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由尾座、進給套、鎖緊螺母、擋桿、擺動撥桿、刀柄、刀桿、車刀、限位塊、回復彈簧和導向塊構成,尾座一端設置有螺紋,進給套設置于尾座上,刀柄的軸向截面呈倒L型,刀桿中部通過銷軸與刀柄中部相連,刀桿上端的尖角與進給套下端圓柱筒內壁相接觸,回復彈簧一端固定于刀柄上,另一端與刀桿側平面相接觸,限位塊設置于刀柄上端中部,擺動撥桿沿豎直方向設置于進給套旁,導向塊設置于刀柄的下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錐形進給套、杠桿式刀桿和彈簧設置于本工裝中,進給套的半徑變化使杠桿式刀桿帶動其下端的車刀實現進給動作,可以在鉆床上借助本工裝完成車槽工序,擴大了鉆床的使用范圍,縮短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金屬切削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 鉆床的車槽工裝。技術背景鉆床一般只能鉆孔、攻絲等,難以加工槽等簡單幾何形狀的。現有技 術中,在車床上車槽后,再利用鉆床鉆孔,需要用到車床和鉆床兩種加工 設備,需要兩道工序,生產周期長,加工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所述的這種用于 鉆床的車槽工裝要解決現有技術中鉆床上不能加工出槽結構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這種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由尾座、進給套、鎖緊螺母、 擋桿、擺動撥桿、刀柄、刀桿、車刀、限位塊、回復彈簧和導向塊構成, 其中,所述的尾座一端設置有螺紋,所述的進給套是一個由兩端的異徑的 圓柱筒和中間的圓錐筒構成的筒體,進給套上端的圓柱筒內設置有內螺紋 并與尾座上的螺紋配合,所述的螺母設置于尾座上并位于進給套的上側 面,所述的擋桿一端固定設置于進給套的側壁上,擋桿垂直于進給套的軸 向,所述的刀柄設置于進給套的下方,刀柄的上端與尾座的下端相連,刀 柄的軸向截面呈倒L型,刀桿與刀柄沿軸向并排設置,刀桿的中部通過銷 軸與刀柄的中部相連,所述的車刀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刀桿的下端,刀桿 上端的軸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刀桿上端的尖角與進給套下端圓柱筒的內 壁鄰接,刀柄上端設置有垂直于其軸線的螺紋孔,所述的螺紋孔中設置有 螺釘,所述的回復彈簧的一端由所述的螺釘固定于刀柄上,回復彈簧的另 一端與刀桿的豎直側平面鄰接,所述的限位塊通過螺釘設置于刀柄上端的中部,所述的擺動撥桿設置于進給套旁,所述的導向塊通過螺栓設置于刀 柄的下端。進一步的,所述的擺動撥桿與進給套上端圓柱筒段之間的距離小于擋 桿的長度。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尾座與鉆床主軸相連,限位塊控制軸向 槽深,主軸在轉動過程中螺紋進給套一起旋轉,帶動擋桿旋轉,使得擋桿 轉一圈被固定在鉆床上的擺動撥桿撥動一個角度,使進給套向下旋轉,帶 動杠桿式刀桿和車刀進給。退刀時,使主軸反轉,彈簧壓迫杠桿式刀桿在 反轉的過程中恢復原狀,從而實現退刀功能。本技術與己有技術相對照,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技術 將錐形進給套、杠桿式刀桿和彈簧設置于鉆床主軸下,進刀時進給套的半 徑變化使杠桿式刀桿帶動其下端的車刀實現進給動作,退刀時由彈簧的回 復力使車刀退刀,這樣可以在鉆床上借助本工裝完成車槽工序,擴大了鉆 床的使用范圍,縮短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由尾座ll、進給套4、鎖緊螺母l、擋桿3、擺動撥桿2、刀柄14、刀桿5、車刀8、限位塊 15、回復彈簧12和導向塊10構成,所述的尾座ll一端設置有螺紋,所 述的進給套4是一個由兩端圓柱筒和中間圓錐筒構成的筒體,所述的進給 套4上端的圓柱筒內設置有內螺紋與所述的尾座11上的螺紋相配合,所 述的螺母1設置于所述的尾座11上并位于所述的進給套4上側面,所述 的擋桿3 —端固定設置于所述的進給套4側壁上,所述的擋桿3垂直于所 述的進給套4軸線,所述的刀柄14設置于所述的進給套4下方,所述的 刀柄14上端與所述的尾座11下端相連,所述的刀柄14的軸向截面呈倒L型,所述的刀桿5與所述的刀柄14沿軸向并排設置,所述的刀桿5中部通過銷軸6與所述的刀柄14中部相連,所述的刀桿5下端通過螺釘17固 定設置有所述的車刀8,所述的刀桿5上端軸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的 刀桿5上端的尖角與所述的進給套4下端圓柱筒內壁相接觸,所述的刀柄 14上端設置有垂直于其軸線的螺紋孔,在所述的螺紋孔中設置有螺釘13, 所述的回復彈簧12 —端由所述的螺釘13固定于所述的刀柄14上,所述 的回復彈簧12另一端與所述的刀桿5的豎直側平面相接觸,所述的限位 塊15通過螺釘16設置于所述的刀柄14上端中部,所述的擺動撥桿2沿 豎直方向設置于所述的進給套4旁,所述的擺動撥桿2上端固定于鉆床機 架上,所述的擺動撥桿2與所述的進給套4上端圓柱筒段之間的距離小于 所述的擋桿3的長度,所述的導向塊10通過螺栓9設置于所述的刀柄14 的下端。