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美容整形手術用削切刀,包括有刀柄主桿,刀片通過刀柄主桿一端的刀片卡槽體橫向安裝于刀柄主桿上,刀片卡槽體呈扁平狀;在刀柄主桿靠近該端的桿身上設有夾壓器和作用于該夾壓器的彈簧片,彈簧片的一端固定在主桿體上,其另一端壓在夾壓器上,夾壓器的前端形成叉狀結構,后端形成翹尾,叉狀結構和翹尾以桿身為支點形成翹壓的兩端;刀片卡槽體位于叉狀結構的叉口內,刀片的長度應大于叉狀結構兩叉臂之間的距離,并保證叉狀結構在彈簧片的作用下能夠使刀片彎曲成類U型。本削切刀既是刀片夾具,又是刀片的折彎工具,夾持刀片后將刀片的兩端折彎,刀片折彎后近似U形,可以用于硅膠、膨體材料、軟骨等填充材料邊緣切割,邊緣也平整光滑。(*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美容整形的
,尤其是指一種美容整形手術用的削切刀,是削切、修整和雕塑硅膠、膨體材料、軟骨等填充材料的一種專用工具。
技術介紹
美容整形的填充材料有一類是固體填充材料,如假體隆鼻、隆顳、隆顴、隆頦等。這些填充材料一部分根據人體解剖機械加工成型,有些是基本成型的。不管是否已成型的填充材料,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要求進行再加工,而進行上述材料加工又沒有專用工具,通常是用手術刀來削、切修整雕塑,用手術刀再加工或根據需要另外加工出來的填充材料其表面很不平順。原因是手術刀不夠鋒利和手術刀刀刃長,刀的兩端尖或有角不能進行微細的雕塑(不好掌握)引起,特別是上述材料都是高韌性的,刀具不夠鋒利,在加工過程會出現刀具不聽使喚的情況,故加工出來的填充材料表面不平順。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操作靈活的美容整形手術用的削切刀,是削切、修整和雕塑硅膠、膨體材料、軟骨等填充材料的一種刀片夾持工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美容整形手術用削切刀,它包括有刀柄主桿,刀片通過刀柄主桿一端的刀片卡槽體橫向安裝于刀柄主桿上,刀片卡槽體呈扁平狀;在刀柄主桿靠近該端的桿身上設有夾壓器和作用于該夾壓器的彈簧片,彈簧片的一端固定在主桿體上,其另一端壓在夾壓器上,夾壓器的前端形成叉狀結構,后端形成翹尾,叉狀結構和翹尾以桿身為支點形成翹壓的兩端;刀片卡槽體位于叉狀結構的叉口內,刀片的長度應大于叉狀結構兩叉臂之間的距離,并保證叉狀結構在彈簧片的作用下能夠使刀片彎曲成類U型。所述叉狀結構的兩個叉臂內側相向分別設有用于卡住彎曲后的刀片的刀片卡位。所述刀片為扁平狀的彈性薄片。本削切刀既是刀片夾具,又是刀片的折彎工具,夾持刀片后將刀片的兩端折彎,刀片兩端的折彎處稍有弧度,不能有角,解決了雕塑材料的平滑過度問題。刀片折彎后近似U形,加工削出來的填充材料表面平順光滑,可以用于硅膠、膨體材料、軟骨等填充材料邊緣切割,邊緣也平整光滑。本削切刀適用于硅膠、膨體材料、軟骨等填充材料平面、突面、凹面和邊緣的削、切修整和雕塑。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除去刀片后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除去刀片后的俯視圖。