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防燈,包括:安裝架,安裝架包括下蓋和與下蓋可拆卸連接的上蓋,上蓋與下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架上開設有導線通孔,下蓋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上蓋為環狀結構,上蓋設置有反射片,反射片用以固定燈座,燈座上設置有導線引出線,導線引出線穿過防水接頭;照明組件包括燈泡和燈罩,燈罩穿過上蓋并夾設于下蓋與上蓋之間,燈泡安裝于燈座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三防燈,由于燈泡外套設有燈罩,能夠有效避免燈泡受到外力沖擊而發生損壞的情況。在上蓋與下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以及導線通孔處設置防水接頭,能夠有效避免隧道內粉塵、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三防燈能夠完全適應工礦隧道內的惡劣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工礦照明設備
,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三防燈。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工業照明燈具上采用的是室內燈具或工礦燈,尤其是采用室內燈具照明時,由于工作環境的惡劣,容易造成燈具的損壞(例如連接處進水,或者粉塵污染導致線路連接出現虛接的情況)。并且,現有技術中沒有專業的且能夠適應惡劣環境的一種燈具。如果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中,例如粉塵、水汽較大的環境中,燈具將減少功效和壽命。因此,一種三防燈能適合惡劣的環境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三防燈,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能夠安裝于條件惡劣的環境中。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三防燈,用于工礦隧道內的照明,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包括下蓋和與所述下蓋可拆卸連接的上蓋,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安裝架上開設有導線通孔,,所述上蓋為環狀結構,所述上蓋設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用以固定燈座,所述下蓋上設置有防水接頭,所述燈座上設置有導線引出線,所述導線引出線穿過所述防水接頭;照明組件,所述照明組件包括燈泡和設于所述燈泡外側的燈罩,所述燈罩穿過所述上蓋并夾設于所述下蓋與所述上蓋之間,所述燈泡安裝于所述燈座上。優選地,本技術還包括碟形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套設于所述燈泡上,所述反射片設置于所述下蓋上。優選地,所述燈罩內設置有燈泡抱箍,所述燈泡抱箍套設于所述燈泡的外側。優選地,所述燈罩穿過所述上蓋,所述燈罩與所述上蓋之間設置有環形的防水墊圈。優選地,所述下蓋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上蓋卡接的搭扣組件。優選地,所述下蓋上還設置有連接架。優選地,所述燈罩為防爆玻璃燈罩。優選地,所述燈座為E27陶瓷燈座。優選地,所述燈泡為金鹵燈。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三防燈,用于工礦隧道內的照明,包括:安裝架,安裝架包括下蓋和與下蓋可拆卸連接的上蓋,上蓋與下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架上開設有導線通孔,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上蓋為環狀結構,下蓋上設置有燈座,燈座上設置有導線引出線,導線引出線穿過防水接頭;照明組件,照明組件包括燈泡和設于燈泡外側的燈罩,燈罩穿過上蓋并夾設于下蓋與上蓋之間,燈泡安裝于燈座上。安裝架用于安裝固定照明組件,并為照明組件提供電源支持,安裝架包括的上蓋與下蓋之間為可拆卸連接,該結構設計的目的在于能夠使得燈罩安裝于下蓋與上蓋之間。為了避免粉塵或者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本技術還提供了密封圈,密封圈設置于上蓋與下蓋之間,能夠有效避免粉塵、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的情況發生。由于安裝架具有為照明組件提供電源支持的功能,因此,下蓋上會設置有電源引出線,用于實現照明組件與外部電源連接。為了能夠使得電源引出線穿過下蓋,下蓋上設置有導線通孔。為了避免環境中的粉塵、水汽通過導線通孔進入到安裝架內,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防水接頭具有密封作用,能夠避免水汽的侵入,同時避免粉塵的侵入。上蓋采用環形結構設計,如此設置的目的在于能夠使得照明組件中燈罩的穿過。燈罩采用U型結構設計,其開口的邊緣具有環形的翼板結構,用于卡接于上蓋上,如此結構設計,燈泡安裝于燈座上,燈罩罩設于燈泡的外側,然后將上蓋安裝于下蓋上,從而完成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的組裝。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通過上述結構設計,將照明組件設置于安裝架上,在照明組件中,由于燈泡外套設有燈罩,能夠有效避免燈泡受到外力沖擊而發生損壞的情況。照明組件設置于安裝架中,安裝架包括上蓋和下蓋,在上蓋與下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以及在下蓋的導線通孔處設置防水接頭,能夠有效避免隧道內粉塵、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提高了本技術的密封性。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能夠完全適應工礦隧道內的惡劣環境。