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節能電動液壓抓斗,屬抓斗領域。包括由左斗體和右斗體組成的抓斗斗體,座板,左斗體和右斗體與座板之間分別通過連桿連接、連桿上端和座板鉸接,下端分別與左斗體和右斗體鉸接;座板上端安裝有吊裝滑輪組或鉤頭掛環;還包括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所述的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為安裝在座板上的帶蓄能器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有2個油缸,左斗體和右斗體的主筋的上端和對應的油缸活塞桿頭部鉸接在一起。液壓控制機構包括電機、油缸,電磁閥、溢流閥、油泵和蓄能器,油缸活塞桿和斗體主筋上端鉸接,利用活塞桿的伸縮控制抓斗的打開或閉合,完成裝卸作業。優點:節能,作業速度快,操作簡便,故障率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抓斗,具體是一種高效節能電動液壓抓斗。
技術介紹
抓斗是一種適用于鐵路貨場、礦山、碼頭等運輸場所的裝卸機械部件,用于裝卸散堆裝貨物。主要包括左斗體、右斗體、連桿和座板;由電機-制動器-減速機-卷筒-鋼絲繩-滑輪組控制開、閉斗;傳統兩瓣式抓斗的下滑輪組和斗體的鉸接點在斗體的上沿,即鉸接點低,在抓取貨物時,斗沿插進貨物很淺,下滑輪組底板就接觸到貨物,對抓取貨物影響很大;傳統抓斗由電機帶動卷筒/鋼絲繩/滑輪組實現開、閉斗,開斗時容易出現抓斗開口不足或鋼絲繩過松脫槽,閉斗時需依賴限位開關做保障,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由于傳動機構復雜、頻繁起動/制動沖擊電能消耗過大。傳統抓斗遇異常情況閉合阻力過大時,因電機過載能力很大,容易致斗體變形或撕裂。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已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高效節能電動液壓抓斗。本技術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節能電動液壓抓斗,包括由左斗體和右斗體組成的抓斗斗體,座板,左斗體和右斗體與座板之間分別通過連桿連接、連桿上端和座板鉸接,下端分別與左斗體和右斗體鉸接;座板上端安裝有吊裝滑輪組或鉤頭掛環;還包括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所述的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為安裝在座板上的帶蓄能器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有2個油缸,左斗體和右斗體的主筋的上端和對應的油缸活塞桿頭部鉸接在一起。所述的液壓控制機構包括電機、油缸,電磁閥、溢流閥、油泵和蓄能器,油缸活塞桿和斗體主筋上端鉸接,利用活塞桿的伸縮控制抓斗的打開或閉合,完成裝卸作業。所采用的液壓控制機構為公知技術,故不詳述。本技術和已有技術比較具有如下優點:節能,作業速度快,操作簡便,故障率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3是液壓紅紙機構原理圖。圖中:1、液壓油缸,2、吊裝滑輪組,3、連桿,4、左斗體,4.1、右斗體,5、座板,6、蓄能器,7、電磁閥,8、電機,9、溢流閥,10、油泵,11、主筋。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節能電動液壓抓斗包括由左斗體4和右斗體4.1組成的抓斗斗體,座板5,左斗體4和右斗體4.1與座板5之間分別通過連桿3連接、連桿3上端和座板5鉸接,下端分別與左斗體4和右斗體4.1鉸接;座板5上端安裝有吊裝滑輪組2或鉤頭掛環;還包括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左斗體4和右斗體4.1的主筋11的上端和對應的油缸活塞桿鉸接在一起;所述的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為安裝在座板上的帶蓄能器的液壓系統。