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包括內下封頭組件和外下封頭組件,內下封頭組件由內下封頭(1)、補強板(5)、支撐管(7)、擋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頭組件由外下封頭(3)、徑向支撐板(4)和套環(6)焊接而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通過設置內封頭組件和外封頭組件,增加了導熱路徑,有效降低了熱量傳導,同時使瓶子受力非常穩定,可靠性好;支撐管與徑向支撐板套環焊死后,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抗沖擊能力;支撐棒與徑向支撐板套環焊接前,用裝用工裝將徑向支撐板向下拉出一定距離,當產品盛裝低溫液體后,仍能保持內容器受冷具有一定的收縮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高真空低溫絕熱氣瓶。
技術介紹
在一般的高真空低溫絕熱氣瓶中,當內容器盛裝低溫液體后,內容器會熱脹冷縮,使內膽的受力不穩定,此時就會影響真空夾層的熱量傳導,從而會破壞該絕熱氣瓶的可靠性,影響絕熱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的有效降低了熱量傳導,同時使瓶子受力非常穩定,可靠性好的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包括內下封頭組件和外下封頭組件,內下封頭組件由內下封頭、補強板、支撐管、擋圈和吸附罩焊接而成,外下封頭組件由外下封頭、徑向支撐板和套環焊接而成;外下封頭與外筒體相連接,內下封頭位于外筒體內、外下封頭上方;在內下封頭組件中,吸附罩連接在內下封頭的底部,補強板位于吸附罩的底部,支撐管的頂端嵌入補強板,擋圈位于吸附罩的外圍;在外下封頭組件中,徑向支撐板4呈向下彎曲狀態固定于外下封頭3上,套環套在支撐管的外圍并與支撐管焊死,且位于擋圈的下方;支撐管的底端嵌入徑向支撐板中。本技術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吸附罩內填滿分子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通過設置內封頭組件和外封頭組件,增加了導熱路徑,有效降低了熱量傳導,同時使瓶子受力非常穩定,可靠性好;支撐管與徑向支撐板套環焊死后,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抗沖擊能力;支撐棒與徑向支撐板套環焊接前,用裝用工裝將徑向支撐板向下拉出一定距離,當產品盛裝低溫液體后,仍能保持內容器受冷具有一定的收縮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內下封頭I外筒體2外下封頭3徑向支撐板4補強板5套環6支撐管7擋圈8吸附罩9。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技術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包括內下封頭組件和外下封頭組件,內下封頭組件由內下封頭1、補強板5、支撐管7、擋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頭組件由外下封頭3、徑向支撐板4和套環6焊接而成;外下封頭3與外筒體2相連接,內下封頭I位于外筒體2內、外下封頭3上方。在內下封頭組件中,吸附罩9連接在內下封頭I的底部,補強板5位于吸附罩9的底部,支撐管7的頂端嵌入補強板5,擋圈8位于吸附罩9的外圍,吸附罩9內填滿分子篩。在外下封頭組件中,徑向支撐板4呈向下彎曲狀態固定于外下封頭3上,套環6套在支撐管7的外圍并與支撐管7焊死,且位于擋圈8的下方;支撐管7的底端嵌入徑向支撐板4中。在補強板5的作用下,增強了支撐管7的徑向支撐剛度。吸附罩9里填滿分子篩,可以有效的延長內膽、外殼高真空夾層的真空壽命,確保產品的性能。外下封頭組件中徑向支撐板4有一定的長度,增加了導熱路徑,有效降低了熱量傳導。在內下封頭組件與外下封頭組件安裝后,用專用的工裝將徑向支撐板4與套環6的組焊接,豎直向下拉出一定距離后,將套環6與支撐管7焊死,故空瓶下徑向支撐板4處于彎曲狀態。當內容器盛裝低溫液體后,內容器因熱脹冷縮,且內容器與外殼的固定端在內容器頂上,此時內容器向上會有一定的收縮,內容器向上移動,此時徑向支撐板4又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彎曲消失。所以在低溫狀態下,瓶子受力非常穩定,可靠性好。權利要求1.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內下封頭組件和外下封頭組件,內下封頭組件由內下封頭(I)、補強板(5)、支撐管(7)、擋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頭組件由外下封頭(3)、徑向支撐板(4)和套環(6)焊接而成;外下封頭(3)與外筒體(2)相連接,內下封頭(I)位于外筒體(2)內、外下封頭(3)上方;在內下封頭組件中,吸附罩(9)連接在內下封頭(I)的底部,補強板(5)位于吸附罩(9)的底部,支撐管(7)的頂端嵌入補強板(5),擋圈(8)位于吸附罩(9)的外圍;在外下封頭組件中,徑向支撐板(4)呈向下彎曲狀態固定于外下封頭(3)上,套環(6)套在支撐管(7)的外圍并與支撐管(7)焊死,且位于擋圈(8)的下方;支撐管(7)的底端嵌入徑向支撐板(4)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其特征是:吸附罩(9)內填滿分子篩。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包括內下封頭組件和外下封頭組件,內下封頭組件由內下封頭(1)、補強板(5)、支撐管(7)、擋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頭組件由外下封頭(3)、徑向支撐板(4)和套環(6)焊接而成。本技術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通過設置內封頭組件和外封頭組件,增加了導熱路徑,有效降低了熱量傳導,同時使瓶子受力非常穩定,可靠性好;支撐管與徑向支撐板套環焊死后,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抗沖擊能力;支撐棒與徑向支撐板套環焊接前,用裝用工裝將徑向支撐板向下拉出一定距離,當產品盛裝低溫液體后,仍能保持內容器受冷具有一定的收縮量。文檔編號F17C13/06GK202938019SQ201220625039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3日專利技術者柳云興, 張鐵強, 孫國洪 申請人:江蘇深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溫絕熱氣瓶底部支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內下封頭組件和外下封頭組件,內下封頭組件由內下封頭(1)、補強板(5)、支撐管(7)、擋圈(8)和吸附罩(9)焊接而成,外下封頭組件由外下封頭(3)、徑向支撐板(4)和套環(6)焊接而成;外下封頭(3)與外筒體(2)相連接,內下封頭(1)位于外筒體(2)內、外下封頭(3)上方;在內下封頭組件中,吸附罩(9)連接在內下封頭(1)的底部,補強板(5)位于吸附罩(9)的底部,支撐管(7)的頂端嵌入補強板(5),擋圈(8)位于吸附罩(9)的外圍;在外下封頭組件中,徑向支撐板(4)呈向下彎曲狀態固定于外下封頭(3)上,套環(6)套在支撐管(7)的外圍并與支撐管(7)焊死,且位于擋圈(8)的下方;支撐管(7)的底端嵌入徑向支撐板(4)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柳云興,張鐵強,孫國洪,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深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