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馬鈴薯聯合收獲機,該收獲機包括:牽引架,前機架,后機架,撥禾輪,割草刀,起垅鏟,輸送鏈,星輪輥,升運鏈,輸出鏈,地輪和傳動裝置,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前機架和后機架間設置了升降調節油缸,可以根據馬鈴薯種植深度調整起垅鏟入土角度和深度,保證不丟果實,不漏收,輸送鏈之間與星輪輥之間配合合理,加之設置振動輥,在輸送鏈上設置了去雜風機,及除雜人工操作臺,使收獲的馬鈴薯果實更干凈,進一步提高了馬鈴薯質量標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收獲的馬鈴薯直接裝車運走,節省了大量勞力和工時,操作簡單、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農業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馬鈴薯聯合收獲機。
技術介紹
隨著馬鈴薯深加工技術的大發展,馬鈴薯產品的日益增多及馬鈴薯的經濟效益日益顯著,農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也愈發高漲,但馬鈴薯的種植和收獲是一項勞動強度比較大的作業,近年來為了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馬鈴薯種植機和收獲機相繼研究和生產并應用于田間,為農民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了不少勞動力,但目前應用的收獲機械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收不干凈,泥土清除不凈,馬鈴薯容易破損以及還需要人工裝車等,仍需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馬鈴薯聯合收獲機,該機收凈率高,不損傷馬鈴薯,不帶泥土,直接裝車運走。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包括:牽引架,前機架,后機架,撥禾輪,割草刀,起垅鏟,輸送鏈,星輪輥,升運鏈,輸出鏈,地輪和傳動裝置,牽引架鉸接在機架上,前機架與后機架相鉸接,并設置升降調節油缸,撥禾輪及割草刀分別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前機架上,仿形架與后機架相鉸接,起垅鏟經鏟柄與仿形架相固接,起垅鏟后端的機架上依次經軸承座支撐設置第一輸送鏈,第二輸送鏈,第一星輪輥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第二輸送鏈后端,第三輸送鏈一側與第一星輪輥相銜接,后端與第二星輪輥相銜接,升運鏈一側與第二星輪輥相銜接,上端與輸出鏈相銜接,地輪經軸承座支撐固定在后機架下面,傳動裝置分別固定設置在前機架和后機架上。所述的第一輸送鏈下面設置振動輥。所述的仿形架與前機架間固定設置連接板,與后機架間設置調整螺栓。所述的第三輸送鏈上面設置去雜風機。所述的輸出鏈包括彎板鏈條和倒T形撥薯板,所述的倒T形撥薯板螺接固定在彎板鏈條上。所述的輸出鏈由提升輥支撐,所述的提升輥經軸承座支撐螺接設置在提升架上。所述的提升架的底端與后機架相鉸接,上端與后機架間固定設置提升油缸。所述的升運鏈外側的后機架上固定設置人工除雜操作臺。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第一減速箱,第二減速箱,第三減速箱,傳動鏈輪和傳動鏈條。本技術由于在前機架和后機架間設置了升降調節油缸,可以根據馬鈴薯種植深度調整起垅鏟入土角度和深度,保證不丟果實,不漏收,輸送鏈之間與星輪輥之間配合合理,加之設置振動輥,在輸送鏈上設置了去雜風機,及除雜人工操作臺,使收獲的馬鈴薯果實更干凈,進一步提高了馬鈴薯質量標準,本技術將收獲的馬鈴薯直接裝車運走,節省了大量勞力和工時,操作簡單、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示意圖。圖3為圖1左視示意圖。圖4為圖1的A-A向示意圖。圖5為圖2的B向示意圖。圖6為圖4中輸送鏈示意圖。圖7為圖6的俯視圖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傳動裝置傳動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包括:牽引架1,前機架25,后機架7,撥禾輪2,割草刀3,起垅鏟4,輸送鏈,星輪輥,升運鏈15,輸出鏈,地輪20和傳動裝置,牽引架鉸接在后機架上,前機架與后機架相鉸接,并設置升降調節油缸24,撥禾輪及割草刀分別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前機架上,仿形架19與后機架相鉸接,起垅鏟經鏟柄與仿形架相固接,起垅鏟后端的機架上依次經軸承座支撐設置第一輸送鏈6,第二輸送鏈9,第一星輪輥11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第二輸送鏈后端,第三輸送鏈10 —側與第一星輪輥11相銜接,后端與第二星輪輥12相銜接,升運鏈15 —側與第二星輪輥12相銜接,上端與輸出鏈23相銜接,地輪20經軸承座支撐固定在后機架下面,傳動裝置分別固定設置在前機架和后機架上。所述的第一輸送鏈6下面設置振動輥5。