利用活塞桿伸出(縮回)打開(閉合)抓斗,完成裝卸作業。如圖3所示,液壓系統包括電機8、2個油缸1、電磁閥7、溢流閥9、油泵10和蓄能器6,2個油缸I的活塞桿分別和對應的斗體的主筋11的上端鉸接,活塞桿的伸縮控制抓斗斗體的打開或閉合。所采用的液壓控制機構為公知技術,故不詳述。液壓系統工作原理是:作業前,啟動抓斗油泵的電機8,油泵10輸出壓力油進入蓄能器6,當蓄能器內壓力達到系統設定壓力后,溢流閥9開啟,壓力油回油箱;作業時,將電磁閥7置于打開(閉合)位置,油泵和蓄能器同時給油缸I供油,油缸活塞桿快速伸出(縮回),帶動斗體打開(閉合),當活塞桿行程達到下(上)止點后,無論電磁閥7是否回中位,油泵輸出的壓力油都進入蓄能器6備用。本實施例為通用抓斗。優點是:1、改變開、閉斗控制方式。將傳統抓斗由電機-制動器-減速機-卷筒-鋼絲繩-滑輪組控制開(閉)斗改為電機-油泵+蓄能器-分配閥-液壓油缸控制開(閉)斗,油缸行程控制開(閉)斗幅度,不需限位裝置;油泵電機功率小,連續工作,不開(閉)斗時,油泵輸出壓力油儲存在蓄能器里,開(閉)斗時,油泵、蓄能器同時給油缸供油,能量集中釋放,給斗體機構提供足夠動力快速完成相應動作,避免了傳統方式頻繁起動、制動產生的能量消耗和沖擊。2、改變斗體結構。傳統兩瓣式抓斗抓取貨物時,斗沿插進貨物很淺,下滑輪組底板就接觸到貨物,對抓取貨物影響很大;液壓抓斗無該機構,活塞桿和斗體鉸接點位置較高,抓斗自重得到充分利用,使自重相同抓斗抓取貨物數量不同。利用提高有效載荷比重實現節能。3、傳統抓斗由電機帶動卷筒/鋼絲繩/滑輪組實現開、閉斗,開斗時容易出現抓斗開口不足或鋼絲繩過松脫槽,閉斗時需依賴限位開關做保障,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液壓抓斗靠油缸行程控制開(閉)斗,準確可靠,開(閉)斗動作完成后,即使分配閥不回中位,也不影響液壓系統及其他機構正常工作,不存在操作失誤。4、故障率及維修:傳統抓斗傳動機構復雜、頻繁起動/制動沖擊、操作失誤致鋼絲繩脫槽等,機械故障較多、維修難度較大;液壓抓斗結構簡單,液體傳動平穩可靠無沖擊,故障率較低,配件通用、獨立,更換簡便。傳統抓斗遇異常情況閉合阻力過大時,因電機過載能力很大,容易致斗體變形或撕裂;液壓抓斗最大閉合力恒定,(取決于系統設定壓力)遇異常情況阻力過大時,溢流閥開啟,可以有效保護斗體。5、傳統抓斗控制開、閉斗的電機功率大,控制機構復雜,頻繁啟動制動能耗大,本技術電機功率小,連續工作,能耗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節能電動液壓抓斗,包括由左斗體(4)和右斗體(4.1)組成的抓斗斗體,座板(5),左斗體(4)和右斗體(4.1)與座板(5)之間分別通過連桿(3)連接、連桿(3)上端和座板(5)鉸接,下端分別與左斗體(4)和右斗體(4.1)鉸接;座板(5)上端安裝有吊裝滑輪組2或鉤頭掛環;還包括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為安裝在座板上的帶蓄能器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有2個油缸(1),左斗體(4)和右斗體(4.1)的主筋(11)的上端和對應的油缸活塞桿頭部鉸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節能電動液壓抓斗,包括由左斗體(4)和右斗體(4.1)組成的抓斗斗體,座板(5),左斗體(4)和右斗體(4.1)與座板(5)之間分別通過連桿(3)連接、連桿(3)上端和座板(5)鉸接,下端分別與左斗體(4)和右斗體(4.1)鉸接;座板(5)上端安裝有吊裝滑輪組2或鉤頭掛環;還包括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抓斗運動的控制機構為安裝在座板上的帶蓄能器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強欣,
申請(專利權)人:邵強欣,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