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三防燈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下蓋I ;上蓋2 ;燈泡3 ;燈罩4 ;燈座5 ;反射片6 ;燈泡抱箍7 ;連接架8。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為提供一種三防燈,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能夠安裝于條件惡劣的環境中。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例中三防燈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三防燈,用于工礦隧道內的照明,工礦隧道內粉塵、水汽較大,為了能夠使得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能夠適應工礦隧道內的惡劣環境,在本實施例中,三防燈包括:安裝架,安裝架包括下蓋I和與下蓋I可拆卸連接的上蓋2,上蓋2與下蓋I之間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架上開設有導線通孔,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上蓋2為環狀結構,下蓋I上設置有燈座5,燈座5上設置有導線引出線,導線引出線穿過防水接頭;照明組件,照明組件包括燈泡3和設于燈泡3外側的燈罩4,燈罩4穿過上蓋2并夾設于下蓋I與上蓋2之間,燈泡3安裝于燈座5上。安裝架用于安裝固定照明組件,并為照明組件提供電源支持,安裝架包括的上蓋2與下蓋I之間為可拆卸連接,該結構設計的目的在于能夠使得燈罩4安裝于下蓋I與上蓋2之間。上蓋2與下蓋I之間由于采用了可拆卸連接的連接方式,為了避免粉塵或者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本技術還提供了密封圈,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結構,密封圈設置于上蓋2與下蓋I之間,能夠有效避免粉塵、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的情況發生。由于安裝架具有為照明組件提供電源支持的功能,因此,下蓋I上會設置有電源引出線,用于實現照明組件與外部電源連接。為了能夠使得電源引出線穿過下蓋1,下蓋I上設置有導線通孔。為了避免環境中的粉塵、水汽通過導線通孔進入到安裝架內,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防水接頭具有密封作用,能夠避免水汽的侵入,同時避免粉塵的侵入。上蓋2采用環形結構設計,如此設置的目的在于能夠使得照明組件中燈罩4的穿過。燈罩4采用U型結構設計,其開口的邊緣具有環形的翼板結構,用于卡接于上蓋2上,如此結構設計,燈泡3安裝于燈座5上,燈罩4罩設于燈泡3的外側,然后將上蓋2安裝于下蓋I上,從而完成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的組裝。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通過上述結構設計,將照明組件設置于安裝架上,在照明組件中,由于燈泡3外套設有燈罩4,能夠有效避免燈泡3受到外力沖擊而發生損壞的情況。照明組件設置于安裝架中,安裝架包括上蓋2和下蓋1,在上蓋2與下蓋I之間設置有密封圈以及在下蓋I的導線通孔處設置防水接頭,能夠有效避免隧道內粉塵、水汽侵入至安裝架內,提高了本技術的密封性。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技術提供的三防燈能夠完全適應工礦隧道內的惡劣環境。具體地,在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三防燈還包括碟形的反射片6,反射片6套設于燈泡3上,反射片6設置于下蓋I上。反射片6的作用是能夠將燈泡3向上方散射的無用功光線(由于在隧道內,燈具是安裝于隧道頂部的,光線需要向下照射,因此,燈泡3向上照射的光線是沒有照明或者照明作用非常小的)向下反射,以提高三防燈的照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防燈,用于工礦隧道內的照明,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包括下蓋(1)和與所述下蓋(1)可拆卸連接的上蓋(2),所述上蓋(2)與所述下蓋(1)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安裝架上開設有導線通孔,所述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所述上蓋(2)為環狀結構,所述下蓋(1)上設置有燈座(5),所述燈座(5)上設置有導線引出線,所述導線引出線穿過所述防水接頭;?照明組件,所述照明組件包括燈泡(3)和設于所述燈泡(3)外側的燈罩(4),所述燈罩(4)穿過所述上蓋(2)并夾設于所述下蓋(1)與所述上蓋(2)之間,所述燈泡(3)安裝于所述燈座(5)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三防燈,用于工礦隧道內的照明,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包括下蓋(I)和與所述下蓋(I)可拆卸連接的上蓋(2),所述上蓋(2)與所述下蓋(I)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安裝架上開設有導線通孔,所述導線通孔上設置有防水接頭,所述上蓋(2 )為環狀結構,所述下蓋(I)上設置有燈座(5 ),所述燈座(5 )上設置有導線引出線,所述導線引出線穿過所述防水接頭; 照明組件,所述照明組件包括燈泡(3)和設于所述燈泡(3)外側的燈罩(4),所述燈罩(4)穿過所述上蓋(2)并夾設于所述下蓋(I)與所述上蓋(2)之間,所述燈泡(3)安裝于所述燈座(5)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防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碟形的反射片(6),所述反射片(6)套設于所述燈泡(3)上,所述反射片(6)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琦,陳曉華,陸堅祥,鐘海洋,王坤,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中企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