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炎的中藥,由板藍根,大青葉;魚腥草,熟地黃,山茱萸,人參,丹參,黃芪,金銀花,三七,茯神,柏子仁,天門冬,川芎,五味子,甘草,遠志,朱砂等原料制成。本發明專利技術標本兼治,具有消炎抗病毒、頤養肝臟、滋陰清熱、補氣補血、養心安神、祛邪扶正的作用,證實對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調整人體免疫功能、恢復肝臟形態和功能、防治肝纖維化和癌變具有明顯效果,對肝炎病毒攜帶者而引起的膽紅素異常、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r-谷氨酰轉肽酶異常,有著治療成本低、用量小、無毒副作用、降酶快的特點,對病毒轉陰率高,停藥后無反彈、無耐藥、無變異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治療肝炎的藥物,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一如病毒、細急性重型肝炎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臟,使得肝臟的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它可以引起身體珠一系列不適癥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病毒性肝炎(viralh印atitis)是由多種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以肝臟害為主的傳染病,根據病原學診斷,肝炎病毒至少有5種,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別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戍型 肝炎(hepatitis E)。另外一種稱為庚型病毒性肝炎,較少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糞-口、血液或體液傳播。臨床上以疲乏、食欲減退、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無癥狀感染常見。目前,對于肝病治療,均有一些治療性中藥。例如,中國專利申請CN1287858A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大棗、蕎麥與其他中藥的組合來治療肝病。中國專利申請CN1294980C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通過柴胡、蕘花與其他中藥組合來治療肝病。再如中國專利申請CN101606984A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通過當歸、川芎與其他中藥組合來治療肝病。但是,現有技術的中藥在治療的特異性和藥物的多樣性方面還遠遠不能滿足肝炎患者的需求。肝炎是危害人民健康且不易治療的疾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肝病的中藥,標本兼治,具有消炎抗病毒、頤養肝臟、滋陰清熱、補氣補血、養心安神、祛邪扶正的作用。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證實對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調整人體免疫功能、恢復肝臟形態和功能、防治肝纖維化和癌變具有明顯效果。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板藍根10-15份,大青葉8-12份;魚腥草6-10份,熟地黃6-10份,山茱萸5-13份,人參2-6份,丹參6_10份,黃芪8_12份; 金銀花2-3份,三七2-4份,茯神3-6份,柏子仁5-13份,天門冬5_13份,川彎2-4份,五味子5-13份,甘草3-12份,遠志3-6份,朱砂1-2份。板藍根和大青葉均為抗病毒用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之功效。以上兩味中藥為本方君藥。魚腥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熟地黃所含的地黃多糖具有明顯的免疫抑瘤活性,還有顯著的強心、利尿、保肝、降血糖、抗增生、抗滲出、抗炎、抗真菌、抗放射等作用;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熟地黃、山茱萸等補腎的藥物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可見免疫活性細胞的產生與中醫的腎有密切關系。人參和丹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以上六味中藥為本方臣藥。金銀花抗病原微生物,對細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抗炎解毒、清熱涼血;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缺氧癥,促進蛋白質合成,強身健體,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節血液細胞,雙向調節中樞神經,止血、活血化瘀、保肝、抗炎;茯神有滲濕、健脾、寧心等功能,用于痰飲、水腫、小便不利、泄瀉、心悸、眩暈;柏子仁性平味甘,具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天門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安撫神經;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遠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等;朱砂清心鎮驚,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驚,失眠多夢。以上十味藥為本方佐藥。臨床上輔以大劑量維生素C、輔酶Q10、肌苷等藥物,以配合治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本專利技術標本兼治,具有消炎抗病毒、頤養肝臟、滋陰清熱、補氣補血、養心安神、祛邪扶正的作用。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證實對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調整人體免疫功能、恢復肝臟形態和功能、防治肝纖維化和癌變具有明顯效果。對肝炎病毒攜帶者而引起的膽紅素異常、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r-谷氨酰轉肽酶異常,有著治療成本低、用量小、無毒副作用、降酶快的特點。對病毒轉陰率高,停藥后無反彈、無耐藥、無變異現象。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 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上述
技術實現思路
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專利技術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實施例1 本實施例為制備丸劑方法。取板藍根15份,大青葉12份; 魚腥草10份,熟地黃610份,山茱萸13份,人參6份,丹參10份,黃芪12份;金銀花3份,三七4份,茯神6份,柏子仁13份,天門冬13份,川芎4份,五味子13份,甘草12份,遠志6份,朱砂2份。在100°C開水上蒸60分鐘,攤涼后曬干,將上述原料粉碎成細粉混合均勻,用重量蜂蜜:水=9:1的蜜水混合攪拌,朱砂為衣,制成丸劑。實施例2 本實施例為制備水劑方法。取板藍根10份,大青葉8份;魚腥草6份,熟地黃6份,山茱萸5份,人參2份,丹參6份,黃芪8份; 金銀花2份,三七2份,茯神3份,柏子仁5份,天門冬5份,川芎2份,五味子5份,甘草3份,遠志3份,朱砂I份。加入所用藥材重量的4倍的水熬制,大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熬制20分鐘,濾出,重復三次。將三次的水劑混合,按普通中藥劑量服用。實施例3 本實施例為制備片劑方法。取板藍根12份,大青葉10份; 魚腥草8份,熟地黃8份,山茱萸10份,人參5份,丹參8份,黃芪10份; 金銀花3份,三七3 份,茯神4份,柏子仁10份,天門冬8份,川芎3份,五味子8份,甘草6份,遠志4份,朱砂I份。在100°C開水上蒸60分鐘,攤涼后曬干,將上述原料粉碎成細粉混合均勻,壓成片劑。權利要求1.治療肝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板藍根10-15份,大青葉8-12份; 魚腥草6-10份,熟地黃6-10份,山茱萸5-13份,人參2-6份,丹參6_10份,黃芪8_12份; 金銀花2-3份,三七2-4份,茯神3-6份,柏子仁5-13份,天門冬5_13份,川彎2-4份,五味子5-13份,甘草3-12份,遠志3-6份,朱砂1-2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板藍根12份,大青葉10份; 魚腥草8份,熟地黃8份,山茱萸10份,人參5份,丹參8份,黃芪10份; 金銀花3份,三七3份,茯神4份,柏子仁10份,天門冬8份,川芎3份,五味子8份 ,甘草6份,遠志4份,朱砂I份。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炎的中藥,由板藍根,大青葉;魚腥草,熟地黃,山茱萸,人參,丹參,黃芪,金銀花,三七,茯神,柏子仁,天門冬,川芎,五味子,甘草,遠志,朱砂等原料制成。本專利技術標本兼治,具有消炎抗病毒、頤養肝臟、滋陰清熱、補氣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治療肝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板藍根10?15份,大青葉8?12份;魚腥草6?10份,熟地黃6?10份,山茱萸5?13份,人參2?6份,丹參6?10份,黃芪8?12份;金銀花2?3份,三七2?4份,茯神3?6份,?柏子仁5?13份,天門冬5?13份,川芎2?4份,五味子5?13份,甘草3?12份,遠志3?6份,朱砂1?2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強,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市湔江制藥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