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柱埋植機,用以將內螺孔件埋植于工作板件的粘接孔內,該機主要由機臺、滑行于機臺滑軌上的加熱模座、鎖固在加熱模座上設有銅柱的模板、設于機臺上方的頂層、以及頂層下可沿支柱滑行的夾固層、加工層所構成,整個機器由電控箱、觸動開關帶動氣壓缸運行; 因使用時,能先將套于銅柱上的內螺孔件均勻加熱,然后套入開口朝下的工作板件的粘接孔內,機械運行中按設計好的程序實現自動控制,所以定位準確,粘接牢固可靠,工效高。(*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銅柱埋植機,該機是將內螺孔件埋植于工作板件粘接孔內時使用的自動加工機械,屬于機械制造業用設備。現有的銅柱埋植機4,如附圖說明圖11所示,其結構是在機臺上設一架體41,在架體41頂面中央,設有一氣壓缸42,由氣壓缸42帶動架體41上所套設的模板43,沿支柱上下移動,模板43底面可依需要設置若干銅柱44,工作板件3則放在機臺臺面45上;加工時,先在工作板件3的各粘接孔31內直接放入將要埋植的內螺孔件32,再啟動氣壓缸42,使其推動已加熱的模板43下行,利用模板43的銅柱44,傳導熱量至內螺孔件32上,將由塑膠制成粘接孔31部分內壁熔解,借此將內螺孔件32直接埋植并附著于粘接孔31內。這種結構設計雖然簡單,但存在以下缺點1、如圖12所示,因內螺孔件是先置于粘接孔內再由銅柱直接加壓加熱,因此,內螺孔件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均勻受熱,使最接近銅柱之頂端必先受熱開始熔解粘接孔周圍內壁,而底端則會有仍未受熱情況發生,使內螺孔件上下粘著程度不均勻,甚至會因頂端過熱燒出凹陷33,影響粘接牢固程度和美觀。2、如圖13所示,若粘接孔內殘留有碎屑、細石子等雜物未被除凈,直接加熱加壓,則內螺孔件無法保持原垂直狀而偏斜,致造成廢品而加大成本。3、這種結構,在銅柱接觸內螺孔件加熱加壓時間,均需人工控制,必須有經驗的熟練工人花費較多精力來看顧機器,所以很難提高生產。本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銅柱埋植機,使用這種埋植機可使埋植的內螺孔件粘接牢固,外形美觀,降低成本,提高工效。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銅柱埋植機為一將內螺孔件埋植于工作板件粘接孔內時所使用自動加工機,該機是在機臺頂面兩側各設一滑軌,在兩滑軌上架設一由氣壓缸帶動滑行的加熱模座,設有埋植用銅柱的模板即鎖設于加熱模座上,在模座的每一銅柱的錐形頂端上設有凸柱,該凸柱穩固準確地套入內螺孔件內;在機臺的右半邊設有架設在對稱支柱上的頂層,頂層下順序設有可沿支柱上下滑動的夾固層和加工層,在頂層上中央設有一主氣壓缸,主氣壓缸的兩側頂層缺口處各設有一次氣壓缸,兩次氣壓缸固定于夾固層上并可帶動加工層上下移動,而主氣壓缸則可在次氣壓缸停止時同時帶動夾固層和加工層上下移動;另在機臺右側支柱旁,設有一輔助架,輔助架內側設有四組單向觸動開關,同時在靠近輔助架的滑軌末端設有一續動開關,并在同一滑軌旁也設有一單向觸動開關,利用這些開關使銅柱埋植機能全自動并精確迅速地完成內螺孔件的埋植動作。本技術使用時,先加熱模板,使銅柱及內螺孔件預先均勻受熱,再將工作板件夾固于機臺上方的夾固層和加工層間,用壓氣缸使其下降接近機臺滑軌上的模板,將內螺孔件埋植于工作板件的粘接孔內。本技術優點1、由于在內螺孔件埋植前已將銅柱及內螺孔件預先均勻加熱,故能縮短埋植時的粘接時間,而將內螺孔件有效地粘附在粘接孔內,并且不會發生因過熱而燒毀工作板件。