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溫室大棚內用殺菌消毒器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反光罩體和位于反光罩體上的固定架,在所述反光罩體的反光面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做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反光罩體上方設置有紫外臭氧燈管。陽光中UVB、UVA紫外線照射下可激活納米級二氧化鈦與水反應產生強氧化劑OH自由基,強化環境凈化及滅菌作用,在陽光不充足的陰雨天或夜晚,可以開啟紫外臭氧燈管,同樣可激活二氧化鈦與水反應產生強氧化劑OH自由基。整個過程不使用農藥,無農藥殘留,防治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菜農的收入,果菜品質大大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溫室大棚內用殺菌消毒器具
,具體的講涉及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設施農業發展主要以封閉式種植為主。棚室內存在環境差、空氣流通不暢、濕度大、溫度高、導致大量的微生物滋生,作物病害頻發,致使種植戶大量用藥,造成作物及果菜嚴重污染減產,菜農損失慘重。當前國內在溫室種植業中防治病害多是以農藥為主,農藥防治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對環境造成污染,農藥殘留導致了果菜品質下降,對食用者有一定危害;其二,增加了棚室蔬菜的生產成本,降低了菜農的收入;其三,加大了菜農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對作物無傷害、無殘留污染、勞動強度小、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反光罩體和位于反光罩體上的固定架,在所述反光罩體的反光面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其附加技術特征為:在所述反光罩體上方設置有紫外臭氧燈管;在所述紫外臭氧燈管的上方設置有燈罩;在所述紫外臭氧燈管的外表面和所述燈罩的上表面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所述反光罩體為倒“V”字型;所述反光罩體兩邊的夾角在60度至120度之間;所述反光罩體兩邊的夾角為90度。本技術提供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于包括反光罩體和位于反光罩體上的固定架,在所述反光罩體的反光面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陽光中UVB、UVA紫外線照射下可激活納米級二氧化鈦與水反應產生強氧化劑OH自由基,強化環境凈化及滅菌作用,整個過程不使用農藥,無農藥殘留,防治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菜農的收入,果菜品質大大提高;其二,由于在所述反光罩體上方設置有紫外臭氧燈管,在陽光不充足的陰雨天或夜晚,可以開啟紫外臭氧燈管,紫外臭氧燈管發射UVD波段紫外185nm產生低濃度臭氧及UVC波段紫外253.7nm消毒殺菌凈化環境,而且位于紫外臭氧燈管下方的反光罩體避免了紫外線直接照射到農作物上對農作物造成傷害,在紫外臭氧燈管發射的UVC紫外線照射下同樣可激活二氧化鈦與水反應產生強氧化劑OH自由基,強化環境凈化及滅菌作用;其三,由于在所述紫外臭氧燈管的上方設置有燈罩,避免了紫外臭氧燈管產生的紫外線照射到棚室的薄膜上,減少薄膜的壽命;其四,由于在所述反光罩體的反光面上、燈罩的上表面和紫外臭氧燈管的外表面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同時對紫外臭氧燈管外表面也起到自潔作用,以維持紫外臭氧燈管保持高透光效率;其五,由于所述反光罩體為倒“V”字型,所述反光罩體兩邊的夾角為90度,保證紫外臭氧燈管發射的UVC (253.7nm)短波紫外線通過此結構反射,UVC紫外線盡力在棚室內空間傳播,回避對作物的直接照射,以免傷害作物。附圖說明圖1為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橫截面圖;圖3為帶有紫外臭氧燈管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橫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所提出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的結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為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的結構示意圖。其結構包括反光罩體I和位于反光罩體I上的固定架2,在反光罩體I的反光面11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3,陽光中UVB、UVA紫外線照射下可激活納米級二氧化鈦與水反應產生強氧化劑OH自由基,強化環境凈化及滅菌作用,整個過程不使用農藥,無農藥殘留,防治成本大大降低,增加了菜農的收入,果菜品質大大提高。如圖3和圖4所示,在反光罩體I的上方設置有紫外臭氧燈管4,在陽光不充足的陰雨天或夜晚,可以開啟紫外臭氧燈管4,紫外臭氧燈管4發射UVD波段紫外185nm產生低濃度臭氧及UVC波段紫外253.7nm消毒殺菌凈化環境,而且位于紫外臭氧燈管4下方的反光罩體避免了紫外線直接照射到農作物上對農作物造成傷害,在紫外臭氧燈管發射的UVC紫外線照射下同樣可激活二氧化鈦與水反應產生強氧化劑OH自由基,強化環境凈化及滅菌作用。在紫外臭氧燈管4的上方設置有燈罩5,避免了紫外臭氧燈管4產生的紫外線照射到棚室的薄膜上,減少薄膜的壽命。在燈罩5的上表面51和紫外臭氧燈管4的外表面41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3,同時對紫外臭氧燈管外表面也起到自潔作用,以維持紫外臭氧燈管保持高透光效率。反光罩體I為倒“V”字型,反光罩體兩邊的夾角在60度至120度之間。當然,反光罩體I的兩邊的夾角最好為90度,保證了紫外臭氧燈管4發射的UVC (253.7nm)短波紫外線通過此結構反射,UVC紫外線盡力在棚室內空間傳播,回避對作物的直接照射,以免傷害作物。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結構與本技術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結構相同,就落在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體和位于反光罩體上的固定架,在所述反光罩體的反光面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
【技術特征摘要】
1.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體和位于反光罩體上的固定架,在所述反光罩體的反光面上噴涂有納米級二氧化鈦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光罩體上方設置有紫外臭氧燈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光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紫外臭氧燈管的上方設置有燈罩。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溫室大棚內防治氣傳病害專用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景智,金俊寶,
申請(專利權)人:金俊寶,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