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包括俯仰調整軸(1)、光學元件(2)、方位調整軸(3)、平移調整底板(4)、調整架主體(5)、壓圈(6)、俯仰鎖緊螺釘(7)和方位鎖緊螺釘(9);光學元件(2)裝在俯仰調整軸(1)上,壓圈(6)將光學元件(2)壓緊在俯仰調整軸(1)上;俯仰調整軸(1)與調整架主體(5)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俯仰調整軸(1)裝在調整架主體(5)上,并且由俯仰鎖緊螺釘(7)固定;方位調整軸(3)與平移調整底板(4)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方位調整軸(3)裝在平移調整底板(4)上,并且由方位鎖緊螺釘(9)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空間內,具有防塵功能,同時提供了光路屏蔽接口,具有防塵功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學儀器與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
技術介紹
目前,常用的光學調整架主要采用彈簧調整架,這種調整架的長期穩定性抗震能力都比較差,光學元件使用過程中或者受到外界振蕩干擾情況下容易出現激光失調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新型的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包括俯仰調整軸(I)、光學元件(2)、方位調整軸(3)、平移調整底板(4)、調整架主體(5)、壓圈¢)、俯仰鎖緊螺釘(7)和方位鎖緊螺釘(9);所述光學元件(2)裝在所述俯仰調整軸(I)上,所述壓圈(6)將所述光學元件(2)壓緊在所述俯仰調整軸(I)上;所述俯仰調整軸(I)與所述調整架主體(5)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俯仰調整軸(I)裝在所述調整架主體(5)上,并且由所述俯仰鎖緊螺釘(7)固定;所述方位調整軸(3)與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方位調整軸(3)裝在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上,并且由所 述方位鎖緊螺釘(9)固定。還包括平移鎖緊螺釘(10),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具有長孔并且通過此孔與光學基座連接,并且由所述平移鎖緊螺釘(10)固定。還包括連接螺釘(8),所述調整架主體(5)與所述方位調整軸(3)之間通過所述連接螺釘(8)連接成一體,形成剛性連接體。本技術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光學元件在調試過程中,俯仰、方位、水平面內的位置能調節,且各零件都用螺釘固定,形成剛性連接體,使得本技術在長時間使用和受到外界振蕩干擾情況不會產生位置角度失調。本技術光學元件安裝在俯仰調整軸上,俯仰調整軸安裝在調整架主體上,通過旋轉俯仰調整軸帶動光學元件跟隨轉動,實現光學元件俯仰調整。調整架主體安裝在方位調整軸上,通過旋轉方位調整軸帶動調整架主體、俯仰調整軸和光學元件跟隨轉動,實現光學元件方位調整。方位調整軸安裝在平移調整底板上,通過移動平移調整底板帶動方位調整軸、調整架主體、俯仰調整軸和光學元件跟隨移動,實現光學元件水平面內的位置可調。俯仰調整軸,方位調整軸,平移調整底板各部件調整完畢后可通過俯仰鎖緊螺釘、方位鎖緊螺釘、平移鎖緊螺釘固定,形成剛性連接體,這樣整個結構調整完畢后穩定性好。本調整架組件中,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空間內,具有防塵功能,同時提供了光路屏蔽接口,在實際使用中配合屏蔽管使用能實現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內,具有完全的防塵功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以總結如下:1,本技術能夠通過俯仰調整軸,方位調整軸,平移調整底板實現光學元件的俯仰、方位、水平的三維調節,且各部件調整完畢后分別通過俯仰鎖緊螺釘(7)、方位鎖緊螺釘(9)、平移鎖緊螺釘(10)固定,形成剛性連接體,使得整個調整架結構調整完畢后穩定性好。2,本技術俯仰調整軸(I)與調整架主體(5)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通過旋轉俯仰調整軸(I)能滿足光學元件的俯仰調整要求。調整完成后擰緊俯仰鎖緊螺釘(7),使俯仰調整軸(I)和調整架主體(5)的形成剛性連接體,保持光學元件俯仰穩定。3,本技術方位調整軸(3)和平移調整底板(4)采用高精度的軸孔配合,方位調整軸(3)具有弧形的長孔,通過此弧形的長孔與平移調整底板(4)用方位鎖緊螺釘(9)連接,通過旋轉方位調整軸能滿足光學元件的方位的調整。調整完成后擰緊方位調整底板和平移調整底板的方位鎖緊螺釘(9),方位調整軸和平移調整底板形成剛性連接體,保持光學鏡片方位穩定。4,本技術平移調整底板(4)具有長孔,用螺釘通過此孔固定整個調整架。移動平移調整底板(4)能滿足光學元件水平移動的調整要求。