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組成,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鎖殼螺絲緊固連接組成冷鐵鑄件的澆注模具,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為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比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寬度少3-4mm左右。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冷鐵模具,氣冷鐵形狀和大小比例能夠滿足凸輪軸鑄造時對桃尖激冷層深度和硬度的要求,保證了激冷鑄造凸輪軸時凸輪桃尖沒有崩缺、裂紋、渣孔、冷隔等鑄造缺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主要涉及到磨具,具體為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發動機轉速的不斷提高及國外車型的引進,目前國內汽車凸輪軸的材質大多數由原來的鋼材改為鑄鐵或合金鑄鐵,其主要通過表面淬火或者激冷鑄造,而現有技術中由于激冷鑄造凸輪軸具有成本低、加工工序少、耐磨性好、使用壽命較長得到了更為廣泛地應用。其實激冷鑄造凸輪軸是在凸輪的桃尖部分放置合適的成型冷鐵來達到局部激冷的目的,在凸輪桃尖部位形成足夠深度的白口來取代淬火的馬氏體,并要求白口層有足夠的硬度,一般要求白口層深度大于3_,桃尖硬度不低HRC45-47,凸輪斷面自桃尖至基圓的組織依次為白口、麻口、灰口,從而保證凸輪桃尖工作表面有足夠的耐磨性和凸輪軸有良好的韌性、加工性能,但是凸輪桃尖部分在激冷的作用下,受到冷鐵的形狀和大小的影響,這也成了激冷凸輪軸的工藝難點,現有技術中由于冷鐵形狀、大小無法滿足凸輪軸鑄造時對桃尖激冷層深度和硬度的要求,使得凸輪易出現崩缺、裂紋、渣孔、冷隔等鑄造問題,造成生產出來的鑄件合格率偏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所提到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尺寸比例設計合理、加工精度高的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組成,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鎖殼螺絲緊固連接組成冷鐵鑄件的澆注模具,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為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比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寬度少3-4mm左右。本技術所提供的單體冷鐵模型寬度尺寸大小對應所述凸輪軸的尺寸比例設計,從而使鑄造出來的冷鐵在實際運用時,能夠保證凸輪桃尖各部分冷激層深度和硬度的技術要求,防止凸輪桃尖出現崩缺、裂紋、渣孔、冷隔等鑄造問題。進一步地,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十六型單體冷鐵模型。進一步地,所述上|旲板和下|旲板均為20mm左右厚的鑄鐵板。進一步地,所述下模板上還設置有澆口杯、直澆道、內澆道,所述內澆道與所述每個單體冷鐵模型連接處均設置有過濾網,起擋渣的作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術通過在下模板上設置有若干個由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該單體冷鐵模型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在尺寸比例設計中,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厚度為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的四分之一(即與所述對應凸輪軸的半徑厚度相同),所述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比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厚度少3-4_,通過此設計的冷鐵形狀和大小比例能夠滿足凸輪軸鑄造時對桃尖激冷層深度和硬度的要求,保證了激冷鑄造凸輪軸時凸輪桃尖沒有崩缺、裂紋、渣孔、冷隔等鑄造缺陷。2、本技術由傳統冷鐵模具的一模三型改進為一模十六型,使得整個模具具有結構緊湊的優點、大大地提高了鑄件工藝出品率,降低了砂鐵比、節約了工序操作時間,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單體冷鐵模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下模板,2-上模板,3-鎖殼螺絲,4-單體冷鐵模型,5-澆口杯,6-直澆道,7-內澆道,A-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a-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b-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結合圖1所示的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由上模板2和下模板I組成,該上模板2和下模板I通過鎖殼螺絲3緊固連接組成冷鐵鑄件的澆注模具。本實施例中,該下模板I采用十六型由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4,相較于現有技術中一模三型的模具,該模具具有結構緊湊的優點,大大地提高了鑄件工藝出品率,降低了砂鐵比,節約了工序操作時間,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實施例中,該單體冷鐵模型4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結合圖2,圖中a表示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A表示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b表示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該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a為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A的四分之一,(即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寬度a為對應凸輪軸的半徑寬度),其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b比該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厚度a少3-4_左右。具體的單體冷鐵模型4的寬度尺寸大小可根據實際所需鑄造的凸輪軸設計。通過上述描述,本實施例中,該單體冷鐵模型4比例結構設計合理,加工精確度高,鑄造出來的冷鐵在實現激冷鑄造凸輪軸時,不僅能夠保證凸輪桃尖各部分冷激層深度和硬度均能夠滿足產品技術要求,還能夠確保凸輪軸桃尖部分沒有崩裂、裂紋、渣孔、冷隔等鑄造缺陷。本實施例中,上模板2和下模板I優選采用20mm厚的鑄鐵板。本實施例中,下模板I上還設置有澆口杯5、直澆道6、內澆道7,該內澆道7與每個單體冷鐵模型4連接處均設置有過濾網,起擋渣的作用。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組成,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鎖殼螺絲緊固連接組成冷鐵鑄件的澆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為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比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寬度少3-4_左右。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十六型單體冷鐵模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均為20mm厚的鑄鐵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板上還設置有澆口杯、直澆道、內澆道,所述內澆道與所述每個單體冷鐵模型連接處均設置有過濾網。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組成,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鎖殼螺絲緊固連接組成冷鐵鑄件的澆注模具,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為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比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寬度少3-4mm左右。通過本技術的冷鐵模具,氣冷鐵形狀和大小比例能夠滿足凸輪軸鑄造時對桃尖激冷層深度和硬度的要求,保證了激冷鑄造凸輪軸時凸輪桃尖沒有崩缺、裂紋、渣孔、冷隔等鑄造缺陷。文檔編號B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生產激冷凸輪軸的新型冷鐵模具,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組成,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過鎖殼螺絲緊固連接組成冷鐵鑄件的澆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設置有若干個覆膜砂造型的單體冷鐵模型,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成左右對稱的馬鞍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腳寬度為所述單體冷鐵模型整體寬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單體冷鐵模型的頂部厚度比所述單體冷鐵模型一側邊角寬度少3?4mm左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俊華,李京,
申請(專利權)人:長沙酉誠凸輪軸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