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體消毒治理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水體增氧消毒治理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水體治理技術包括使用消毒劑、消毒粉、噴射推動循環、曝氣增氧、微生物治理和高能耗臭氧等方法。使用消毒劑和消毒粉除臭效果顯著,但環境污染嚴重,能耗損失大;而噴射推動循環、曝氣增氧及微生物治理只能輕微改善水體含氧量和微環境,除臭、殺菌效果差;高能耗臭氧的除臭殺菌效果最好,但是能耗高、投入成本大。目前的水體臭氧除臭殺菌技術由于未設置水質感應器、自動控件器和微機處理系統,不能根據水體情況變化,自動調整空氣、臭氧混入濃度以及開機時間,尚未實現系統節能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的水體臭氧除臭消毒裝置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的水體增氧消毒治理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措施:一種水體增氧消毒治理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及其底部的錐臺式儲水箱,臭氧發生器頂部設有擋雨罩,儲水箱底部設有水泵,儲水箱外側設有浮體,臭氧發生器通過軟管與設置在儲水箱上邊緣圓周方向的喇叭式水氣噴管連接,浮體底部設有與控制箱連接的水質檢測器,控制箱通過管線分別與臭氧發生器和水泵連接,還包括水質自動感應控制裝置,當水質檢測器檢測到水質指標后,信號反饋給水質自動感應控制裝置。軟管和水氣噴管的數量至少為十五個。軟管為橡膠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實現高效自動控制水體增氧、凈化、消毒、除臭和循環,節能環保。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見附圖說明其實施過程:一種水體增氧消毒治理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2及其底部的錐臺式儲水箱4,臭氧發生器2頂部設有擋雨罩1,儲水箱4底部設有水泵7,儲水箱4外側設有浮體6,臭氧發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體增氧消毒治理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2)及其底部的錐臺式儲水箱(4),臭氧發生器(2)頂部設有擋雨罩(1),儲水箱(4)底部設有水泵(7),儲水箱(4)外側設有浮體(6),臭氧發生器(2)通過軟管(3)與設置在儲水箱(4)上邊緣圓周方向的喇叭式水氣噴管(5)連接,其特征在于,浮體(6)底部設有與控制箱(8)連接的水質檢測器(10),控制箱(8)通過管線(9)分別與臭氧發生器(2)和水泵(7)連接,還包括水質自動感應控制裝置,當水質檢測器(10)檢測到水質指標后,信號反饋給水質自動感應控制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體增氧消毒治理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2)及其底部的錐臺式儲水箱(4),臭氧發生器(2)頂部設有擋雨罩(1),儲水箱(4)底部設有水泵(7),儲水箱(4)外側設有浮體(6),臭氧發生器(2)通過軟管(3)與設置在儲水箱(4)上邊緣圓周方向的喇叭式水氣噴管(5)連接,其特征在于,浮體(6)底部設有與控制箱(8)連接的水質檢測器(10),控制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