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包括外皮層(1),芯層(4),所述芯層(4)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鋁網支撐層(3),鋁網支撐層(3)與外皮層(1)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2),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芯層的外表面設置有鋁網支撐層,鋁網支撐層與外皮層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鋁網支撐層能夠對芯層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同時也不會對鋼液引入不需要的元素,而且鋁網支撐層能起到較好的固定氮作用,從而提高和穩定了氮的回收率,所采用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有利于芯層快速溶解在鋼液中,參與鋼液的合金化,鋼液的氧含量和硫含量大幅降低,對氮的回收率較高,產品中氮的含量波動較小,產品質量穩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包芯線,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
技術介紹
鋼的氮合金化可提高鋼的強度、塑性、韌性及抗熱疲勞等綜合機械性能,并使鋼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達到相同的強度下,氮合金化節約微合金元素釩、鈦、鈮等,進而降低了成本。氮合金化技術可用于結構鋼、工具鋼、不銹鋼、鋼筋鋼及鑄鐵中。氮合金化與微合金化技術聯合應用于高強度低合金鋼中,可促進鋼中碳氮化合物的析出,更有效地發揮沉淀強化和細化晶粒作用?,F有技術中主要是在冶煉后期加入氮化合金,如氮化鉻鐵、氮化錳鐵、氮化鐵,來實現氮合金化,但氮的回收率較低(70-90%)且波動較大,影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如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1818086A,公告日為:2006年8月16日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冶煉中用于實現鋼液釩、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可在鋼液釩、氮合金化時使釩和氮合金元素回收率提高且穩定,該包芯線包括芯層和鋼質的外層,芯層通過外層的包裹而制成線狀,芯層含有氮化釩合金,在出完鋼后或鋼液精煉處理后將包芯線通過喂線機喂入鋼液深處,從而實現在鋼液中添加釩、氮及其他合金元素的目的。但是該結構的缺陷在于:制造工藝復雜,對氮的回收率較低,而且產品中氮的含量波動較大,產品質量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氮合金化包芯線對氮的回收率較低,而且產品中氮的含量波動較大,產品質量不穩定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對氮的回收率較高,產品中氮的含量波動較小,產品質量穩定的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包括外皮層,芯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層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鋁網支撐層,鋁網支撐層與外皮層之間設置有娃I丐合金層。所述外皮層由工業純鐵帶制成,鋁網支撐層由純鋁制成。所述硅鈣合金層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硅鈣合金顆粒構成。所述芯層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構成。所述鋁網支撐層為單層網,網孔孔徑小于5毫米。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在芯層的外表面設置有鋁網支撐層,鋁網支撐層與外皮層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鋁網支撐層能夠對芯層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同時也不會對鋼液引入不需要的元素,而且鋁網支撐層能起到較好的固定氮作用,從而提高和穩定了氮的回收率。2、本技術所采用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有利于芯層快速溶解在鋼液中,參與鋼液的合金化,鋼液的氧含量和硫含量大幅降低,對氮的回收率較高,產品中氮的含量波動較小,產品質量穩定。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橫截面的示意圖。圖中:外皮層1,硅鈣合金層2,鋁網支撐層3,芯層4。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參見圖1,本技術的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包括外皮層1,芯層4,所述芯層4的外表面設置有鋁網支撐層3,鋁網支撐層3與外皮層I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2。所述外皮層I由工業純鐵帶制成,鋁網支撐層3由純鋁制成。所述硅鈣合金層2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硅鈣合金顆粒構成。所述芯層4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構成。所述鋁網支撐層3為單層網,網孔孔徑小于5毫米。芯層4為包芯線的最內層,芯層4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構成,芯層4的外表面設置有鋁網支撐層3,鋁網支撐層3由純鋁制成,鋁網支撐層3為單層網,網孔孔徑小于5毫米。鋁網支撐層3 —方面能與多余的自由氮反應,起固定氮的作用,不會對鋼液引入不需要的元素,保證鋼液中的合金元素符合要求。另一方面能夠對芯層4起到良好包裹和支撐作用,使包芯線能夠深入鋼液中,從而提高和穩定了氮的回收率。鋁網支撐層3與外皮層I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2,硅鈣合金層2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硅鈣合金顆粒構成,能便于硅鈣合金層2快速溶解在鋼液中并與氧、硫發生反應。鋁網支撐層3能起到較好的固定氮作用,從而提高和穩定了氮的回收率,使氮的回收率穩定在90%-95%。同時芯層4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構成有利于芯層4快速溶解在鋼液中,參與鋼液的合金化,提高了產品質量。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包括外皮層(1),芯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層(4)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鋁網支撐層(3),鋁網支撐層(3)與外皮層(I)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層(I)由工業純鐵帶制成,鋁網支撐層(3)由純鋁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鈣合金層(2)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硅鈣合金顆粒構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層(4)由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5毫米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鋁網支撐層(3)為單層網,網孔孔徑小于5毫米。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包括外皮層(1),芯層(4),所述芯層(4)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鋁網支撐層(3),鋁網支撐層(3)與外皮層(1)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2),本技術在芯層的外表面設置有鋁網支撐層,鋁網支撐層與外皮層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鋁網支撐層能夠對芯層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同時也不會對鋼液引入不需要的元素,而且鋁網支撐層能起到較好的固定氮作用,從而提高和穩定了氮的回收率,所采用的氮化鐵合金顆粒有利于芯層快速溶解在鋼液中,參與鋼液的合金化,鋼液的氧含量和硫含量大幅降低,對氮的回收率較高,產品中氮的含量波動較小,產品質量穩定。文檔編號C22C35/00GK202968665SQ20122064395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專利技術者李民華 申請人:湖北上大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氮合金化的包芯線,包括外皮層(1),芯層(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層(4)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鋁網支撐層(3),鋁網支撐層(3)與外皮層(1)之間設置有硅鈣合金層(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民華,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上大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