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包括:人機交互裝置,用于接收用戶對于室內環境的舒適感信息并生成對應的舒適感信息信號;檢測裝置,用于檢測室內環境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并生成對應的當前環境參數信號;控制裝置,用于接收并分析舒適感信息信號和當前環境參數信號以得到室內環境的目標參數域,并生成對應于目標參數域的環境控制信號;調節裝置,用于根據環境控制信號執行調節動作以將當前環境參數調整至對應的目標環境參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基于用戶舒適感的主觀感受對室內環境調節設備進行調整,可以為用戶提供舒適、滿意的室內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環境控制
,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建筑室內環境監測調節技術中,對溫度、濕度、照度、空氣品質等環境參數的控制,是基于房間用戶或者建筑管理人員設定的設定值來控制空調、照明、遮陽等室內設備的運行。這種控制方法的缺點是由于大多數用戶并不知道舒適的房間溫濕度等參數的數值為多少,因此目前的控制方法經常造成房間過冷、過熱等不舒適的使用環境,而且還引起建筑環境控制能耗的增加。此外,目前的室內熱環境、光環境、聲環境等的控制方法都是各成獨立系統、互不通信的,這種控制方法無法實現各系統之間的集成與優化控制、無法通過集成優化來降低室內環境控制能耗。以下為現有技術中涉及建筑室內環境控制的方法的示例:I)通過熱成像傳感器獲取室內環境熱成像數據,并對熱成像數據進行辨識和分析,從而計算出主觀輻射溫度,再根據主觀輻射溫度和人機交互界面裝置所設定的溫度調節室內空調末端的制冷制熱量,從而對室內環境進行優化控制以達到室內人員舒適的溫度。該技術仍然采用的基于溫度設定值的控制方法,并且沒有考慮多維環境參數的集成控制。2)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對公共場所中的環境參數進行采集,將獲取的環境參數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對獲取的環境參數進行模糊建模和混沌建模;根據建立的環境參數模型,建立模糊神經網絡,利用模糊神經網絡對工作設備進行實時控制;再利用混沌微擾控制方法對公共場所中的工作設備進行長期控制。該技術沒有把人的感受引入到控制回路中,也沒有考慮多維環境參數的集成控制。3)—種建筑綜合節能控制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器、水箱、吸附式冷水機組、風冷冷熱水機組、風機盤管、地暖、換熱器、各種控制器、無線數據發送模塊和監控計算機有效的利用了太陽能資源為建筑內的設備供能,節約了電能的消耗。該系統主要著眼于利用太陽能節約熱環境控制能耗,沒有考慮人的舒適感及多維參數的集成控制。4) 一種建筑自動化控制系統和方法,該系統包括末端設備、交換服務器和控制邏輯模塊。該技術主要著眼于提高自動控制系統的信息交互效率,降低成本,減少工作量,增加抗干擾能力。5) —種室內光線控制方法,包括:預設目標控制點的室內光照強度目標值,采集獲取室外光照強度值和目標控制點的室內光照強度值,根據室內光照強度值、室外光照強度值以及預設的室內光照強度目標值調整室內光線調整裝置和/或室內輔助照明裝置,令室內光照強度值等于室內光照強度目標值。該技術只考慮了光環境的控制,沒有考慮多維環境參數的集成控制。6) —種智能建筑集成系統,該系統為二級網絡結構,第一級為管理層網絡,第二級為監控層網絡。該集成系統還包括對建筑內所屬的照明設備進行智能控制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空調和送排風系統,給排水和水處理系統。該技術主要著眼于各子系統在頂層的集成,以方便管理為主要目的,沒有實現底層房間級別的多維環境參數的集成控制。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的建筑的室內環境控制系統考慮到的用戶的舒適感感覺、并且環境參數不夠全面,或者未實現集成化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技術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可以基于用戶的主觀感受對室內環境調節設備進行調整,為用戶提供舒適、滿意的室內環境,通過對各室內環境參數控制的集成與優化,實現建筑室內環境調節設備的能耗最小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包括:人機交互裝置,用于接收用戶對于室內環境的舒適感受信息,并根據所述舒適感信息生成對應的舒適感信息信號;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室內環境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并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生成對應的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交互裝置和所述檢測裝置相連,用于接收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和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以及對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和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進行分析以得到室內環境的目標參數域,并生成對應于所述目標參數域的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其中,所述目標參數域包括一個或多個目標環境參數;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根據所述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執行調節動作以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調整至對應的目標環境參數。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基于用戶舒適感的主觀感受對室內環境調節設備進行調整,可以為用戶提供舒適、滿意的室內環境,通過對各室內環境參數控制的集成與優化,使各環境調節設備相互配合,達到實現建筑室內環境調節設備能耗最小化的目的。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檢測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檢測單元,每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對應的當前環境參數。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檢測單元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輻射溫度傳感器、照度傳感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聲壓級傳感器和氣流速度傳感器。