具體的,加工槽時將已加工過孔的工件7固定于工作臺上,將刀柄14 伸入工件7的孔中,導向塊10由螺栓9固定于刀柄14下端。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由尾座、進給套、鎖緊螺母、擋桿、擺動撥桿、刀柄、刀桿、車刀、限位塊、回復彈簧和導向塊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座一端設置有螺紋,所述的進給套是一個由兩端的異徑的圓柱筒和中間的圓錐筒構成的筒體,進給套上端的圓柱筒內設置有內螺紋并與尾座上的螺紋配合,所述的螺母設置于尾座上并位于進給套的上側面,所述的擋桿一端固定設置于進給套的側壁上,擋桿垂直于進給套的軸向,所述的刀柄設置于進給套的下方,刀柄的上端與尾座的下端相連,刀柄的軸向截面呈倒L型,刀桿與刀柄沿軸向并排設置,刀桿的中部通過銷軸與刀柄的中部相連,所述的車刀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刀桿的下端,刀桿上端的軸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刀桿上端的尖角與進給套下端圓柱筒的內壁鄰接,刀柄上端設置有垂直于其軸線的螺紋孔,所述的螺紋孔中設置有螺釘,所述的回復彈簧的一端由所述的螺釘固定于刀柄上,回復彈簧的另一端與刀桿的豎直側平面鄰接,所述的限位塊通過螺釘設置于刀柄上端的中部,所述的擺動撥桿設置于進給套旁,所述的導向塊通過螺栓設置于刀柄的下端。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擺動撥 桿與進給套上端圓柱筒段之間的距離小于擋桿的長度。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由尾座、進給套、鎖緊螺母、擋桿、擺動撥桿、刀柄、刀桿、車刀、限位塊、回復彈簧和導向塊構成,尾座一端設置有螺紋,進給套設置于尾座上,刀柄的軸向截面呈倒L型,刀桿中部通過銷軸與刀柄中部相連,刀桿上端的尖角與進給套下端圓柱筒內壁相接觸,回復彈簧一端固定于刀柄上,另一端與刀桿側平面相接觸,限位塊設置于刀柄上端中部,擺動撥桿沿豎直方向設置于進給套旁,導向塊設置于刀柄的下端。本技術將錐形進給套、杠桿式刀桿和彈簧設置于本工裝中,進給套的半徑變化使杠桿式刀桿帶動其下端的車刀實現進給動作,可以在鉆床上借助本工裝完成車槽工序,擴大了鉆床的使用范圍,縮短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文檔編號B23Q5/34GK201132222SQ20072007768公開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8日專利技術者劉彥龍, 吳永旭 申請人:上海東方泵業(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鉆床的車槽工裝,由尾座、進給套、鎖緊螺母、擋桿、擺動撥桿、刀柄、刀桿、車刀、限位塊、回復彈簧和導向塊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座一端設置有螺紋,所述的進給套是一個由兩端的異徑的圓柱筒和中間的圓錐筒構成的筒體,進給套上端的圓柱筒內設置有內螺紋并與尾座上的螺紋配合,所述的螺母設置于尾座上并位于進給套的上側面,所述的擋桿一端固定設置于進給套的側壁上,擋桿垂直于進給套的軸向,所述的刀柄設置于進給套的下方,刀柄的上端與尾座的下端相連,刀柄的軸向截面呈倒L型,刀桿與刀柄沿軸向并排設置,刀桿的中部通過銷軸與刀柄的中部相連,所述的車刀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刀桿的下端,刀桿上端的軸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刀桿上端的尖角與進給套下端圓柱筒的內壁鄰接,刀柄上端設置有垂直于其軸線的螺紋孔,所述的螺紋孔中設置有螺釘,所述的回復彈簧的一端由所述的螺釘固定于刀柄上,回復彈簧的另一端與刀桿的豎直側平面鄰接,所述的限位塊通過螺釘設置于刀柄上端的中部,所述的擺動撥桿設置于進給套旁,所述的導向塊通過螺栓設置于刀柄的下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永旭,劉彥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東方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