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所述系統組件包括加熱組件(2),所述加熱組件(2)下端通過信號線(3)與數據處理裝置(4)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2)設置于密封箱(1)內側,所述密封箱(1)表面設置有出氣口(102)和進氣口(103),所述系統組件還包括樣品制備組件(5),所述樣品制備組件(5)包括升降壓桿(501),所述升降壓桿(501)一端與壓實裝置(503)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所述系統組件受人為及外界影響小,測量精度及準確度高,操作簡單,適用于低溫到高溫軟化點的測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測定系統組件,具體地,涉及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具體應用于煤焦油浙青檢測領域,尤其是煤焦油浙青的常用指標軟化點的測定。
技術介紹
軟化點(softening point),是指浙青在一特定實驗條件下達到一定黏度時的條件溫度。測定物料軟化點的方法有很多,如最常用的環球法,又如水銀法、空氣中立方體法、杯球法及梅特勒法等等,但這些方法測量精度相差明顯,數值各異。通過文獻檢索,針對如何提高物料軟化點的測量精度,目前只停留在軟件方面,如,馮潔在98年3、4期《電碳》期刊上發表的《國內外煤浙青軟化點測定方法的概況》一文,對幾種方法的測定范圍及采用標準進行歸納總結,而在硬件方面,即測定裝置方面的研究比較少。如中國專利CN201909769、《一種軟化點攪拌測定裝置》,CN201897581、《一種浙青軟化點檢測儀》,CN201935882、《激光式浙青軟化點測定儀》等,他們都是在升溫速率的穩定性、溫度的均勻性、實驗終點的判別等方面進行改良及創新。然而,上述專利文獻并未考慮人為原因造成的誤差,并且沒有涉及樣品聞軟化點的測定及測定精度的探討。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尤其可用于測定物料的高軟化點,所述系統組件受人為及外界影響小,測量精度及準確度高,操作簡單,適用于低溫到高溫軟化點的測量。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主要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所述系統組件包括加熱組件,所述加熱組件下端通過信號線與數據處理裝置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設置于密封箱內側,所述密封箱表面設置有出氣口和進氣口,所述系統組件還包括樣品制備組件,所述樣品制備組件包括升降壓桿,所述升降壓桿一端與壓實裝置連接。根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采用的是,所述加熱組件呈圓柱形,所述加熱組件中部設置有樣品盛放裝置,所述樣品盛放裝置形狀為空心圓柱體,所述樣品盛放裝置內部兩側設置有電加熱絲,所述樣品盛放裝置內側底部設置有激光源。根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采用的是,所述密封箱表面設置有開口,所述出氣口設置于進氣口上方。根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采用的是,所述樣品制備組件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載物臺,所述升降壓桿和振實棒之間設置有壓力表。根據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采用的是,所述壓實裝置為振實棒。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通過設置密封箱,可在測定軟化點前,排空密封箱內部的空氣,從而避免待測試樣在升溫過程中受空氣中的氧化而影響最終測量數據的準確性;2)、增設樣品制備組件,增加樣品的密實度,從而確保制樣的穩定性,減少人為取樣誤差,提高了測量精度;3)、軟化點測量范圍廣,可測定高軟化點樣品,測量范圍為9(T350°C,而傳統測定裝置無法測出或無法穩定測出軟化點高于150 V的物料。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后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中樣品制備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密封箱,101、開口,102、出氣口,103、進氣口,2、加熱組件,201、樣品盛放裝置,202、激光源,3、信號線,4、數據處理裝置,5、樣品制備組件,501、升降壓桿,502、壓力表,503、壓實裝置,504、載物臺,505、支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的結構組成如下:如圖1所示,所述系統組件包括加熱組件2,所述加熱組件2呈圓柱形,所述加熱組件2中部設置有樣品盛放裝置201,所述樣品盛放裝置201形狀為空心圓柱體,所述樣品盛放裝置201內部兩側設置有電加熱絲,所述樣品盛放裝置201內側底部設置有激光源202。