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與所述交互裝置相連,用于接收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模擬量輸入通道,所述模擬量輸入通道與所述檢測裝置相連,用于接收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分析模塊,所述分析模塊分別與所述串口通信模塊和所述模擬量輸入通道相連,用于將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轉換為對應的舒適感環境參數值,以及根據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解析出對應的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并根據所述舒適感環境參數值和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設置所述目標參數域,并生成對應于所述目標參數域的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模擬量輸出通道,所述模擬量輸出通道與所述分析模塊相連,用于以模擬量的形式輸出所述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至所述調節裝置;數字量輸出通道,所述數字量輸出通道與所述分析模塊相連,用于以數字量能的形式輸出所述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室內裝置的樓宇自控系統通過以太網進行通信,以對所述室內裝置及所述調節裝置進行遠程監測和控制。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裝置包括多個調節單元,其中每個所述調節單元用于根據接收到的對應的環境控制信號執行調節動作以將對應的當前環境參數調整至目標環境參數。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個調節單元包括:溫濕度控制調節設備、照度控制調節設備、聲環境控制調節設備和空氣品質控制調節設備。 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包括:人機交互界面模塊,用于顯示并接收用戶輸入的多個預設舒適感信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人機交互界面模塊還還可以顯示所述室內環境的環境參數和能耗信息。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交互裝置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檢測裝置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的控制裝置的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基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機交互裝置,用于接收用戶對于室內環境的舒適感受信息,并根據所述舒適感信息生成對應的舒適感信息信號;?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室內環境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并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生成對應的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交互裝置和所述檢測裝置相連,用于接收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和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以及對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和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進行分析以得到室內環境的目標參數域,并生成對應于所述目標參數域的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其中,所述目標參數域包括一個或多個目標環境參數;以及?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根據所述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執行調節動作以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調整至對應的目標環境參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機交互裝置,用于接收用戶對于室內環境的舒適感受信息,并根據所述舒適感信息生成對應的舒適感信息信號; 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所述室內環境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并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生成對應的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分別與所述交互裝置和所述檢測裝置相連,用于接收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和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以及對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和所述一路或多路當前環境參數信號進行分析以得到室內環境的目標參數域,并生成對應于所述目標參數域的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其中,所述目標參數域包括一個或多個目標環境參數;以及 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所述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根據所述一路或多路環境控制信號執行調節動作以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當前環境參數調整至對應的目標環境參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包括: 一個或多個檢測單元,每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對應的當前環境參數。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多個檢測單元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 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輻射溫度傳感器、照度傳感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聲壓級傳感器和氣流速度傳感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戶舒適感的室內環境集成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 通信模塊,所述通信模塊與所述交互裝置相連,用于接收所述舒適感信息信號; 模擬量輸入通道,所述模擬量輸入通道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億,王福林,趙千川,姜子炎,賈慶山,饒培倫,馬靚,文靜,宋芳婷,毛焯,趙寅,孫彪,
申請(專利權)人:清華大學, 聯合技術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