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其結構包括板體,板體上設置有固定帶,還包括支撐桿和底座,支撐桿下端與底座垂直設置;前述板體中設置有副板,副板一端從板體一側穿入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板體下表面中部設置有擺動桿并與其一端鉸接,擺動桿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套筒并與其鉸接,滑動套筒穿在前述支撐桿上并與其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減小工作人員勞動強度等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外科骨折護理裝置。
技術介紹
外科病人在換藥護理時,特別是上肢骨折的病人在護理換藥時,往往需要多個醫護人員人工輔助操作進行換藥,采用此種方式進行工作,操作過程繁瑣,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手工換藥容易發生危險,對病人來說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的外科骨折護理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包括板體,板體上設置有固定帶,還包括支撐桿和底座,支撐桿下端與底座垂直設置;前述板體中設置有副板,副板一端從板體一側穿入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板體下表面中部設置有擺動桿并與其一端鉸接,擺動桿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套筒并與其鉸接,滑動套筒穿在前述支撐桿上并與其滑動連接。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其支撐桿設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左側,底座下方設置有腳輪。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其板體上表面上設置有護墊。本技術的外科骨折護理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優良、實用等特點,操作較為簡單,可隨意移動到患者身邊,能根據患者情況調整上肢的支撐位置,不僅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讓病人也感到舒適。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固定帶,2、護墊,3、板體,4、副板,5、擺動桿,6、滑動套筒,7、支撐桿,8、底座,9、腳輪。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以下詳細說明。如附圖所示,本技術的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其結構包括板體3,板體3上設置有固定帶I,還包括支撐桿7和底座8,支撐桿7下端與底座8垂直設置;前述板體3中設置有副板4,副板4 一端從板體3 —側穿入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板體3下表面中部設置有擺動桿5并與其一端鉸接,擺動桿5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套筒6并與其鉸接,滑動套筒6穿在前述支撐桿I上并與其滑動連接;支撐桿I設置在底座8上表面的左側,底座8下方設置有腳輪9 ;板體3上表面上設置有護墊2。使用時,根據病人的情況調整板體的高度和角度,到達當合適的方位時,通過鎖緊鈕將各部件固定,抽出副板,將藥劑等物品放置在副板上。病人將斷臂放置在板體上,護墊可增大肢體與板體之間的緩沖,避免患者疼痛。該裝置可隨意移動,使用極為方便。本技術的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其加工制作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人員的已知技術。權利要求1.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包括板體,板體上設置有固定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桿和底座,支撐桿下端與底座垂直設置;前述板體中設置有副板,副板一端從板體一側穿入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板體下表面中部設置有擺動桿并與其一端鉸接,擺動桿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套筒并與其鉸接,滑動套筒穿在前述支撐桿上并與其滑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桿設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左側,底座下方設置有腳輪。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板體上表面上設置有護墊。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其結構包括板體,板體上設置有固定帶,還包括支撐桿和底座,支撐桿下端與底座垂直設置;前述板體中設置有副板,副板一端從板體一側穿入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板體下表面中部設置有擺動桿并與其一端鉸接,擺動桿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套筒并與其鉸接,滑動套筒穿在前述支撐桿上并與其滑動連接。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減小工作人員勞動強度等特點。文檔編號A61F5/00GK202942260SQ20122043770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專利技術者張峰 申請人:張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外科骨折護理裝置,包括板體,板體上設置有固定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桿和底座,支撐桿下端與底座垂直設置;前述板體中設置有副板,副板一端從板體一側穿入并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板體下表面中部設置有擺動桿并與其一端鉸接,擺動桿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套筒并與其鉸接,滑動套筒穿在前述支撐桿上并與其滑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峰,
申請(專利權)人:張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