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噴吸鉆專用的圓弧形噴嘴。其特征是:外噴嘴(3)的外部輪廓線由一段外噴嘴圓弧R1組成;內噴嘴(5)的進口段母線由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組成,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內噴嘴(5)靠近出口端的端面上開有兩個槽,用于調整內噴嘴(5)與連接套(4)間的軸向位置,從而調節內噴嘴(5)和外噴嘴(3)之間的間隙。這種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的流量系數與圓錐形噴嘴相同(0.96以上),但其射流擴散角較小,因而形成的負壓較大,使排屑通暢。內噴嘴5后段漸變的錐面形狀有利于減少能量損失。由于內外噴嘴間的間隙可調,因而能夠獲得最佳的噴吸效果。(*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噴吸鉆專用的圓弧形噴嘴。
技術介紹
噴吸鉆是一種利用噴吸原理進行排屑的深孔加工工具。它具有斷屑效果好、排屑能力強、冷卻潤滑液壓力較低等特點,適合于加工中等深徑比、長徑比l/d最大達100的深孔。噴吸鉆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由冷卻泵輸出的具有一定壓力的冷卻液,其中大部分經內管1和外管2的間隙流向切削區,冷卻切削刃并把切屑沖進切屑口,經內管1向后流動。而另一小部分冷卻液(噴射流)則經過外噴嘴3和內噴嘴5間的間隙向后噴射,在噴嘴的出口處形成低壓、高速射流。根據能量守恒原理(伯努利方程),由于比動能增大,導致比壓能下降。因此,在這股噴射流的周圍形成低壓區,這樣在內管1內的前、后端形成壓力差,產生一定的“吸力”,加速前端有切屑的冷卻液向后流動,并把切屑排出。在現有技術中,噴吸鉆的噴嘴通常采用圖2的結構,其中,外噴嘴和內噴嘴均為圓錐形結構,引射錐角β引一般取14°,散射角β散為28°。圓錐形噴嘴雖易于加工,但壓力損失較大,不易實現最佳噴射速度,因而形成的負壓較小,影響了排屑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噴吸鉆噴嘴存在的負壓小影響排屑性能等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該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形成的負壓大,其排屑性能良好。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由內管1、外管2、外噴嘴3、內噴嘴5、連接套4和鎖緊螺母6組成,外噴嘴3、內噴嘴5與連接套4之間均采用螺紋聯接,螺母6起鎖緊作用;外噴嘴3的外部輪廓線由一段外噴嘴圓弧組成,外噴嘴圓弧的半徑為R1,R1為鉆孔直徑的0.06~0.12倍。內噴嘴5的進口段母線由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組成,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的半徑相等分別為R2和R3,R2和R3為鉆孔直徑的0.03~0.06倍,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錐度為1∶4~1∶6;內噴嘴5靠近出口端的端面上開有兩個槽,用于調整內噴嘴5與連接套4間的軸向位置,從而調節內噴嘴5和外噴嘴3之間的間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這種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的流量系數與圓錐形噴嘴相同(0.96以上),但其射流擴散角較小,因而形成的負壓較大,使排屑通暢。內噴嘴5后段漸變的錐面形狀有利于減少能量損失。由于內外噴嘴間的間隙可調,因而能夠獲得最佳的噴吸效果。附圖說明圖1噴吸鉆的工作原理圖;圖2噴吸鉆的噴嘴示意圖;圖3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示意圖。在圖1、圖3中,1.內管,2外管,3外噴嘴,4.連接套,5.內噴嘴,6.鎖緊螺母,R1為外噴嘴圓弧半徑,R2、R3為內噴嘴圓弧半徑,d為鉆孔直徑。具體實施方式圖3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見圖3),外噴嘴3、內噴嘴5與連接套4之間均采用螺紋聯接;外噴嘴3的外部輪廓線由一段外噴嘴圓弧組成,外噴嘴圓弧半徑R1為鉆孔直徑的0.1倍。內噴嘴5的進口段母線由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組成,兩個內噴嘴圓弧的半徑相等分別為R2和R3,R2和R3為鉆孔直徑的0.05倍,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錐度為1∶5;內噴嘴5靠近出口端的端面上開有兩個槽,用于調整內噴嘴5與連接套4間的軸向位置以調節內噴嘴5和外噴嘴3之間的間隙,螺母6起鎖緊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包括內管(1)、外管(2)、外噴嘴(3)、內噴嘴(5)、連接套(4)和鎖緊螺母(6),外噴嘴(3)、內噴嘴(5)與連接套(4)之間均采用螺紋聯接,并由鎖緊螺母(6)鎖緊,其特征是外噴嘴(3)的外部輪廓線由一段外噴嘴圓弧組成;內噴嘴(5)的進口段母線由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組成,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內噴嘴(5)靠近出口端的端面上開有兩個槽,用于調整內噴嘴(5)與連接套(4)間的軸向位置,從而調節內噴嘴(5)和外噴嘴(3)之間的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其特征是外噴嘴圓弧半徑R1=(0.06~0.12)d。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其特征是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半徑R2和R3相等,R2、R3=(0.03~0.06)d,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錐度為1∶4~1∶6。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噴吸鉆專用的圓弧形噴嘴。其特征是外噴嘴(3)的外部輪廓線由一段外噴嘴圓弧R1組成;內噴嘴(5)的進口段母線由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組成,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內噴嘴(5)靠近出口端的端面上開有兩個槽,用于調整內噴嘴(5)與連接套(4)間的軸向位置,從而調節內噴嘴(5)和外噴嘴(3)之間的間隙。這種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的流量系數與圓錐形噴嘴相同(0.96以上),但其射流擴散角較小,因而形成的負壓較大,使排屑通暢。內噴嘴5后段漸變的錐面形狀有利于減少能量損失。由于內外噴嘴間的間隙可調,因而能夠獲得最佳的噴吸效果。文檔編號B23B51/06GK2858144SQ20052010451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2日專利技術者吳鳳和 申請人:燕山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噴吸鉆專用圓弧形噴嘴,包括內管(1)、外管(2)、外噴嘴(3)、內噴嘴(5)、連接套(4)和鎖緊螺母(6),外噴嘴(3)、內噴嘴(5)與連接套(4)之間均采用螺紋聯接,并由鎖緊螺母(6)鎖緊,其特征是:外噴嘴(3)的外部輪廓線由一段外噴嘴圓弧組成;內噴嘴(5)的進口段母線由兩段外切的內噴嘴圓弧組成,其出口段采用漸變的錐面形狀,內噴嘴(5)靠近出口端的端面上開有兩個槽,用于調整內噴嘴(5)與連接套(4)間的軸向位置,從而調節內噴嘴(5)和外噴嘴(3)之間的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鳳和,
申請(專利權)人:燕山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3[中國|河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