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遮陽傘,特別是涉及一種太陽能遮陽傘。
技術介紹
傳統的遮陽傘只起到遮陽的作用,但是遮陽傘一般都設置在太陽照射強度高的空曠處,其附近太陽能資源豐富,不加以利用等于是一種浪費;傳統的遮陽傘沒有吹風的裝置,也沒有照明的裝置,這是由于其接電不方便導致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太陽能遮陽傘。該太陽能遮陽傘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且兼具照明和吹風功能,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便于推廣使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遮陽傘,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底座和設置在配重底座上方且呈三角形屋頂形狀的遮陽傘頂部,所述配重底座和遮陽傘頂部通過多個支撐方管相連接,所述遮陽傘頂部包括底部縱方管一、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和底部橫方管二,所述底部縱方管一、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和底部橫方管二依次連接組成呈四方形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上方設置有與底部縱方管一相平行的頂部縱方管,所述頂部縱方管和底部縱方管一以及頂部縱方管和底部縱方管二均通過加強筋相連接,所述頂部縱方管和底部縱方管一之間且位于加強筋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頂部縱方管和底部縱方管二之間且位于加強筋的外側安裝有遮陽布,所述底部框架內且位于底部橫方管一上設置有與太陽能電池板相接的多個蓄電池,所述加強筋的內側面均安裝有風扇,所述頂部縱方管上連接有伸入底部框架下方的多個吊燈,所述吊燈包括LED燈頭,所述風扇和吊燈均與太陽能電池板相接。上述的一種太陽能遮陽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縱方管一、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和底部橫方管二依焊接的方式依次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遮陽傘,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底座(7)和設置在配重底座(7)上方且呈三角形屋頂形狀的遮陽傘頂部,所述配重底座(7)和遮陽傘頂部通過多個支撐方管(6)相連接,所述遮陽傘頂部包括底部縱方管一(5)、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8)和底部橫方管二,所述底部縱方管一(5)、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8)和底部橫方管二依次連接組成呈四方形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上方設置有與底部縱方管一(5)相平行的頂部縱方管(3),所述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一(5)以及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二均通過加強筋(2)相連接,所述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一(5)之間且位于加強筋(2)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1),所述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二之間且位于加強筋(2)的外側安裝有遮陽布(11),所述底部框架內且位于底部橫方管一(8)上設置有與太陽能電池板(1)相接的多個蓄電池(10),所述加強筋(2)的內側面均安裝有風扇(4),所述頂部縱方管(3)上連接有伸入底部框架下方的多個吊燈(9),所述吊燈(9)包括LED燈頭,所述風扇(4)和吊燈(9)均與太陽能電池板(1)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遮陽傘,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底座(7)和設置在配重底座(7)上方且呈三角形屋頂形狀的遮陽傘頂部,所述配重底座(7)和遮陽傘頂部通過多個支撐方管(6)相連接,所述遮陽傘頂部包括底部縱方管一(5)、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8)和底部橫方管二,所述底部縱方管一(5)、底部縱方管二、底部橫方管一(8)和底部橫方管二依次連接組成呈四方形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上方設置有與底部縱方管一(5)相平行的頂部縱方管(3),所述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一(5)以及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二均通過加強筋(2)相連接,所述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方管一(5)之間且位于加強筋(2)的外側面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1),所述頂部縱方管(3)和底部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美川,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大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