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包括硬質紙折的盒體,所述的盒體包括一體成型的面板和底板,所述的面板包括依次連接的頂面部、弧度向內的面弧部和上部向后傾斜的前斜部,所述的底板包括依次連接的底面部、弧度向內的底弧部和下部向前傾斜的后斜部,所述后斜部的上部與所述面板的頂部后端連接,所述前斜部的下端連接有粘貼在所述底板的底面部內側的粘貼板,所述盒體的兩側設有左側蓋組件和右側蓋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外形美觀,奇特,不同于傳統四四方方結構,能夠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手感好,盒上設有弧面窗口,無需打開包裝盒便可多角度觀察盒內物品,展示時非常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展示包裝禮盒
本技術涉及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屬于紙質包裝
技術介紹
現有包裝禮盒外形普通,不夠吸引消費者注意力,而且大多無法看到內裝物品的全部,如需要仔細察看,要打開整個包裝盒,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外形美觀,不同于傳統四四方方結構,手感好,不用打開包裝盒就可以看到盒內物品的展示包裝禮盒。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質紙折的盒體,所述的盒體包括一體成型的面板和底板,所述的面板包括依次連接的頂面部、弧度向內的面弧部和上部向后傾斜的前斜部,所述的底板包括依次連接的底面部、弧度向內的底弧部和下部向前傾斜的后斜部,所述后斜部的上部與所述面板的頂部后端連接,所述前斜部的下端連接有粘貼在所述底板的底面部內側的粘貼板,所述盒體的兩側設有左側蓋組件和右側蓋組件。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面部與所述的底面部平行,所述的前斜部與所述的后斜部平行,所述的面弧部與所述的底弧部上下、前后相對。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設有能夠觀察所述盒體內物品的窗口,所述的窗口由所述面板`的頂面部延伸至所述面板的面弧部。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上設有透明膠片,所述的透明膠片粘貼在所述頂面部與所述面弧部的內側。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側蓋組件包括所述底板的底面部左側延伸的左內蓋板,所述的左內蓋板與所述底面部之間鏤刻有左內卡槽和左外卡板,所述面板的頂面部左側延伸有覆蓋所述內蓋板的左外蓋板,所述的左外蓋板的左側延伸有能夠卡入左內卡槽內的左內卡板,所述的左內卡板與所述的左外蓋板之間鏤刻有供所述左外卡板卡入的左外卡槽,所述前斜部的左側延伸有左前遮板,所述后斜部的左側延伸有左后遮板。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側蓋組件包括所述底板的底面部右側延伸的右內蓋板,所述的右內蓋板與所述底面部之間鏤刻有右卡槽,所述面板的頂面部右側延伸有覆蓋所述右內蓋板的右外蓋板,所述右外蓋板的右側延伸有能夠卡入所述右卡槽內的右卡板,所述前斜部的右側延伸有右前遮板,所述后斜部的右側延伸有右后遮板。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卡槽為兩個,所述的右卡板相應也為兩個。如上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與所述的左側蓋組件和右側蓋組件為一張紙折疊成型。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外形美觀,奇特,不同于傳統四四方方結構,能夠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手感好,盒上設有弧面窗口,無需打開包裝盒便可多角度觀察盒內物品,展示時非常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展開結構示意圖之一;圖3為本技術展開結構示意圖之二;圖4為本技術折疊示意圖之一;圖5為本技術折疊示意圖之二;圖6為本技術的右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6所示,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包括硬質紙折的盒體I,所述的盒體I包括一體成型的面板11和底板12,所述的面板11包括依次連接的頂面部111、弧度向內的面弧部112和上部向后傾斜的前斜部113,所述的底板12包括依次連接的底面部121、弧度向內的底弧部122和下部向前傾斜 的后斜部123,所述后斜部123的上部與所述面板11的頂部111后端連接,所述前斜部113的下端連接有粘貼在所述底板12的底面部121內側的粘貼板13,所述盒體I的兩側設有左側蓋組件2和右側蓋組件3。頂面部111與底面部平行,前斜部113與后斜部123平行,面弧部112與底弧部122上下、前后相對,使得整個盒體I呈菱形,且其中兩個鈍角為圓角,外形新穎,拿在手中手感好。