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屬于陶瓷套管加工設備技術領域。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包括正面刻有V形槽的輸送件本體(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于所述輸送件本體(1)上部的條塊狀的擋塊(2),所述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平行設置;所述擋塊(2)有兩塊,所述兩塊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對稱設置;所述V形槽(3)的上方空間被所述擋塊(2)部分遮蔽,所述擋塊下緣因倒角而形成一面,該面與水平面呈30~60°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V形槽上方設置了擋塊,這不僅避免了陶瓷套管在輸送過程中跳出V形槽的技術問題,而且通過V形槽與擋塊倒角的結合設計,將陶瓷套管局限在一個狹小空間內,避免了較大程度的擦碰,有利于陶瓷套管質量的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尤其涉及一種表面刻有V形槽的用于輸送陶瓷套管的構件。屬于陶瓷套管加工設備
技術介紹
陶瓷套管的制作過程中往往涉及到陶瓷套管的輸送。而現有技術中陶瓷套管的輸送就在一個V形槽中進行。在輸送過程中,陶瓷套管常常從V形槽中跳出,掉落在地。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陶瓷套管容易從V形槽中跳出的問題,提供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包括正面刻有V形槽的輸送件本體,它還包括設于所述輸送件本體上部的條塊狀的擋塊,所述擋塊相對于所述V形槽平行設置;所述擋塊有兩塊,所述兩塊擋塊相對于所述V形槽對稱設置;所述V形槽的上方空間被所述擋塊部分遮蔽,所述擋塊遮蔽V形槽的上方空間的部分,其下緣因倒角而形成一面,該面與水平面呈30 60°角。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輸送件本體的背面也刻有V形槽。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擋塊與所述輸送件本體通過螺栓鏈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輸送件本體的背面設有螺紋孔。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V形槽的開口角度為30 6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V形槽的深度為所輸送的陶瓷套管的半徑的1.2 2.0 倍。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輸送件本體的長度為7 IOcm,寬度為4 6cm,厚度為1.5 3cm。本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技術將V形槽的開口的角度重新設計,并且在V形槽上方設置了擋塊,擋塊遮蔽V形槽的上方空間的部分,也進行了結構設計,這不僅避免了陶瓷套管在輸送過程中跳出V形槽的技術問題,而且通過V形槽與擋塊倒角的結合設計,將陶瓷套管局限在一個狹小空間內,避免了較大程度的擦碰,有利于陶瓷套管質量的提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輸送件本體,2-擋塊,3-V形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包括正面刻有V形槽3的輸送件本體1、設于所述輸送件本體I上部的條塊狀的擋塊2,所述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平行設置;所述擋塊2有兩塊,所述兩塊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對稱設置;所述V形槽3的上方空間被所述擋塊部分遮蔽,所述擋塊2遮蔽V形槽3的上方空間的部分,其下緣因倒角而形成一面,該面與水平面呈30°角。所述輸送件本體I的背面也刻有V形槽3。所述擋塊2與所述輸送件本體I通過螺栓鏈接。所述輸送件本體I的背面設有螺紋孔。所述V形槽3的開口角度為45°。所述V形槽3的深度為所輸送的陶瓷套管的半徑的1.5倍。所述輸送件本體I的長度為7cm,寬度為4cm,厚度為2cm。權利要求1.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包括正面刻有V形槽的輸送件本體(I),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于所述輸送件本體(I)上部的條塊狀的擋塊(2),所述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平行設置;所述擋塊(2)有兩塊,所述兩塊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對稱設置;所述V形槽(3)的上方空間被所述擋塊(2)部分遮蔽,所述擋塊(2)遮蔽V形槽(3)的上方空間的部分,其下緣因倒角而形成一面,該面與水平面呈30 60°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件本體(I)的背面也刻有V形槽(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2)與所述輸送件本體(I)通過螺栓鏈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件本體(I)的背面設有螺紋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3)的開口角度為30 6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3)的深度為所輸送的陶瓷套管的半徑的1.2 2.0倍。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件本體(I)的長度為7 10cm,寬度為4 6cm,厚度為1.5 3cm。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屬于陶瓷套管加工設備
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包括正面刻有V形槽的輸送件本體(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于所述輸送件本體(1)上部的條塊狀的擋塊(2),所述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平行設置;所述擋塊(2)有兩塊,所述兩塊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對稱設置;所述V形槽(3)的上方空間被所述擋塊(2)部分遮蔽,所述擋塊下緣因倒角而形成一面,該面與水平面呈30~60°角。本技術在V形槽上方設置了擋塊,這不僅避免了陶瓷套管在輸送過程中跳出V形槽的技術問題,而且通過V形槽與擋塊倒角的結合設計,將陶瓷套管局限在一個狹小空間內,避免了較大程度的擦碰,有利于陶瓷套管質量的提高。文檔編號B65G47/00GK202967455SQ20122057327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專利技術者明興龍 申請人:西比(湖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陶瓷套管輸送件,包括正面刻有V形槽的輸送件本體(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于所述輸送件本體(1)上部的條塊狀的擋塊(2),所述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平行設置;所述擋塊(2)有兩塊,所述兩塊擋塊(2)相對于所述V形槽(3)對稱設置;所述V形槽(3)的上方空間被所述擋塊(2)部分遮蔽,所述擋塊(2)遮蔽V形槽(3)的上方空間的部分,其下緣因倒角而形成一面,該面與水平面呈30~60°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明興龍,
申請(專利權)人:西比湖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