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泄氣閥,包含外殼、分別安裝于外殼的金屬中座與底座,及一插裝于金屬中座與底座中的調轉軸。所述外殼內部界定出一個氣室,且徑向穿設有與氣室連通的泄氣孔。所述金屬中座具有一軸向貫穿且與氣室連通的閥孔,及至少一徑向連通于所述閥孔與所述泄氣孔間的連通孔。所述調轉軸是同軸插裝于所述底座中,并往前延伸插裝于所述閥孔中,且可相對所述底座軸向調移而調整所述閥孔的氣體流通量。通過所述調轉軸可相對底座螺轉而軸向調移插入閥孔的深度,而調整所述金屬中座的閥孔的氣體流通量的結構設計,可有效達到穩定且準確地控制所述泄氣閥的泄氣速度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泄氣閥,尤其涉及一種可慢速泄除氣體的泄氣閥。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在許多需要緩慢且穩定地泄除氣體壓力的裝置中,例如血壓計進行血壓量測時,其所安裝的泄氣閥泄的氣速度穩定性是造成這類裝置的量測值準確與否的關鍵。例如中國臺灣新型專利第M255707號所揭露的泄氣閥,這類泄氣閥的設計大致包括閥體11、插裝于所述閥體11中且外周面徑向穿設有一裂口 120的彈性硅膠氣杯12,及插裝于所述氣杯12中的調節拴13,所述調節拴13可相對氣杯12軸向調移,而驅使所述氣杯12彈性變形并改變所述裂口 120大小,進而調節氣體泄除速度。但是上述通過改變所述硅膠氣杯12的裂口 120變形量,而調整泄氣速度的泄氣閥的結構設計,存在有泄氣速度不穩定的問題,容易因為所述氣杯12彈性疲乏,或者是因為運輸儲存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的影響,而致使其裂口 120大小無法被準確且穩定的調控,進而影響泄氣速度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穩定且準確調節泄氣速度的泄氣閥。相應地,本技術一種泄氣閥,其包括外殼,內部界定出前后軸向延伸且開口朝前的進氣孔,及一同軸連通于所述進氣孔后端且開口朝后的氣室,所述外殼還徑向穿設有與所述氣室連通的泄氣孔;金屬中座,同軸安裝固定于所述氣室中,并具有一軸向貫穿且與氣室連通的閥孔,及至少一徑向貫穿且連通于所述閥孔與所述泄氣孔間的連通孔;底座,將所述金屬中座限位于所述氣室中地同軸安裝固定于所述外殼;及調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調轉軸同軸插裝于所述底座中,并往前延伸插裝于所述閥孔中,且可相對所述底座軸向調移而調整所述閥孔的氣體流通量。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金屬中座的閥孔由前往后依序具有一個孔徑由前往后逐漸外擴變大的閥門段,及一個孔徑大于所述閥門段孔徑且連通所述閥門段與所述連通孔的連通段,所述調轉軸具有一個往前插裝于所述閥門段中,且外徑由前往后逐漸外擴變大的阻塞頭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具有一個往前插裝于所述氣室中并往前限位靠抵于所述金屬中座后端的環狀的限位部,及一個往前限位靠抵于所述外殼后端的環狀的螺接部,所述調轉軸還具有一個可軸向調移地螺接穿設于所述螺接部中的調轉部,及一個自所述調轉部往前延伸連接于所述阻塞頭部并限位靠抵于所述限位部內周緣的延伸桿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具有一個前后延伸且界定出所述進氣孔的連結段,及一個自所述連結段后端同軸往后延伸且外徑大于所述連結段外徑并界定出所述氣室的本體段,所述氣室由往前后依序具有一個連通于所述進氣孔的小徑部、肩部,及孔徑大于所述小徑部孔徑的大徑部,所述金屬中座是塞裝于所述大徑部與小徑部中并往前限位靠抵于所述肩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調轉軸可相對底座螺轉而軸向調移插入閥孔的深度,而調整金屬中座閥孔的氣體流通量的結構設計,可有效達到穩定且準確地控制所述泄氣閥的泄氣速度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泄氣閥的側視剖面圖;圖2是本技術泄氣閥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所述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剖面圖,說明一調轉軸往前完全靠抵于一金屬中座的閥孔的孔緣的情況;圖4是類似圖3的視圖,說明調轉軸相對金屬中座往后調移,而使閥孔開啟時的情況。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如圖2、3、4所示,本技術泄氣閥的較佳實施例,適用于安裝在需要緩慢泄氣的裝置(未圖示),例如血壓計等。所述泄氣閥包括一前后延伸的中空管狀的外殼3、一同軸塞裝于所述外殼3中的金屬中座4、一同軸安裝于所述外殼3后端部的底座5,及一同軸往前插裝于所述底座5與所述金屬中座4中的調轉軸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殼3、金屬中座4、底座5與調轉軸6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本實施例是采用不銹鋼,但上述構件的金屬材質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質。