2、因實施時利用尺寸與內螺孔件完全相符的凸柱套入內螺孔件內,可有效地控制內螺孔件埋植位置的精確度,又因施工時,粘接孔孔口朝下,不會受雜物阻塞等因素而形成偏斜,從而保證埋植質量。3、因采用觸動開關等電氣裝置,將埋植工作完全自動化,使用時只須更換模板及工作板件,所以工作輕松省力,提高工效。本技術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圖1是本技術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動作時側面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加熱模座觸及觸動開關與續動開關時之俯視部分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在銅柱的凸柱上套入內螺孔件時立體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銅柱將內螺孔件埋植于粘接孔內實施時剖面示意圖。圖6、7、8、9、10是本技術將內螺孔件埋植于工作板件上連續動作示意圖。圖11是現有結構實施埋植內螺孔件時動作示意圖。圖12是現有結構實施時熔毀粘接孔情況剖視示意圖。圖13是現有結構實施時內螺孔件發生偏斜情況示意圖。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參見圖1-5,銅柱埋植機由機臺1、滑軌11、單向觸動開關、續動開關113、控制臺12、支柱13、頂層14、輔助架15、夾固層16、加工層17、主氣壓缸18、次氣壓缸19、加熱模座2、模板24、銅柱25、電控箱142和一三通接頭27所構成;機臺1,其頂面向下凹入形成一中空槽,滑軌11設于槽口兩側,加熱模座2跨設于兩滑軌11上,機臺1的中空槽內設推動加熱模座2沿滑軌11左右滑移用的氣壓缸26,于機臺1的中央及右端兩側,各設有一根支柱13頂層14架設并固定于四根支柱13的頂端,在頂層14下方支柱13上順序設有夾固層16和加工層17,夾固層16和加工層17四角設有套于四支柱13上套孔而可沿支柱13上下滑移;機臺1兩側支柱13間的滑軌11旁各設有一共同防止加工層17下降位置過低用的定位支柱111,在機臺1滑軌11的末端,設有續動開關113,且于同一滑軌11一側設有一單向觸動開關112;主氣壓缸18設于頂層14中央,主氣壓缸18下端穿過頂層14設有與頂層14下方夾固層16中央相固定的伸縮桿,夾固層16隨主氣壓缸218伸縮桿的升降而上下移動;次氣壓缸19共兩個,分別設于主氣壓缸18兩側頂層14所形成的兩缺口內并固定于夾固層16上,次氣壓缸19下端穿過夾固層16向下延伸以伸縮桿與加工層17連成一體,加工層17隨次氣壓缸19伸縮桿的伸縮而上下移動;輔助架15為一柱狀體,設于機臺1右側支柱13的外側,其上端卡在頂層14上,在輔助架15內側順序設有四組單向觸動開關151、152、153、154,各單向觸動開關上均設有一具簧片的觸動端,由豎向推移各該觸動端方能使簧片內彎而啟動開關;啟動或關閉各氣壓缸動作用的控制臺12共兩個,分別設于機臺成對角線的兩端;加熱模座2為一矩形體,架設于機臺1的兩滑軌11上,由機臺1中空槽內氣壓缸26帶動而移動于滑軌11上,在加熱模座2相對于單向觸動開關112和續動開關113的側邊上,設有控制用凸緣21,加熱模座2上可鎖設一模板24,在加熱模座2之兩側,各設有一調整模板位置用微調轉鈕22;模板24鎖設于加熱模座2上,在模板24板面上,設有按設計排列的孔洞241,在孔洞241內各鎖設一銅柱25,在每個銅柱25的錐形頂端設有連成一體的凸柱251,在凸柱251上套有要埋植于工作板件3的粘接孔31內的內螺孔件32;電控箱142設于頂層14頂面的一側,在電控箱142內設有可隨時偵測加熱模座2所達的溫度并可在溫度不足時即行切斷電源的溫度偵控器143;三通接頭27設于機臺1中空槽的一側壁上,三通接頭27的入口端與空壓機相連接,而出口端則分別與主氣壓缸18,次氣壓缸19和中空槽內氣壓缸26相連通,在三通接頭27的一側設有一檢測并可在壓力不足時即切斷空壓機電源暫停埋置作業用的壓力控制器271。