所述加熱組件2下端通過信號線3與數據處理裝置4連接,所述加熱組件2設置于密封箱I內側,所述密封箱I表面設置有出氣口 102和進氣口 103,所述密封箱I表面設置有開口101,所述出氣口 102設置于進氣口 103上方。如圖4所示,所述系統組件還包括樣品制備組件5,所述樣品制備組件5包括升降壓桿501,所述升降壓桿501 —端與壓實裝置503連接,所述升降壓桿501和振實棒503之間設置有壓力表502。所述樣品制備組件5還包括支架505,所述支架505上設置有載物臺504。所述壓實裝置503為振實棒。其中,如圖1所示,出氣口 102設置于密封箱上方,如圖2所示,進氣口 103設置于密封箱I下方位置,如此設置有助于氣流像通風柜一側流出,空氣置換得更干凈,不留死角。如圖1所示,所示加熱組件2呈圓柱形狀,柱體中心處是一個直徑等于樣品碗(用于盛放樣品的碗狀物)大小的空心圓柱體樣品盛放裝置201,柱體外面纏繞電加熱絲,以確保熱量能均勻的從外向內傳導。在樣品盛放裝置201底部有激光源202,當樣品軟化下垂至此點時,即被光線射到,然后經過信號線3傳輸到數據處理裝置,并在顯示屏上反映出樣品軟化點。所述開口 101用于取放樣品,可關閉。所述振實棒為一種柱形綁體,作用在于對樣品碗內的樣品進行敲打,以去除樣品之間的空隙,使樣品更加密實,更加緊湊。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的使用方法和流程如下:I)、制備樣品如圖4所示,將已打碎的樣品(Φ〈50目)放置于樣品制備組件5中進行制樣:將已打碎的樣品放入樣品碗(未圖示)中,將裝有樣品的樣品碗放置于載物臺504上,通過升降壓桿501帶動壓實裝置503 (優選為振實棒)擠壓樣品碗內的樣品,所示振實棒的直徑與樣品碗的直徑相同,反復通過壓實裝置503壓實樣品碗內的樣品,并通過壓力表502來判斷是否已經將樣品內的空隙消除,即將樣品壓實。通常,當壓力表502上顯示數值達到3kg即可。2)、排清空氣在測定軟化點前,進氣口 103處接上惰性氣體,通常選用氮氣,出氣口 102處接上排氣管至通風櫥(未圖示),然后將開口 101蓋緊,用氮氣將密封箱I內的空氣置換干凈(約15 20min),以免應待測樣在升溫過程中受氧化而影響最終測量數據的準確性。3)、測定軟化點等待測樣品制畢后,先關閉進氣口 103閥門,通過開口 101將樣品放入加熱組件2的樣品盛放裝置201上,再打開進氣口 103閥門,繼續向密封箱I通氮氣,并通過數據處理裝置4所測設定的程序進行軟化點的測定,測量軟化點時,先通過數據處理裝置4設定預熱及升溫程序,經信號線3傳遞給加熱組件2,使其處于待測狀態下。然后通過加入組件2對樣品進行加入,當樣品軟化下垂至此點時,即被激光源202的光線射到,然后經過信號線3傳輸到數據處理裝置4,在數據處理裝置4的顯示屏上就能反映出樣品軟化點。在整個測定過程中,樣品始終處于一個絕氧的系統中。下面給出使用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進行測定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樣品為:紡絲浙青03-25及04-10測定前,將儀器預設設定在200°C,在進氣口 103處接上氮氣,關閉開口 101,開始置換密封箱I中的空氣,15min后,氮氣流量改為2L/h,繼續通氮氣。等待測樣品制畢后,先關閉進氣口 103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所述系統組件包括加熱組件(2),所述加熱組件(2)下端通過信號線(3)與數據處理裝置(4)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2)設置于密封箱(1)內側,所述密封箱(1)表面設置有出氣口(102)和進氣口(103),所述系統組件還包括樣品制備組件(5),所述樣品制備組件(5)包括升降壓桿(501),所述升降壓桿(501)一端與壓實裝置(50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所述系統組件包括加熱組件(2),所述加熱組件(2)下端通過信號線(3)與數據處理裝置(4)連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熱組件(2 )設置于密封箱(I)內側,所述密封箱(I)表面設置有出氣口( 102 )和進氣口(103), 所述系統組件還包括樣品制備組件(5),所述樣品制備組件(5)包括升降壓桿(501),所述升降壓桿(501) —端與壓實裝置(503 )連接。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化點測定系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2)呈圓柱形,所述加熱組件(2)中部設置有樣品盛放裝置(201),所述樣品盛放裝置(201)形狀為空心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天祥,單長春,張秀云,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鋼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