圖5為本技術刀片折彎后的示意簡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至附圖5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美容整形手術用削切刀,它包括有刀柄主桿I,其中,所述刀柄主桿I的一端設有扁平狀的刀片卡槽體2,該刀片卡槽體2上橫向貫穿有刀片卡槽9,刀片8通過刀片卡槽9橫向安裝于刀柄主桿I上;在刀柄主桿I靠近刀片卡槽體2該端的桿身上設有夾壓器3和作用于該夾壓器3的彈簧片4,夾壓器3的前端形成叉狀結構5,后端形成翹尾6,該翹尾6為夾壓器3的術者按壓部位,叉狀結構5和翹尾6以桿身為支點形成翹壓的兩端,類似于杠桿原理,同時,在該夾壓器3上開設有一供彈簧片4穿過的開口,且該開口是設在翹尾6和支點之間,彈簧片4的一端通過鉚釘固定在主桿體I上,其另一端穿過上述開口壓在夾壓器3上;另外,上述刀片卡槽體2位于叉狀結構5的叉口內,上述刀片8是由有一定韌性的不銹鋼制成薄而鋒利的扁平狀結構,其長度應大于叉狀結構6的兩叉臂之間的距離,刀片薄而鋒利的扁平狀結構解決了刀刃可以削切韌性很強的材料的問題,同時,刀片變薄則容易變形,從而保證叉狀結構5在彈簧片4的作用下能夠使刀片8彎曲成類U型,具體是刀片8的兩端被叉狀結構5的兩叉臂折彎,且刀片兩端的折彎處稍有弧度,不能有角,有角就不能解決雕塑材料的平滑過度問題。此外,為了確保刀片8在折彎后不易跑位,本實施例所述叉狀結構5的兩個叉臂內側相向分別設有用于卡住彎曲后的刀片的刀片卡位7。以下為本實施例上述刀片8的安裝過程:首先按壓夾壓器3的翹尾6,翹尾6壓向主桿體I的桿身,叉狀結構5朝翅尾6相反方向向刀片卡槽體2靠攏并超過刀片卡槽體2,使叉狀結構5位于刀片卡槽體2的下方,然后將刀片8橫向插入刀片卡槽,插入后松開夾壓器3,彈簧片4使叉狀結構5復位位于刀片卡槽體2的上方,這一過程使刀片8的兩端被叉狀結構5的兩叉臂折彎,并被叉狀結構5的刀片卡位7卡住,刀片8折彎后呈類U形,之后即可用于硅膠、膨體材料、軟骨等填充材料的削、切修整雕塑。當再次按壓夾壓器3使叉狀結構5位于刀片卡槽體2的下方時,刀片8不被叉狀結構5的刀片卡位7卡住,即可從刀片卡槽9取出,完成刀片8的拆卸。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術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技術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美容整形手術用削切刀,它包括有刀柄主桿(1),其特征在于:刀片(8)通過刀柄主桿一端的刀片卡槽體(2)橫向安裝于刀柄主桿(1)上,刀片卡槽體(2)呈扁平狀;在刀柄主桿靠近該端的桿身上設有夾壓器(3)和作用于該夾壓器(3)的彈簧片(4),彈簧片(4)的一端固定在主桿體(1)上,其另一端壓在夾壓器(3)上,夾壓器(3)的前端形成叉狀結構(5),后端形成翹尾(6),叉狀結構(5)和翹尾(6)以桿身為支點形成翹壓的兩端;刀片卡槽體(2)位于叉狀結構(5)的叉口內,刀片(8)的長度應大于叉狀結構兩叉臂之間的距離,并保證叉狀結構(5)在彈簧片(4)的作用下能夠使刀片(8)彎曲成類U型。
【技術特征摘要】
1.美容整形手術用削切刀,它包括有刀柄主桿(1),其特征在于:刀片(8)通過刀柄主桿一端的刀片卡槽體(2)橫向安裝于刀柄主桿(I)上,刀片卡槽體(2)呈扁平狀;在刀柄主桿靠近該端的桿身上設有夾壓器(3)和作用于該夾壓器(3)的彈簧片(4),彈簧片(4)的一端固定在主桿體(I)上,其另一端壓在夾壓器(3)上,夾壓器(3)的前端形成叉狀結構(5),后端形成翹尾(6),叉狀結構(5)和翹尾(6)以桿身為支點形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偉忠,
申請(專利權)人:劉偉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