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中保險繩,用一條腰帶或組合在一起的多條腰帶拴扣在人的腰間,用一條繩子的一頭和腰帶連接,另一頭固定于岸邊或船只上,或由岸邊或船只上的人用手拿著,再用一條繩子的一頭和腰帶連接,另一頭連接一個救生圈??蓮V泛應用于學習游泳、游泳、水中救人、水中作業、潛水作業、水中娛樂休閑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中保險繩。
技術介紹
目前還沒有水中保險繩這一類產品,傳統的救生圈產生的浮力很大,能把整個人托在水上不下沉,然而人的身體不能稍有離開救生圈進行其它的活動。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使用傳統的救生圈時人的身體不能稍有離開救生圈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水中保險繩,該水中保險繩可以讓人的身體離開救生圈一定的距離,在水中自由地活動而具有安全保障。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一條腰帶或組合在一起的多條腰帶拴扣在人的腰間,用一條繩子的一頭和腰帶連接,另一頭固定于岸邊或船只上,或由岸邊或船只上的人用手拿著;再用一條繩子的一頭和腰帶連接,另一頭連接一個救生圈。本技術還設計了一種比傳統救生圈浮力小的弧形救生墊,把它墊在前胸或肚子上面,可使初學游泳者在水中不致于很吃力,克服害怕恐懼的心理,而對于會游泳的人來說,也可以避免消耗過多的體力,會游泳的人也可不用弧形救生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讓人在水中一定的空間范圍內自由地活動而具有安全保障;人在水中疲倦的時候還可以把救生圈拿過來在上面休息一下。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個實施例的組成部分及相互連接關系。圖2是本技術第二個實施例的組成部分及相互連接關系。圖3是本技術第三個實施例的組成部分及相互連接關系。圖4是本技術第四個實施例的組成部分及相互連接關系。圖5是本技術的弧形救生墊。圖6是弧形救生墊的外表面圖。圖7是弧形救生墊的內表面圖。圖中1.褲腰,2.腰帶,3.保護墊,4.腰帶扣,5、6、22、23、24、25.繩子,7.粘鏈公頭,8.褲耳,9.粘鏈母頭,10、12.套環,11.救生圈,13.浮條,14.小圓環,15.小圓孔,16.繩子頭,17.掛環,18.襯底,,19.合帶,20.雙腰帶,21.雙腰帶扣,26.弧形救生墊。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腰帶(2)的數量可以為一條或多條,使用一條腰帶(2)時可以取消掉褲腰(I),然后在腰帶扣(4)下面做一個保護墊(3)。褲腰(I)是等同于我們平時生活中穿著打扮所穿的褲子的褲腰部分,只是在這里有上下兩排褲耳(8),褲腰(I)也可生產為帶一排至多排褲耳(8)的游泳褲,這樣使用者不用再去購買游泳褲了。褲耳(8)是縫紉在褲腰(I)上面的,它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而定。粘鏈公頭(7)貼縫于腰帶外側,粘鏈母頭(9)貼縫于腰帶內側,如果腰帶材質比較硬,可以取消掉粘鏈母頭⑶和粘鏈公頭O)。套環(10)是繩子⑶上固有的,套環(12)是繩子(5)上固有的。救生圈(11)的形狀樣式不受限制,只要浮力足夠大,有系繩子的地方,或自帶有繩子,救生圈(11)內可以是空氣,也可以是比空氣密度輕的氣體,這樣救生圈(11)就有可能懸浮于空中跟隨著人。本技術既適用于人,也適用于動物,當應用于動物時,救生圈(11)和繩子(5)可以取消掉。掛環(17)是繩子(6)帶有的。浮條(13)是能產生微小浮力的產品,浮條(13)上有一些小圓環(14),繩子(6)穿過一個個的小圓環(14),浮條(13)的作用是使繩子⑶保持剛好能浮于水面上,不至于下沉到水底造成安全隱患。如果有可能,繩子(6)用一種既能浮于水面上又符合安全要求的繩子,就可以取消掉浮條(13)。這時候繩子⑶可以是比水密度小的實心材料做成的,也可以是里面充氣、空心的一種封閉式產品。弧形救生墊(26)較薄,較寬,呈弧形,內壁平坦,外表面邊緣部分也呈弧形,不能完全、安全地把人托浮在水面上。