`所述外殼3具有一前后延伸且用以安裝連結于所述裝置的連結段31,及一自所述連結段31后端同軸往后延伸且外徑大于所述連結段31外徑的本體段32,所述連結段31內部界定出一前后軸向貫穿且開口朝前的進氣孔310,所述本體段32內部界定出一同軸連通于所述進氣孔310后端,且孔徑大于所述進氣孔310孔徑且開口朝后的氣室320,所述氣室320由前往后依序具有一小徑部321、一朝后的肩部322,及一孔徑大于所述小徑部321孔徑的大徑部323,且所述本體段32后端部還徑向穿設有一與所述大徑部323連通的泄氣孔324。所述金屬中座4是往前限位靠抵于所述氣室320的肩部322地塞裝固定于所述大徑部323中,并往前突伸塞裝于所述小徑部321內,且具有一軸向貫穿并與所述氣室320連通的閥孔40,及多個徑向貫穿并往后延伸至其后端面且繞其軸心間隔分布的連通孔41。所述閥孔40具有一孔徑由前往后逐漸外擴變大的閥門段401,及一連通于所述閥門段401后端且孔徑大于所述閥門段401的連通段402,且所述連通段402是連通于所述閥門段401與所述連通孔41間,其中一連通孔41是連通于所述連通段402與所述泄氣孔324間。此外,所述金屬中座4的熱膨脹系數介于14.6X 10-6/°C -17.5X 10_6/°C間。所述底座5包括一限位靠抵于所述本體段32后端面且與所述氣室320連通的環狀螺接部51,及一自所述螺接部51同軸往前突伸塞裝于所述大徑部323中的環狀的限位部52,所述螺接部51內周面設有螺牙,所述限位部52是往前限位靠抵于所述金屬中座4后端,而使所述金屬中座4無法往后脫離地安裝定位于所述外殼3中。所述調轉軸6具有一可前后調移地螺接插裝于所述底座5的螺接部51中的調轉部61、一自所述調轉部61同軸往前突伸貫穿所述限位部52而突伸入所述閥孔40中的延伸桿部62,及一連接于所述延伸桿部62末端且往前插裝于所述閥門段401中的阻塞頭部63,且所述阻塞頭部63的外徑是由前往后逐漸外擴變大。所述延伸桿部62是限位靠抵于所述限位部52內周緣,所述調轉部61可相對所述螺接部51螺轉而軸向前后調移,而同時連動所述延伸桿部62帶動所述阻塞頭部63相對所述金屬中座4軸向位移,進而改變所述阻塞頭部63往前插入于所述閥門段401的深度,而精準調整所述阻塞頭部63與所述金屬中座4的閥門段401孔緣間的間隙,進而精準調整所述閥門段401的氣體流通量,也就是,調整所述氣室320內的氣體經由所述閥孔40泄除至所述泄氣孔324的氣流量。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阻塞頭部63結構是設計成往前調移靠抵于所述金屬中座4的閥門段401的內緣時,所述阻塞頭部63不會完全氣密封閉所述閥門段401,使得經由所述進氣孔310貫注入所述氣室320中的高壓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經由所述閥孔40緩慢泄出至所述泄氣孔324而泄除,而使所述氣室320內的高壓氣體可穩定且緩慢地泄除。本技術泄氣閥安裝于需要緩慢且穩定地泄除氣體的裝置,以調控所述裝置的氣體壓力調降速度時,例如安裝于血壓計時,可通過調轉所述調轉軸6的方式,軸向控制所述阻塞頭部63插入所述閥孔40的閥門段401中的深度,而精準地調整所述閥孔40的通氣量,使所述泄氣閥的泄氣速度可符合所述血壓計自量測收縮壓至量測舒張壓的過程所需的壓力下降變化需求。并可進一步搭配金屬材質的金屬中座4、底座5與調轉軸6的結構設計,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泄氣閥,其包括:外殼,內部界定出前后軸向延伸且開口朝前的進氣孔,及一同軸連通于所述進氣孔后端且開口朝后的氣室,所述外殼還徑向穿設有與所述氣室連通的泄氣孔;金屬中座,同軸安裝固定于所述氣室中,并具有一軸向貫穿且與氣室連通的閥孔,及至少一徑向貫穿且連通于所述閥孔與所述泄氣孔間的連通孔;底座,將所述金屬中座限位于所述氣室中地同軸安裝固定于所述外殼;及調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調轉軸同軸插裝于所述底座中,并往前延伸插裝于所述閥孔中,且可相對所述底座軸向調移而調整所述閥孔的氣體流通量。
【技術特征摘要】
1.種泄氣閥,其包括:外殼,內部界定出前后軸向延伸且開口朝前的進氣孔,及一同軸連通于所述進氣孔后端且開口朝后的氣室,所述外殼還徑向穿設有與所述氣室連通的泄氣孔;金屬中座,同軸安裝固定于所述氣室中,并具有一軸向貫穿且與氣室連通的閥孔,及至少一徑向貫穿且連通于所述閥孔與所述泄氣孔間的連通孔;底座,將所述金屬中座限位于所述氣室中地同軸安裝固定于所述外殼;及調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調轉軸同軸插裝于所述底座中,并往前延伸插裝于所述閥孔中,且可相對所述底座軸向調移而調整所述閥孔的氣體流通量。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泄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中座的閥孔由前往后依序具有一個孔徑由前往后逐漸外擴變大的閥門段,及一個孔徑大于所述閥門段孔徑且連通所述閥門段與所述連通孔的連通段,所述調轉軸具有一個往前插裝于所述閥門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寶發,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誠帆精密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