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紡織印染技術領域的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支撐架、角鐵、底座板和導向條,底座板的支撐面分別與支撐架和角鐵固定連接,角鐵與導向條面接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應用到強拉工作狀態,機械設備能承受的拉力增大,即織物承受的拉力能夠增大,使拉步長度從1.6m增大到2.2m,且能夠增大拉布的效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使軌道機械加工簡單化,對加工設備無要求,對工作母機設備無特定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紡織印染
,具體涉及一種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現有的強拉軌道結構的U型軌道I包括垂直懸臂梁11、水平懸臂梁12和固定板13,垂直懸臂梁11、水平懸臂梁12和固定板13依次連接,水平懸臂梁12水平設置,垂直懸臂梁11和固定板13設置于同側且均與水平懸臂梁12垂直,U型軌道I的垂直懸臂梁11的內側與導向條2的一個面面接觸,導向條2的另一個面與軸承3面接觸,軸承3上設置有夾持織物的夾子4。如圖1和圖2所示,當熱風拉幅定形器工作時,U型軌道I受到了向外側的拉力,該拉力使力臂變形,使U型軌道I的垂直懸臂梁11和水平懸臂梁12之間的夾角α I由原來的90°變為90° + Λ 1,使U型軌道I的水平懸臂梁12和固定板13之間的夾角α2由原來的90°變為90° + Λ 2,力矩Ml=力PlX力臂LI,現有的力臂LI為垂直懸臂梁11的頂端至水平懸臂梁12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夾角Ci1和夾角α2的增大,力臂LI變大,力矩Ml變大,U型軌道I傾斜形成的斜面,斜面給軸承3向上的作用力,軸承3浮出軌道,鏈條和軸承結合體向上浮動而脫軌。如何設計出一種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能夠抑制變形,減小力臂,從而減小力矩,穩定整體結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的強拉軌道結構所存在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本技術的一種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撐架、角鐵、底座板和導向條,底座板的支撐面分別與支撐架和角鐵固定連接,角鐵與導向條面接觸。所述角鐵是鋼條折邊成相互垂直的受力段和固定段,所述受力段與導向條面接觸,所述固定段與底座板固定連接。該角鐵能夠防止導向條受到側面壓力所導致的變形和移動。所述角鐵的垂直折邊部分的內側設置有與受力段和固定段連接的內加固結構,該內加固結構為圓弧形結構。所述角鐵的垂直折邊部分的外側設置有外焊接點,該外焊接點連接角鐵與底座板。所述角鐵的固定段上設有通孔,所述底座板上設有通孔,緊固件穿過角鐵的通孔和底座板的通孔,將角鐵和底座板固定連接。所述角鐵的頂端至底座板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為力臂,該力臂的長度與現有的力臂相比,縮短了 35%至40%。力臂減小,在作用力相同的情況下,使強拉軌道力矩減小。所述角鐵的厚度均為5_8mm。所述角鐵的固定段與導向條分別設置于角鐵受力段的兩側。該結構使角鐵能夠防止導向條受到側面壓力所導致的變形。所述底座板的厚度為6-10mm。本技術的力臂的長度與現有的力臂相比,縮短了 35%至40%。同時,由于本技術的角鐵的自身結構、內加固結構和外焊接點均能夠抵抗變形,本技術的力臂和力均小于現有的力臂和力,所以本技術的力矩遠小于現有的結構的力矩,抗變形能力提高了 3至5倍。本技術可以應用到強拉工作狀態,機械設備能承受的拉力增大,即織物承受的拉力能夠增大,使拉幅寬度從1.6m增大到2.2m,且能夠增大拉幅的效率。本技術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使軌道機械加工簡單化,對加工設備無要求,對工作母機設備無特定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的強拉軌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的強拉軌道的受力結構示意圖,其中:圖(a)為變形前結構示意圖,圖(b)為變形后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角鐵和底座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如圖3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包括支撐架100、角鐵200、底座板300和導向條400,底座板300的支撐面分別與支撐架100和角鐵200固定連接,角鐵200與導向條400面接觸。所述角鐵200是鋼條折邊成相互垂直的受力段201和固定段202,所述受力段201與導向條400面接觸,所述固定段202與底座板300固定連接。該角鐵200能夠防止導向條400受到側面壓力所導致的變形和移動。所述角鐵200的垂直折邊部分的內側設置有與受力段201和固定段202連接的內加固結構203,該內加固結構203為圓弧形結構。所述角鐵200的垂直折邊部分的外側設置有外焊接點204,該外焊接點204連接角鐵200與底座板300。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角鐵200的固定段202上設有通孔,所述底座板300上設有通孔,螺釘500穿過角鐵200的通孔和底座板300的通孔,螺釘500的一端通過螺母600將角鐵200和底座板300固定連接。所述角鐵200的頂端至底座板300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為力臂,該力臂的長度L2與現有的力臂相比,縮短了 35%至40%。力臂減小,在作用力相同的情況下,使強拉軌道力矩減小。所述角鐵200的厚度Tl均為5-8mm。所述底座板300的厚度T2為6-10mm。所述角鐵200的固定段202與導向條400分別設置于角鐵200受力段201的兩側。該結構使角鐵200能夠防止導向條400受到側面壓力所導致的變形。本技術的力臂的長度與現有的力臂相比,縮短了 35%至40%。同時,由于本技術的角鐵200的自身結構、內加固結構203和外焊接點204均能夠抵抗變形,本技術的力臂L2和力P2均小于現有的力臂LI和力Pl,所以本技術的力矩M2遠小于現有結構的力矩M1,抗變形能力提高了 3至5倍。本技術可以應用到強拉工作狀態,機械設備能承受的拉力增大,即織物承受的拉力能夠增大,使拉步長度從1.6m增大到2.2m,且能夠增大拉布的效率。本技術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使軌道機械加工簡單化,對加工設備無要求,對工作母機設備無特定要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角鐵、底座板和導向條,底座板的支撐面分別與支撐架和角鐵固定連接,角鐵與導向條面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角鐵、底座板和導向條,底座板的支撐面分別與支撐架和角鐵固定連接,角鐵與導向條面接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鐵是鋼條折邊成相互垂直的受力段和固定段,所述受力段與導向條面接觸,所述固定段與底座板固定連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鐵的垂直折邊部分的內側設置有與受力段和固定段連接的內加固結構,該內加固結構為圓弧形結構。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風拉幅定形器強拉軌道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鐵的垂直折邊部分的外側設置有外焊接點,該外焊接點連接角鐵與底座板。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正禾,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好格印染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