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輕型建筑砌塊,具體地說是一種建筑工程上用于分隔和圍護房間用的輕型建筑砌塊。
技術介紹
當前機制粘土磚由于浪費耕地、污染環境,不利于節能,自重非常大。在建筑結構上圍護和分隔房間時多采用實心加氣混凝土砌塊,砌出的墻體表面光滑平整,抹灰、貼磚時灰漿與墻體表面貼合不牢,灰漿層或瓷磚面與墻體粘結不好,受溫度影響形變較大,常引起墻面空鼓、開裂、脫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減輕砌塊自重,增加墻面附著力的砌塊體。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包括砌塊體以及設置在砌塊體內的通孔,所述砌塊體外表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網狀或條狀分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在使用時與普通砌塊沒有區別,直接砌墻。砌塊內設置有通孔,減輕墻體自重,減少建筑成本和運輸成本。在砌完墻體后,墻面還會有很多凹槽,這些凹槽可以增加灰漿的附著力,有利于以后的裝修和貼裝。減少灰漿層和瓷磚層的空鼓、開裂、脫落現象。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砌塊體、2通孔、3凹槽。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砌塊體I以及設置在砌塊體I內的通孔2,所述砌塊體I外表面設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呈網狀或條狀分布。本技術在使用時與普通砌塊沒有區別,直接砌墻。砌塊體I內設置有通孔2,減輕砌塊體I自重,減少建筑成本和運輸成本。砌塊體I內設置的通孔2可以是均勻分布的I到4條通孔2。如附圖1所示,砌塊體I兩個立面設置有凹槽3,砌塊體I的兩個平面也可以設置凹槽3,同樣兩個端面還可以設置有凹槽3。砌完墻體后,墻面會有很多凹槽3,這些凹槽3可以增加灰漿的附著力,有利于以后的裝修和貼磚。減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型建筑砌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砌塊體(1)以及設置在砌塊體(1)內的通孔(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輕型建筑砌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砌塊體(I)以及設置在砌塊體(I)內的通孔⑵。2.根據權利要求1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