凝土面不平整,鉆芯孔開孔位置可能位于基樁樁頂邊緣,鉆進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偏離基樁樁身的現象;(3)在長樁或超長樁中鉆進時,鉆芯孔偏離樁身后,會發生鉆斷基樁鋼筋及鉆不到基樁樁底的現象,不能完整抽取全基樁的混凝土芯樣,不能準確判斷基樁長度和基樁樁底厚度,也即表明鉆芯法檢測失敗。上述中的多種缺陷都會導致基樁鉆芯檢測失敗或檢測錯誤的問題,從而也難以獲得實現對基樁的質量檢測,難以確保基樁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基樁鉆芯檢測易失敗或出現失誤的現象,以致難以確保基樁質量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所述基樁置設于深基坑內,頂端延伸至基坑底部,頂端至地面的垂直段為空樁段,所述預埋結構包括底端插入所述基樁中且頂端延伸至地面上的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呈直條狀。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套管底端插入所述基樁的混凝土中。進一步地,所述預埋結構還包括置于所述空樁段且用于固定所述中空套管的固定支架。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個交叉的固定條,所述中空套管置于兩所述固定條的交叉處。進一步地,所述預埋結構還包括多個置于所述空樁段中的架立鋼筋,所述固定支架連接于所述架立鋼筋。進一步地,所述預埋結構還包括置于所述空樁段中的箍筋,所述箍筋套設于多根所述架立鋼筋外。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中空套管的底端直接在基樁中,且呈直條狀,頂端延伸至地面上,這樣,在需要對基樁進行鉆芯檢測時,直接沿著中空套管鉆進則可,避免出現鉆芯偏離基樁或鉆不到底的現象,且可節約工程費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的剖切示意圖;圖2是圖1中A處的剖切示意圖;圖3是圖1中B處的剖切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對本技術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廣3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預埋結構1,用于基樁3鉆芯檢測中。基樁3設置在基坑2底部,其樁頂顯露在基坑2底部上,基坑2挖設在地面4下,所述基樁3在基坑2開挖之前從地面開始施工,在基樁3樁頂至地面4的延伸段為空樁段5。上述的預埋結構I包括中空套管11,該中空套管11呈直條狀,其底端延伸至基樁3樁身中,也就是置于基樁3中,頂端向上延伸至地面4上。這樣,當基樁3的混凝土養護至齡期或達到設計強度后,需要對基樁3進行質量檢測時,可以將鉆機直接通過中空套管11鉆進基樁3樁身中,進而取到基樁3中的芯樣進行檢測,已完成對基樁3的質量檢測,確保基粧3的質量。由于套管11的底端直接延伸至基樁3的樁身中,且套管11呈直條狀,這樣,確保鉆芯可以準確定位,在鉆進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偏離基樁3樁身或鉆不到基樁3樁底的現象,且也不需要對基坑2中的土方進行開挖,節約工程費用。當然,根據受檢測基樁3的實際需要,可以在同一基樁3上相間的布置多個上述的中空套管11,一般情況下,同一基樁3上的套管11的數量為廣3個。基樁3樁身中設有鋼筋籠,為了保證中空套管11與基樁3樁身的穩固連接,套管11的底端延伸至基樁3樁身混凝土中,且使用固定支架與鋼筋籠連接。套管11的頂端顯露在地面4上,其底端嵌入在基樁3樁身中,嵌入的深度一般不宜小于3.0m,且套管11埋設的垂直度應該小于0.5%。當同一基樁3上設有多個套管11時,為了保證多個套管11的位置關系,且保證套管11的垂直度,在基坑2底部至地面4的空樁段5中設有固定支架12,用于連接套管11,以保證套管11的位置固定。當然,當基樁3上設有一個套管11時,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固定支架12進行固定套管11。本實施例中,固定支架12包括多個交叉設置的固定條,套管11則位于固定條直接交叉形成的交叉處。沿著空樁段5向上延伸的方向,空樁段5中可以相間布置多個上述的固定支架12。為了保證固定支架12的位置固定,還設有多根沿空樁段5上下延伸的架立鋼筋14,架立鋼筋14與樁身鋼筋籠牢固連接,固定支架12連接在該多根架立鋼筋14上。本實施例中套管11為鋼套管11,當然,也可以其它材質的套管11,具體可視實際情況而定。本實施例中,空樁段5還設有箍筋13,其環繞空樁段5的內壁設置,上述的多個架立鋼筋14連接在該箍筋13上,也就是箍筋13套設在多根架立鋼筋14外。本實施例中,實際施工如下:I)、根據基樁3直徑大小,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所述基樁置設于深基坑內,頂端延伸至基坑底部,頂端至地面的垂直段為空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結構包括底端插入所述基樁中且頂端延伸至地面上的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呈直條狀。
【技術特征摘要】
1.關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所述基樁置設于深基坑內,頂端延伸至基坑底部,頂端至地面的垂直段為空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結構包括底端插入所述基樁中且頂端延伸至地面上的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呈直條狀。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套管底端插入所述基樁的混凝土中。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基樁鉆芯檢測的預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結構還包括置于所述空樁段且用于固定所述中空套管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賢能,張振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工勘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