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取樣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
技術介紹
國家標準GB2007.1-87《散裝礦產品取樣、制樣通則手工取樣方法》5.6取樣方法中規定,如在抓斗、吊兜、鏟車及其他工具裝卸或堆垛過程中取樣,則應在裝卸或堆垛過程中新露出的面上取樣,也可在裝卸工具中取樣,取樣點應均勻地分布在整批礦石的各個部位,而不僅是它的表層或某一局部,取樣點的直徑約為最大粒度的3倍,但不得小于100mm。根據標準規定,以往在取樣要利用大口徑的取樣工具進行取樣,對于粒度較小的散裝礦產品尚可適用。但對于粒度較大的散裝礦產品,取樣工具的開口尺寸需要很大。例如散裝的塊礦最大粒度有時可達300mm,則取樣工具的開口尺寸就需要900mm。這樣的取樣工具不僅大而笨重不易制作,而且制作出來的工具尺寸固定,換成不同粒度的樣品就不再適用,也不易手工取樣,操作人員根本無法一次性將樣品通過手工取走,但如果分幾次取樣則無法固定取樣點,因此不能滿足國家標準的取樣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尺寸可調的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所述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為四方形結構,包括連接桿和角接頭,所述連接桿和角接頭相連接;所述連接桿由至少兩個直徑尺寸不等的圓管首尾相接而成;所述角接頭包括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包括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為圓柱狀結構,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一個端面中心處設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連接塊為矩形塊結構,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前端面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與左、右端面均相貫通,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上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為四方形結構,包括連接桿和角接頭,所述連接桿和角接頭相連接;所述連接桿由至少兩個直徑尺寸不等的圓管首尾相接而成;所述角接頭包括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包括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為圓柱狀結構,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一個端面中心處設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連接塊為矩形塊結構,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前端面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與左、右端面均相貫通,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上端面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軸線與下端面、凹槽均貫通,所述第一通孔匹配一銷軸,所述第一連接塊的第一中心孔套裝在連接桿上,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固接;所述第二接頭包括第三連接塊和第四連接塊,所述第三連接塊和第四連接塊均為圓柱狀結構,所述第三連接塊的一個端面中心處設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四連接塊的一個端面設有一與所述凹槽相配合連接的凸起,所述凸起上設有與所述銷軸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連接塊的第二中心孔套裝在連接桿上,第三連接塊與第四連接塊固接。
【技術特征摘要】
1.種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散礦取樣定位儀為四方形結構,包括連接桿和角接頭,所述連接桿和角接頭相連接; 所述連接桿由至少兩個直徑尺寸不等的圓管首尾相接而成; 所述角接頭包括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包括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為圓柱狀結構,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一個端面中心處設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二連接塊為矩形塊結構,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前端面設有一凹槽,所述凹槽與左、右端面均相貫通,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上端面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軸線與下端面、凹槽均貫通,所述第一通孔匹配一銷軸,所述第一連接塊的第一中心孔套裝在連接桿上,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固接;所述第二接頭包括第三連接塊和第四連接塊,所述第三連接塊和第四連接塊均為圓柱狀結構,所述第三連接塊的一個端面中心處設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四連接塊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國勝,孫世明,臧世陽,王兆瑞,孫鑫,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口岸檢測分析開發服務有限公司,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化礦金屬材料檢測中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