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包括氣缸、基座和滑套連桿,所述氣缸為雙伸桿氣缸,該雙伸桿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基座上,且其氣缸桿的前端與滑套連桿連接,氣缸桿后端與缸體之間設有一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所述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包括:連接套,其安裝在缸體的后部且套設于氣缸桿后端外部;調節螺帽,其通過螺紋連接在連接套后端;調節螺帽與連接套組成一個氣缸桿后端行程限位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其采用雙伸桿氣缸與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結合,行程調節結構簡單、調節操作方便,同時結構運行穩定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氣動倒角磨頭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屬于陶瓷墻地磚深加工機械領域。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目前使用行程可調氣動倒角磨頭一般由氣缸I'、調節螺栓2'、基座3、滑套4、滑套連接桿5、主軸6及磨輪7組成。氣缸I'固接于基座3上,活塞桿11'通過滑套連接桿5與滑套6固接;滑套4設于基座3的孔內,可軸向移動;主軸6通過軸承安裝在滑套4內,可軸向旋轉,其一端設有磨輪7。工作原理:磨輪7隨主軸6高速旋轉,當磨削工位有加工對象(地磚8)時,氣缸I'推動滑套4往前移動,直至磨輪7處于磨削位置,沒有加工對象(地磚8)時,氣缸I'將滑套4拉回,使磨輪7脫離工作位置,通過氣缸I'的往復運動,使磨頭實現自動恒壓磨削。為了確保磨削質量,該磨頭通常配置樹脂磨輪,樹脂磨輪硬度低,易磨損,為延長磨輪使用時間,樹脂磨輪往往厚度尺寸較大。隨著磨輪7的不斷損耗,磨削位置前移,滑套4的移動距離,即氣缸I'的加速距離加大,為了消除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通常都設置有行程調整裝置。目前采用的行程調整結構為設于氣缸旁邊的調節螺栓2',如圖1所示,通過擰動調節螺栓2'調整氣缸I'拉回的極限位置,使滑套4的移動距離始終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該調整結構存在的問題:調節螺栓2'與氣缸I'中心不同軸,工作時給氣缸活塞桿11'增加額外彎曲載荷,影響氣缸使用壽命及磨頭工作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行程調節結構簡單、調節操作方便,同時結構運行穩定可靠。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包括氣缸、基座和滑套連桿,所述氣缸為雙伸桿氣缸,該雙伸桿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基座上,且其氣缸桿的前端與滑套連桿連接,氣缸桿后端與缸體之間設有一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所述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包括:連接套,其安裝在缸體的后部且套設于氣缸桿后端外部;調節螺帽,其通過螺紋連接在連接套后端;調節螺帽與連接套組成一個氣缸桿后端行程限位腔。進一步,所述氣缸桿后端還設有一緩沖結構,用于減少氣缸桿后端對調節螺帽的沖擊,利于提高雙伸桿氣缸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具體,所述緩沖結構包括與氣缸桿后部螺接的緩沖座、用于鎖緊固定的螺母及設于緩沖座后端的緩沖墊;所述緩沖墊為橡膠墊。進一步,所述連接套通過螺紋安裝在缸體的后部。作為優選,所述調節螺帽外部設有防滑結構;該防滑結構為滾花、或為凸臺。本技術結構簡單,其采用雙伸桿氣缸與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結合,行程調節結構簡單、調節操作方便,同時結構運行穩定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行程可調氣動倒角磨頭的結構示意簡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新型行程可調氣動倒角磨頭的結構示意簡圖。圖3為本技術所述雙伸桿氣缸與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和3所示,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包括雙伸桿氣缸1、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2、基座3、滑套4、滑套連接桿5、主軸6及磨輪7。具體結構如下:所述雙伸桿氣缸I的缸體12固定在基座3上,且其氣缸桿11的前端與滑套連桿5連接,氣缸桿11后端與缸體12之間設置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2。所述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2包括:連接套21、調節螺帽22及緩沖結構23。具體為:所述連接套21通過螺紋安裝在缸體12的后部且套設于氣缸桿11后端外部。所述調節螺帽22通過螺紋連接在連接套21的后端;調節螺帽22與連接套21組成一個氣缸桿11后端行程限位腔,調節螺帽22用于限制氣缸桿11后部的運動極限位置,通過旋轉調節螺帽22,可增加或縮短氣缸桿11的拉回極限行程,作為優選,所述調節螺帽22外部設有防滑結構,該防滑結構為滾花、或為凸臺。進一步,所述氣缸桿11后端設有緩沖結構23,用于減少氣缸桿11后端對調節螺帽22的沖擊,利于提高雙伸桿氣缸I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具體,所述緩沖結構23包括與與氣缸桿11后部螺接的緩沖座231、用于鎖緊固定的螺母232及設于緩沖座后端的緩沖墊233 ;所述緩沖墊233為橡膠墊。以下通過具體應用原理來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工作時,緩沖墊隨氣缸桿運動,返回時與調節螺帽接觸,實現限位。隨著磨輪的不斷損耗,磨削位置前移,雙伸桿氣缸的加速距離變長時,擰動調節螺帽1,使緩沖墊與調節螺帽的接觸位置前移,減少滑套移動距離,達到調控套移動距離的目的。由于緩沖墊為橡膠墊,吸收部分沖擊能力,起緩沖及減震的作用。本技術特點如下:I)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中心與氣缸中心完全重合,徹底消除現有行程調整結構對氣缸附加彎曲載荷,另外,由于緩沖墊的作用,減少了沖擊,利于提高氣缸的使用壽命;2)調節螺帽加工有防滑結構,如滾花、凸臺等,可直接用手進行調整,使用方便。權利要求1.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包括氣缸、基座和滑套連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為雙伸桿氣缸,該雙伸桿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基座上,且其氣缸桿的前端與滑套連桿連接,氣缸桿后端與缸體之間設有一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包括: 連接套,其安裝在缸體的后部且套設于氣缸桿后端外部; 調節螺帽,其通過螺紋連接在連接套后端; 調節螺帽與連接套組成一個氣缸桿后端行程限位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桿后端還設有一緩沖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結構包括與氣缸桿后部螺接的緩沖座、用于鎖緊固定的螺母及設于緩沖座后端的緩沖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為橡膠墊。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通過螺紋安裝在缸體的后部。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螺帽外部設有防滑結構;該防滑結構為滾花、或為凸臺。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其包括氣缸、基座和滑套連桿,所述氣缸為雙伸桿氣缸,該雙伸桿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基座上,且其氣缸桿的前端與滑套連桿連接,氣缸桿后端與缸體之間設有一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所述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包括連接套,其安裝在缸體的后部且套設于氣缸桿后端外部;調節螺帽,其通過螺紋連接在連接套后端;調節螺帽與連接套組成一個氣缸桿后端行程限位腔。本技術結構簡單,其采用雙伸桿氣缸與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結合,行程調節結構簡單、調節操作方便,同時結構運行穩定可靠。文檔編號B24B41/047GK202964391SQ20122068660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專利技術者陳光永, 袁金波 申請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新型行程可調的氣動倒角磨頭,包括氣缸、基座和滑套連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為雙伸桿氣缸,該雙伸桿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基座上,且其氣缸桿的前端與滑套連桿連接,氣缸桿后端與缸體之間設有一氣缸桿行程調節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光永,袁金波,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