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常開式手控開關閥。
技術介紹
目前,手控開關閥是閥體中比較常用的控制閥,主要適用于需要手動控制某出氣口端空氣壓力的情況,現有控制閥結構較為復雜,體積較大,組裝與安裝方式麻煩,運行不夠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組裝與安裝方式簡單的常開式手控開關閥。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常開式手控開關閥,包括閥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內分為上腔體和下腔體,所述上腔體通過中部通道與下腔體連通,所述上腔體通過開口 A與大氣連通,所述下腔體下端開口 B與總風連通,所述閥體的上腔體下端對應部分以及下腔體上端對應部分均為凸臺結構,在所述下腔體的凸臺結構處設置有夾心閥,所述夾心閥下方設置有復位彈簧A,所述復位彈簧A下端抵靠在設置在閥體上、下腔體內的彈簧座上,在所述閥體內設置有頂桿,所述頂桿上端穿出閥體的上腔體,其下部置于中部通道內,所述頂桿置于中部通道內部分設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與開口 A連通,在所述中部通道上部對應處、頂桿與閥體之間設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頂桿置于上腔體部分設置有凸起部分,在所述凸起部分與對應的閥體上凸臺結構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B,在所述頂桿的凸起部分上方、閥體上設置有擋圈,所述頂桿下部分與閥體之間留有間隙形成頂桿外側通路,在所述閥體上設置有與控制端連通的開口 C,所述開口 C通過閥體內設置的管路與頂桿外側通路連通。本技術通過對頂桿的上下移動,實現開關閥排氣以及充氣兩個工作位的切換,在自然狀態下與大氣連通的開口 A與控制端開口 C連通處于排氣位;當需要充氣時,壓下頂桿使與總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常開式手控開關閥,包括閥體(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1)內分為上腔體(1a)和下腔體(1b),所述上腔體(1a)通過中部通道(1c)與下腔體(1b)連通,所述上腔體(1a)通過開口A(2)與大氣連通,所述下腔體(1b)下端開口B(3)與總風連通,所述閥體(1)的上腔體(1a)下端對應部分以及下腔體(1b)上端對應部分均為凸臺結構,在所述下腔體(1b)的凸臺結構處設置有夾心閥(4),所述夾心閥(4)下方設置有復位彈簧A(5),所述復位彈簧A(5)下端抵靠在設置在閥體(1)上、下腔體(1b)內的彈簧座(6)上,在所述閥體(1)內設置有頂桿(7),所述頂桿(7)上端穿出閥體(1)的上腔體(1a),其下部置于中部通道(1c)內,所述頂桿(7)置于中部通道(1c)內部分設置有中心孔(8),所述中心孔(8)與開口A(2)連通,在所述中部通道(1c)上部對應處、頂桿(7)與閥體(1)之間設置有O型密封圈(9),所述頂桿(7)置于上腔體(1a)部分設置有凸起部分(10),在所述凸起部分(10)與對應的閥體(1)上凸臺結構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B(11),在所述頂桿(7)的凸起部分(10)上方、閥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常開式手控開關閥,包括閥體(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I)內分為上腔體(Ia)和下腔體(lb),所述上腔體(Ia)通過中部通道(Ic)與下腔體(Ib)連通,所述上腔體(Ia)通過開口 A (2)與大氣連通,所述下腔體(Ib)下端開口 B (3)與總風連通,所述閥體(I)的上腔體(Ia)下端對應部分以及下腔體(Ib )上端對應部分均為凸臺結構,在所述下腔體(Ib)的凸臺結構處設置有夾心閥(4),所述夾心閥(4)下方設置有復位彈簧A (5),所述復位彈簧A (5)下端抵靠在設置在閥體(I)上、下腔體(Ib)內的彈簧座(6)上,在所述閥體(I)內設置有頂桿(7),所述頂桿(7)上端穿出閥體(I)的上腔體(la),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全洪躍,劉文軍,朱宇,許洪春,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