所述面板11上設有能夠觀察所述盒體I內物品的窗口 14,所述的窗口 14由面板11的頂面部111延伸至面板11的面弧部112,使得窗口 14的前端為弧面,擴大了視野,可以看到更多盒體I內的產品,更容易進一步了解產品。在窗口 14上設有透明膠片4,該透明膠片4粘貼在面板11的頂面部111與面弧部112的內側,從內部遮擋了窗口 14,避免盒體I內產品污損。本技術中的左側蓋組件2包括底板12的底面部121左側延伸的左內蓋板21,在左內蓋板21與底面部121之間鏤刻有左內卡槽22和左外卡板23,面板11的頂面部111左側延伸有覆蓋內蓋板21的左外蓋板24,該左外蓋板24的左側延伸有能夠卡入左內卡槽22內的左內卡板25,在左內卡板25與左外蓋板24之間鏤刻有供左外卡板23卡入的左外卡槽26,在前斜部113的左側延伸有左前遮板27,在后斜部123的左側延伸有左后遮板28,可以更嚴密地覆蓋盒體I的左側開口。其中左內蓋板21與左外蓋板24與盒體I左側開口形狀相同,均為鈍角為圓角的菱形。本技術的右側蓋組件3包括底板12的底面部121右側延伸的右內蓋板31,在右內蓋板31與底面部121之間鏤刻有右卡槽32,面板11的頂面部111右側延伸有覆蓋右內蓋板31的右外蓋板33,該右外蓋板33的右側延伸有能夠卡入右卡槽32內的右卡板34,本技術中右卡槽32為兩個,右卡板34相應也為兩個,在前斜部113的右側延伸有右前遮板35,在后斜部123的右側延伸有右后遮板36,可以更嚴密地覆蓋盒體I的右側開口。其中右內蓋板31與右外蓋板33與盒體I右側開口形狀相同,均為鈍角為圓角的菱形。本技術中盒體I與左側蓋組件2和右側蓋組件3為一張紙折疊成型。制作本技術時,先將透明膠片4貼在頂面部111與面弧部112的內側使其遮擋住窗口 14,再將粘貼板13向內折疊,將粘貼板13的外壁與底板12的底面部121的內側粘貼,使盒體I成型,面板11與底板12成前后封閉,左、右形成開口,左側蓋組件2和右側蓋組3為包裝產品時再折疊封閉。封閉左側蓋組件2時,先將左前遮板27和左后遮板28向盒體I翻折,然后將左內蓋板21向盒體I左側開口折疊,壓覆左前遮板27和左后遮板28,并將左內蓋板21上的左外卡板23向盒體I外翻折,再將左外蓋板24向盒體I折疊,覆蓋左內蓋板21,并將左內卡板25插入左內卡槽22中,最后將左外卡板23翻折向盒體1,使其卡入左外卡槽26中,即封閉左側蓋組件2,使盒體I左側開口封閉。封閉右側蓋組件3時,先將右前遮板35和右后遮板36向盒體I翻折,然后將右內蓋板31向盒體I翻折并壓覆右前遮板35和右后遮板36,再將右外蓋板33向盒體I翻折,壓覆右內蓋板31,最后將兩個右卡板34分別卡入右卡槽32中,即可封閉右側蓋組件3,封閉盒體I的右側開口。本技術結構簡單,適用于小件產品組合,如旅行套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質紙折的盒體(1),所述的盒體(1)包括一體成型的面板(11)和底板(12),所述的面板(11)包括依次連接的頂面部(111)、弧度向內的面弧部(112)和上部向后傾斜的前斜部(113),所述的底板(12)包括依次連接的底面部(121)、弧度向內的底弧部(122)和下部向前傾斜的后斜部(123),所述后斜部(123)的上部與所述面板(11)的頂部(111)后端連接,所述前斜部(113)的下端連接有粘貼在所述底板(12)的底面部(121)內側的粘貼板(13),所述盒體(1)的兩側設有左側蓋組件(2)和右側蓋組件(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質紙折的盒體(1),所述的盒體(I)包括一體成型的面板(11)和底板(12 ),所述的面板(11)包括依次連接的頂面部(111)、弧度向內的面弧部(112)和上部向后傾斜的前斜部(113),所述的底板(12)包括依次連接的底面部(121)、弧度向內的底弧部(122)和下部向前傾斜的后斜部(123),所述后斜部(123)的上部與所述面板(11)的頂部(111)后端連接,所述前斜部(113)的下端連接有粘貼在所述底板(12)的底面部(121)內側的粘貼板(13),所述盒體(I)的兩側設有左側蓋組件(2)和右側蓋組件(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面部(111)與所述的底面部(121)平行,所述的前斜部(113)與所述的后斜部(123)平行,所述的面弧部(112)與所述的底弧部(122)上下、前后相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上設有能夠觀察所述盒體(I)內物品的窗口(14),所述的窗口(14)由所述面板(11)的頂面部(111)延伸至所述面板(11)的面弧部(11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14)上設有透明膠片(4),所述的透明膠片(4)粘貼在所述頂面部(111)與所述面弧部(112)的內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展示包裝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側蓋組件(2)包括所述底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煥然,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中榮紙類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