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子比例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電磁比例閥需要工作電流大、結構復雜、價格昂貴的問題。該電子比例閥主要由球閥和電機組成;其中,所述球閥上設有與其閥芯連接、用于調節閥芯開啟度的轉軸,球閥則通過轉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其中,在所述轉軸上套接有從動齒輪,而在電機的輸出軸上則套接有與從動齒輪匹配的主動齒輪;所述球閥通過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互嚙合與電機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價格低廉、容易操作。因此,適合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閥門,具體的說,是一種電子比例閥。
技術介紹
比例閥的閥口可以根據需要打開任意一個開度,由此控制通過流量的大小,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目前,市面上的比例閥基本上都是電磁比例閥,其主要是通過電磁力來控制閥門的開啟度,不僅結構復雜、價格昂貴,最便宜的也需要三百多塊人民幣,而且電磁比例閥需要的工作電流較大,不節能減排。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電子比例閥。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電子比例閥,主要由球閥和電機組成;其中,所述球閥上設有與其閥芯連接、用于調節閥芯開啟度的轉軸,球閥則通過轉軸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進一步的,在所述轉軸上套接有從動齒輪,而在電機的輸出軸上則套接有與從動齒輪匹配的主動齒輪;所述球閥通過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相互嚙合與電機連接。再進一步的,所述球閥與電機并排設置,并在二者相同的一端設有用于固定二者的固定板,且所述轉軸與電機的輸出軸位于固定板的同側。具體的說,所述固定板由板體,設置在板體上的螺紋孔以及兩個通孔組成;所述轉軸穿過其中一個通孔,而電機的輸出軸則穿過另外一個通孔。同時,在所述固定板的兩端還設有與其固為一體的“L”形連接體。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由于球閥的最大運動行程為90°,因此,為了防止轉軸轉動角度過度,在所述球閥閥體上還設有與從動齒輪接觸、用于限制其轉動角度的限位塊。更進一步的,在所述球閥靠近轉軸的閥體處設有螺紋孔,而在電機靠近其輸出軸處同樣設有螺紋孔;所述球閥和電機則通過螺栓與固定板緊固連接。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I)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2)本技術將傳統球閥和電機通過齒輪嚙合連接在一起,然后由電機作為動力輸出,再通過轉軸控制球閥的開啟度,操作方便,造價十分低廉,結構非常簡單,通過傳統電動輸出,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工作用電量,而且省卻了中間電磁轉換的過程,避免了轉換過程中能量的損失,進一步地節約了用電,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的;(3)本技術通過固定板將球閥和電機進行固定,從而將二者固定為一個整體,方便使用;(4)本技術在具備創造性的同時,具備非常高的實用性,與傳統電磁比例閥相t匕,其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為其大范圍的推廣運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中球閥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電機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固定板與“L”形連接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俯視圖。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球閥,2-電機,3-轉軸,4-從動齒輪,5-主動齒輪,6-固定板,7-板體,8-通孔,9-螺紋孔,10- “L”形連接體,11-限位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電磁比例閥主要靠電磁力對閥門的開啟度進行調節,其結構復雜,操作困難,而且價格較為昂貴。