所述的仿形架19與前機架25間固定設置連接板,與后機架7間設置調整螺栓。所述的第三輸送鏈10上面設置去雜風機21。所述的輸出鏈23包括彎板鏈條29和倒T形撥薯板28,所述的倒T形撥薯板螺接固定在彎板鏈條上。所述的輸出鏈23由提升輥16支撐,所述的提升輥經軸承座支撐螺接設置在提升架14上。所述的提升架14的底端與后機架7相鉸接,上端與后機架間固定設置提升油缸22。所述的升運鏈外側的后機架上固定設置人工除雜操作臺13。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第一減速箱18,第二減速箱17,第三減速箱8,傳動鏈輪和傳動鏈條。田間作業時,拖拉機牽引本技術進行收獲馬鈴薯,起垅鏟調整角度及深淺,切草刀切除雜草,起垅鏟將起出的馬鈴薯及秧土送入第一輸送鏈,經振動棍振動碎土并濾掉,到達第三輸送鏈時,去雜風機除掉秧土雜物,并經星輪輥將馬鈴薯輸送到升運鏈,在升運過程中除雜工作臺上的人還可以將病壞的馬鈴薯及雜土去除,輸出鏈經提升油缸升起并對準運輸車,使收獲后的馬鈴薯直接裝車運走。本技術作業時,拖拉機動力傳給第一減速箱18,經鏈輪帶動第二減速箱和傳動輸送鏈及升運鏈工作,第一減速箱同時經鏈輪傳動撥禾輪第一輸送鏈、第二輸送鏈及第一星輪輥,并傳動第三減速箱通過萬向聯軸節,傳動第三輸送鏈10,第二變速箱通過萬向聯軸節傳動輸出鏈,第一輸送鏈傳動軸端共設置三個鏈輪分別帶動第二輸送鏈9,第三減速箱8和撥禾輪2。權利要求1.一種馬鈴薯聯合收獲機,該收獲機包括:牽引架(1),前機架(25),后機架(27),撥禾輪(2),割草刀(3),起垅鏟(4),輸送鏈,星輪輥,升運鏈(15),輸出鏈,地輪(20)和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引架鉸接在機架上,前機架與后機架相鉸接,并設置升降調節油缸(24),撥禾輪及割草刀分別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前機架上,仿形架(19)與后機架相鉸接,起垅鏟經鏟柄與仿形架相固接,起垅鏟后端的機架上依次經軸承座支撐設置第一輸送鏈(6),第二輸送鏈(9),第一星輪輥(11)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第二輸送鏈后端,第三輸送鏈(10)—側與第一星輪輥(11)相銜接,后端與第二星輪輥(12)相銜接,升運鏈(15)一側與第二星輪輥(12 )相銜接,上端與輸出鏈(23 )相銜接,地輪(20 )經軸承座支撐固定在后機架下面,傳動裝置分別固定設置在前機架和后機架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輸送鏈(6)下面設置振動棍(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形架(19)與前機架(25)間固定設置連接板,與后機架(7)間設置調整螺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輸送鏈(10)上面設置去雜風機(2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鏈(23)包括彎板鏈條(29)和倒T形撥薯板(28),所述的倒T形撥薯板螺接固定在彎板鏈條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鏈(23)由提升輥(16)支撐,所述的提升輥經軸承座支撐螺接設置在提升架(14)上。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架的底端與后機架相鉸接,上端與后機架間固定設置提升油缸(22)。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運鏈(15)外側的后機架(7 )上固定設置人工除雜操作臺(1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第一減速箱(18 ),第二減速箱(17),第三減速箱(8 ),傳動鏈輪和傳動鏈條。專利摘要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馬鈴薯聯合收獲機,該收獲機包括:牽引架(1),前機架(25),后機架(27),撥禾輪(2),割草刀(3),起垅鏟(4),輸送鏈,星輪輥,升運鏈(15),輸出鏈,地輪(20)和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引架鉸接在機架上,前機架與后機架相鉸接,并設置升降調節油缸(24),撥禾輪及割草刀分別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前機架上,仿形架(19)與后機架相鉸接,起垅鏟經鏟柄與仿形架相固接,起垅鏟后端的機架上依次經軸承座支撐設置第一輸送鏈(6),第二輸送鏈(9),第一星輪輥(11)經軸承座支撐固定設置在第二輸送鏈后端,第三輸送鏈(10)一側與第一星輪輥(11)相銜接,后端與第二星輪輥(12)相銜接,升運鏈(15)一側與第二星輪輥(12)相銜接,上端與輸出鏈(23)相銜接,地輪(20)經軸承座支撐固定在后機架下面,傳動裝置分別固定設置在前機架和后機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世平,
申請(專利權)人:薛世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