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磁爐。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電磁爐,包括底殼、主板和線圈盤,還包括絕緣層,絕緣層設置在底殼與主板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底板和主板之間增加絕緣層,解決了電磁爐底殼有損壞或有微孔時易發生觸電的技術問題,有效的提高了電磁爐電氣安全性,而且方便拆卸、便于維修和更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磁爐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電磁爐。
技術介紹
現有電磁爐的主板是通過螺釘直接固定在底殼螺釘柱上的,主板上設置有大量的高壓元器件,如果底殼因為某種意外有所損壞或者有微孔存在,這些損壞或微孔又正好在主板的正下端,那么在操作時就會有觸電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爐,以解決電磁爐底殼有損壞或有微孔時易發生觸電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磁爐,包括底殼、主板和線圈盤,還包括絕緣層,絕緣層設置在底殼與主板之間。進一步地,絕緣層的外圍輪廓與主板的外圍輪廓相對應。進一步地,絕緣層設置在主板的正下方。進一步地,底殼上設置有用于固定主板的螺釘柱,絕緣層上設置有用于避讓螺釘柱的避讓結構。進一步地,絕緣層與底殼粘接。進一步地,底殼上設置有粘接部。進一步地,粘接部為多個粘接單元。進一步地,多個粘接單元設置在絕緣層在底殼上的投影的邊緣上。進一步地,粘接單元為槽狀,槽狀的粘接單元內放置有膠水。進一步地,絕緣層為云母片。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底板和主板之間增加絕緣層,解決了電磁爐底殼有損壞或有微孔時易發生觸電的技術問題,有效的提高了電磁爐電氣安全性,而且方便拆卸、便于維修和更換。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技術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的底板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的底板與絕緣層的安裝示意圖;以及圖3是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參見圖1至圖3,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包括底殼10、主板20和線圈盤30,還包括絕緣層40,絕緣層40設置在底殼10與主板20之間。通過在底板和主板之間增加絕緣層,解決了電磁爐底殼有損壞或有微孔時易發生觸電的技術問題,有效的提高了電磁爐電氣安全性,而且方便拆卸、便于維修和更換。參見圖2和圖3,絕緣層40的外圍輪廓與主板20的外圍輪廓相同。絕緣層40設置在主板20的正下方。絕緣層40為云母片。在電磁爐主板20和底殼10之間固定云母片。在電工產品中廣泛應用云母片作為絕緣材料,其的價格相對實惠,當需要用云母片作為增加電器安全的作用時,只要對將云母片參照板主板20的外圍輪廓裁剪出相應外圍輪廓。參見圖1和圖2,底殼10上設置有用于固定主板20的螺釘柱11,絕緣層40上設置有用于避讓螺釘柱11的避讓結構。螺釘柱11既起到固定主板20的作用,又起到對云母片定位的作用參見圖1和圖2,絕緣層40與底殼10粘接。底殼10上設置有粘接部。粘接部為多個粘接單元12。多個粘接單元12設置在絕緣層40在底殼10上的投影的邊緣上。粘接單元12為槽狀,槽狀的粘接單元12內放置有膠水。參見圖1至圖3,裝配說明:分別在底殼10上的云母片固定結構即粘接單元12的槽內添加膠水,將裁剪好的云母片的對應螺釘柱11并壓在粘接單元12上直至膠水凝固為止,然后再在其上安裝主板20及其他相應元器件,如線圈盤30。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術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通過在底板和主板之間增加絕緣層,解決了電磁爐底殼有損壞或有微孔時易發生觸電的技術問題,有效的提高了電磁爐電氣安全性,而且方便拆卸、便于維修和更換。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爐,包括底殼(10)、主板(20)和線圈盤(30),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絕緣層(40),所述絕緣層(40)設置在所述底殼(10)與所述主板(20)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絕緣層(40)的外圍輪廓與所述主板(20)的外圍輪廓相對應。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絕緣層(40)設置在所述主板(20)的正下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殼(10)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主板(20)的螺釘柱(11),所述絕緣層(40)上設置有用于避讓所述螺釘柱(11)的避讓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絕緣層(40)與所述底殼(10)粘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殼(10)上設置有粘接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為多個粘接單元(12)。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粘接單元(12)設置在所述絕緣層(40)在所述底殼(10)上的投影的邊緣上。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單元(12)為槽狀,槽狀的所述粘接單元(12)內放置有膠水。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絕緣層(40)為云母片。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磁爐。根據本技術的電磁爐,包括底殼、主板和線圈盤,還包括絕緣層,絕緣層設置在底殼與主板之間。本技術通過在底板和主板之間增加絕緣層,解決了電磁爐底殼有損壞或有微孔時易發生觸電的技術問題,有效的提高了電磁爐電氣安全性,而且方便拆卸、便于維修和更換。文檔編號F24C7/08GK202947174SQ20122064714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專利技術者劉偉龍, 趙亮, 張安振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爐,包括底殼(10)、主板(20)和線圈盤(3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絕緣層(40),所述絕緣層(40)設置在所述底殼(10)與所述主板(20)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偉龍,趙亮,張安振,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