將掛環(17)固定于岸邊或船只上,或由岸邊或船只上的人用手拿著;將繩子(5)的一頭拴系在救生圈(11)上;將兩條腰帶(2)穿入褲腰(I)上面的一個個的褲耳(8)內;將褲腰⑴和兩條腰帶⑵穿入套環(10)、(12)內;將兩條腰帶⑵拴扣在人的腰間;將粘鏈母頭(9)和公頭(7)貼粘在一起;初學游泳者人和救生圈(11)可保持在人伸手就可以拿得到的距離,會游泳者可保持稍遠一點,潛水者可根據潛水深度來決定。人和救生圈(11)的距離若需要近一點繩子(5)就在救生圈(11)上多纏繞幾圈再系牢,需要遠一點繩子(5)就在救生圈(11)上少纏繞幾圈再系牢,將繩子頭(16)預留長一點或短一點也可以微調人和救生圈(11)的距離,也可以生產不同長度規格的繩子(5),當然也可以用其它方式調節。滑動套環(10)、(12)至人的后背或兩側腰位置,為了防止人在慌亂時分不清兩條繩子(5)、 (6),套環(10)、(12)在褲腰(I)的位置要分開,比如說套環(10)在人的一側腰處,那么套環(12)應滑動至人的另一側腰或后背處,以不影響在水中活動和自救、旁人施救為準;把弧形救生墊(26)墊在前胸或肚子上面,將繩子(22)、(23)、(24)、(25)拴系在后背就可以下水了。這樣一來人在水中活動救生圈(11)始終漂浮于水面跟隨著人。當水中的人遇到有危險時,可以優先用手拉繩子(5),救生圈就向自己漂浮過來,從而獲得自救;下沉到水下面的人優先用手拉繩子(5),人沿著繩子(5)向水上面攀爬來獲得救生圈而自救;其次可用手拉繩子(6),人沿著繩子¢)向上、岸邊、船只方向攀爬來獲得自救;手拿繩子¢)的人感覺到水中的人有危險時,牽引手中的繩子(6)就可以方便地進行施救。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先把三條腰帶(2)縫紉在襯底(18)上面,再將套環(10)、(12)的一部分環邊縫紉在襯底(18)和三條腰帶(2)上面,繩子¢)的一頭沒有掛環(17),救生圈(11)上自帶有繩子(5)。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兩條腰帶(2)的中間部分是合在了一起,保護墊(3)是為了防止堅硬的腰帶扣(4)弄傷人的皮肉。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兩條腰帶(2)完全生產了在一起。權利要求1.一種水中保險繩,其特征是:一條腰帶(2)或多條腰帶(2)的組合、合并拴扣在人的腰間,繩子出)的一頭和腰帶連接,繩子出)另一頭固定于岸邊或船只上,或由岸邊或船只上的人用手拿著,繩子(6)能保持剛好浮于水面上,繩子(5)的一頭和救生圈(11)連接,另一頭和腰帶連接,弧形救生墊(26)墊在人的前胸或肚子上面,繩子(22)、(23)、(24)、(25)掛系在人的后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保險繩,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救生墊(26)呈弧形,內壁平坦,外表面邊緣部分也呈弧形。專利摘要一種水中保險繩,用一條腰帶或組合在一起的多條腰帶拴扣在人的腰間,用一條繩子的一頭和腰帶連接,另一頭固定于岸邊或船只上,或由岸邊或船只上的人用手拿著,再用一條繩子的一頭和腰帶連接,另一頭連接一個救生圈??蓮V泛應用于學習游泳、游泳、水中救人、水中作業、潛水作業、水中娛樂休閑等。文檔編號B63C9/00GK202935554SQ20122025177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專利技術者蔡春林 申請人:蔡春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中保險繩,其特征是:一條腰帶(2)或多條腰帶(2)的組合、合并拴扣在人的腰間,繩子(6)的一頭和腰帶連接,繩子(6)另一頭固定于岸邊或船只上,或由岸邊或船只上的人用手拿著,繩子(6)能保持剛好浮于水面上,繩子(5)的一頭和救生圈(11)連接,另一頭和腰帶連接,弧形救生墊(26)墊在人的前胸或肚子上面,繩子(22)、(23)、(24)、(25)拴系在人的后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春林,
申請(專利權)人:蔡春林,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