本實施例針對現有電磁比例閥的缺陷,研發了 一種由電機帶動的比例閥,通過傳統電動輸出,減少了電磁比例閥中電磁轉換的過程,避免了不必要的能力損耗,節能減排。如圖1所示,電子比例閥主要由球閥I和電機2組成。如圖2所示,為了實現電機傳動,本實施例在球閥I上設有與其閥芯連接、用于調節閥芯開啟度的轉軸3,球閥I通過轉軸3與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從而實現轉軸3從動于電機2,啟動電機后,其輸出軸通過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或其它傳動方式,將動力傳輸至轉軸3,然后由轉軸3帶動球閥的閥芯轉動。為了更好的達到比例調節的效果,本實施例中電機2選用步進電機。采用步進電機,可將球閥的開啟程度進行比例細分,使得本技術更加完善、實用。如圖2、3所示,本實施例采用傳動較為穩定的齒輪傳動方式,具體是說,即在轉軸3上套接有從動齒輪4,而在電機2的輸出軸上則套接有與從動齒輪4匹配的主動齒輪5 ;球閥I通過主動齒輪5與從動齒輪4相互嚙合與電機2連接。如圖1所示,為了方便本技術的使用,球閥I與電機2并排設置,并通過固定板6將二者固定為一個整體。詳細的說,在球閥I靠近轉軸3的閥體處設有螺紋孔,而在電機2靠近其輸出軸處同樣設有螺紋孔;球閥I和電機2通過螺栓與固定板6緊固連接。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固定板6由板體7,兩個設置在板體7上的通孔8以及螺紋孔9組成;轉軸3穿過其中一個通孔8,而電機2的輸出軸則穿過另外一個通孔8,轉軸3與電機2的輸出軸位于固定板6的同一側,并通過從動齒輪4與主動齒輪5哨合形成的齒輪副連接。本技術采用的球閥為市面上常見的球閥,其閥芯轉動的最大行程為90°,因此,如圖2、5所示,為了防止轉軸轉動角度過度,本實施例在球閥閥體上還設有與從動齒輪接觸、用于限制其轉動角度的限位塊11。具體的說,限位塊11為兩個,其設置在球閥閥體上,兩個限位塊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二者之間的夾角與球閥閥芯轉動的最大行程一致,為90°,即二者之間的水平距離為四分之一個圓周。兩個限位塊13均與從動齒輪4接觸,從動齒輪4從動于主動齒輪5,然后帶動轉軸轉動,最后再由轉軸帶動球閥閥芯轉動,實現球閥的開閉;當從動齒輪4繞其軸線轉動到一定角度時,本實施例中該角度為90°,其與限位塊13接觸,由于限位塊13設置于球閥閥體上,故限位塊13是固定不動,從而抵擋了從而齒輪的轉動趨勢,防止從動齒輪繼續轉動,由此保證了球閥閥芯的轉動角度始終在其最大行程之內。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在固定板6的兩端還設有與其固為一體的“L”形連接體10,該“L”形連接體與固定板組合后的形狀與具有邊沿的帽子相似;“L”形連接體10較長一邊的端部與固定板6的端部連接,其較短一邊上開設有螺紋孔,以便于將“L”形連接體固定于其他設備上,從而將本實用型進行固定,方便使用。按照上述實施例,即可很好的實現本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電子比例閥,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球閥(1)和電機(2)組成;其中,所述球閥(1)上設有與其閥芯連接、用于調節閥芯開啟度的轉軸(3),球閥(1)則通過轉軸(3)與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在所述轉軸(3)上套接有從動齒輪(4),而在電機(2)的輸出軸上則套接有與從動齒輪(4)匹配的主動齒輪(5);所述球閥(1)通過主動齒輪(5)與從動齒輪(4)相互嚙合與電機(2)連接;其中,所述球閥(1)與電機(2)并排設置,并在二者相同的一端設有用于固定二者的固定板(6),且所述轉軸(3)與電機(2)的輸出軸位于固定板(6)的同側;所述固定板(6)由板體(7),設置在板體(7)上的螺紋孔(9)以及兩個通孔(8)組成;所述轉軸(3)穿過其中一個通孔(8),而電機(2)的輸出軸則穿過另外一個通孔(8)。
【技術特征摘要】
1.子比例閥,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球閥(I)和電機(2)組成;其中,所述球閥(I)上設有與其閥芯連接、用于調節閥芯開啟度的轉軸(3 ),球閥(I)則通過轉軸(3 )與電機(2 )的輸出軸連接;在所述轉軸(3)上套接有從動齒輪(4),而在電機(2)的輸出軸上則套接有與從動齒輪(4)匹配的主動齒輪(5);所述球閥(I)通過主動齒輪(5)與從動齒輪(4)相互嚙合與電機(2)連接;其中,所述球閥(I)與電機(2)并排設置,并在二者相同的一端設有用于固定二者的固定板(6),且所述轉軸(3)與電機(2)的輸出軸位于固定板(6)的同側;所述固定板(6)由板體(7),設置在板體(7)上的螺紋孔(9)以及兩個通孔(8)組成;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奇,
申請(專利權)人:羅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