調整完成后擰緊平移鎖緊螺釘(10),使整個調整架水平方位固定,保持光學光學水平面內的位置穩定。5,本技術使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空間內,具有防塵功能,同時提供了光路屏蔽接口,在實際使用中配合屏蔽管能實現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內,具有防塵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圖1的“B-B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和圖4所示的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包括俯仰調整軸(I)、光學元件(2)、方位調整軸(3)、平移調整底板(4)、調整架主體(5)、壓圈(6)、俯仰鎖緊螺釘(7)和方位鎖緊螺釘(9);所述光學元件(2)裝在所述俯仰調整軸(I)上,所述壓圈(6)將所述光學元件(2)壓緊在所述俯仰調整軸(I)上;所述俯仰調整軸(I)與所述調整架主體(5)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俯仰調整軸(I)裝在所述調整架主體(5)上,并且由所述俯仰鎖緊螺釘(7)固定;所述方位調整軸(3)與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方位調整軸(3)裝在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上,并且由所述方位鎖緊螺釘(9)固定。在更加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還包括平移鎖緊螺釘(10)和連接螺釘(8),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具有長孔并且通過此孔與光學基座連接,并且由所述平移鎖緊螺釘(10)固定;所述調整架主體(5)與所述方位調整軸(3)之間通過所述連接螺釘(8)連接成一體,形成剛性連接體。本技術中,光學元件(2)安裝在俯仰調整軸(I)上,俯仰調整軸(I)安裝在調整架主體(5)上,通過旋轉俯仰調整軸(I)帶動光學元件(2)跟隨轉動,實現光學元件俯仰調整。調整架主體(5)安裝在方位調整軸(3)上,通過旋轉方位調整軸(3)帶動調整架主體(5)、俯仰調整軸(I)和光學元件(2)跟隨轉動,實現光學元件方位調整。方位調整軸(3)安裝在平移調整底板(4)上,通過移動平移調整底板(4)帶動方位調整軸(3)、調整架主體(5)、俯仰調整軸(I)和光學元件(2)跟隨移動,實現光學元件水平面內的位置可調。俯仰調整軸(I),方位調整軸(3),平移調整底板(4)各部件調整完畢后分別通過俯仰鎖緊螺釘(7)、方位鎖緊螺釘(9)、平移鎖緊螺釘(10)固定,形成剛性連接體,使整個結構調整完成后穩定性好。本技術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空間內,具有防塵功能,同時提供了光路屏蔽接口,在實際使用中配合屏蔽管能實現光學元件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內,具有完全的防塵功能。以上通過具體的和優選的實施例詳細的描述了本技術,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實施例,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俯仰調整軸(I)、光學元件(2)、方位調整軸(3)、平移調整底板(4)、調整架主體(5)、壓圈¢)、俯仰鎖緊螺釘(7)和方位鎖緊螺釘(9);所述光學元件(2)裝在所述俯仰調整軸(I)上,所述壓圈(6)將所述光學元件(2)壓緊在所述俯仰調整軸(I)上; 所述俯仰調整軸(I)與所述調整架主體(5)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俯仰調整軸(I)裝在所述調整架主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穩定性的光學調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俯仰調整軸(1)、光學元件(2)、方位調整軸(3)、平移調整底板(4)、調整架主體(5)、壓圈(6)、俯仰鎖緊螺釘(7)和方位鎖緊螺釘(9);所述光學元件(2)裝在所述俯仰調整軸(1)上,所述壓圈(6)將所述光學元件(2)壓緊在所述俯仰調整軸(1)上;所述俯仰調整軸(1)與所述調整架主體(5)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俯仰調整軸(1)裝在所述調整架主體(5)上,并且由所述俯仰鎖緊螺釘(7)固定;所述方位調整軸(3)與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采用高精度軸孔配合;所述方位調整軸(3)裝在所述平移調整底板(4)上,并且由所述方位鎖緊螺釘(9)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治國,徐敦勇,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鐳寶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