參見圖6-10,使用時,先按設計要求在模板24上的適當孔洞241內各鎖設一銅柱25,并將模板24鎖固于加熱模座2上;繼而在每一銅柱25頂端凸柱251上各套放一個內螺孔件32,然后啟動加熱裝置開始加熱模板24及各銅柱25,經過一段時間后即可使套于凸柱251上的內螺孔件32均勻加熱到溫度偵控器143所允許之溫度,這時,由控制臺12啟動兩次氣壓缸19將已按粘接孔31朝下方式放置好工作板件3的加工層17上移,靠近夾固層16,并將工作板件3確實夾固,定位于兩層之間,以利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銅柱埋植機由機臺(1)、滑軌(11)、單向觸動開關、續動開關(113)、控制臺(12)、支柱(13)、頂層(14)、輔助架(15)、夾固層(16)、加工層(17)、主氣壓缸(18)、次氣壓缸(19)、加熱模座(2)、模板(24)、銅柱(25)、電控箱(142)和一三通接頭(27)所構成,其特征在于:機臺(1),其頂面向下凹入形成一中空槽,滑軌(11)設于槽口兩側,加熱模座(2)跨設于兩滑軌(11)上,機臺(1)的中空槽內設推動加熱模座(2)沿滑軌(11)左右滑移用的氣壓缸 (26),于機臺(1)的中央及右端兩側,各設有一根支柱(13),頂層(14)架設并固定于四根支柱(13)的頂端,在頂層(14)下方支柱(13)上順序設有夾固層(16)和加工層(17),夾固層(16)和加工層(17)四角設有套于四支柱(13)上套孔而可沿支柱(13)上下滑移動;機臺(1)兩側支柱(13)間的滑軌(11)旁各設有一共同防止加工層(17)下降位置過低用的定位支柱(111),在機臺(1)滑軌(11)的末端,設有續動開關(113),且于同一滑軌(11)一側設有一單向觸動開關(112);主氣壓缸(18)設于頂層(14)中央,主氣壓缸(18)下端穿過頂層(14)設有與頂層(14)下方夾固層(16)中央相固定的伸縮桿,夾固層(16)隨主氣壓缸(218)伸縮桿的升降而上下移動;次氣壓缸(19)共兩個,分 設于主氣壓缸(18)兩側頂層(14)所形成的兩缺口內并固定于夾固層(16)上,次氣壓缸(19)下端穿過夾固層(16)向下延伸以伸縮桿與加工層(17)連成一體,加工層(17)隨次氣壓缸(19)伸縮桿的伸縮而上下移動;輔助架(15)為一柱狀 ,設于機臺(1)右側支柱(13)的外側,其上端卡在頂層(14)上,在輔助架(15)內側順序設有四組單向觸動開關(151)、(152)、(153)、(154),各單向觸動開關上均設有一具簧片的觸動端,由豎向推移各該觸動端方能使簧片內彎而啟動開;啟動或關閉各氣壓缸動作用的控制臺(12)共兩個,分別設于機臺成對角線的兩端;加熱模座(2)為一矩形體,架設于機臺(1)的兩滑軌(11)上,由機臺(1)中空槽內氣壓缸(26)帶動而移動于滑軌(11)上,在加熱模座(2)相對于單向觸動 (112)和續動開關(113)的側邊上,設有控制用凸緣(21),加熱模座(2)上可鎖設一模板(24),在加熱模座(2)之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乾倉,
申請(專利權)人:范乾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