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用于安裝水箱內膽,包括:底座部,具有支撐水箱內膽的結構并與水箱內膽固定連接;底座部包括多個支撐架,多個支撐架形成用于容納水箱內膽的容納腔。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水箱,包括前述的水箱內膽支座。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底座部與水箱內膽固定連接并具有支撐水箱內膽的結構,且多個支撐架形成用于容納水箱內膽的容納腔,水箱內膽裝配在該底座部上水箱內膽不會側翻倒下。該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結構簡單且穩定性較好,解決了水箱內膽的側歪和側翻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水箱內膽能穩定的放置于水箱底板上的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
本技術涉及熱水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
技術介紹
目前熱水器用于儲水的內膽結構大多數中間段為圓柱形,兩端則用帶有圓弧過渡的封蓋密封起來,內膽周圍包裹發泡層來保溫。若水箱內膽直接裝配到水箱底板則不能保持穩定狀態,隨時會側翻倒下。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固定水箱內膽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1、可以通過在水箱內膽的側板上點焊鈑金件后放置在底板上;2、將水箱內膽套設并固定在水箱里的環形的鈑金支撐環內。采用這些固定措施或者方法對水箱內膽不能起到有效的固定,而且穩定性方面也達不到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穩定性好的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水箱內膽支座,用于安裝水箱內膽,包括:底座部,具有支撐水箱內膽的結構并與水箱內膽固定連接;底座部包括多個支撐架,多個支撐架形成用于容納水箱內膽的容納腔。進一步地,支撐架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相連接。進一步地,支撐架為L字形。進一步地,還包括:支撐環,與支撐架的第一端相連接,并與水箱內膽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支撐環的內壁與水箱內膽的底端封蓋的部分的圓弧面或者全部的圓弧面相貼合。進一步地,多個支撐架的第一端間隔均勻地與支撐環相連接。進一步地,底座部還包括:連接板,與支撐架的第二端相連接。進一步地,連接板為矩形。進一步地,支撐架的第二端間隔均勻地與連接板相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支撐件,穿設于連接板上,支撐件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的底端封蓋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水箱內膽的底端封蓋的軸線的延長線穿過連接板的中心;其中,支撐件穿過連接板的中心并與水箱內膽的底端封蓋的凸形的最高處固定連接。根據本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水箱,包括水箱內膽和與水箱內膽固定連接的水箱內膽支座,水箱內膽支座為上述的水箱內膽支座。根據本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該水箱內膽支座包括底座部,底座部包括多個支撐架。底座部與水箱內膽固定連接并具有支撐水箱內膽的結構,且多個支撐架形成用于容納水箱內膽的容納腔,水箱內膽裝配在該底座部上水箱內膽不會側翻倒下。該水箱內膽支座及具有其的水箱,結構簡單且穩定性較好,解決了水箱內膽的側歪和側翻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水箱內膽能穩定的放置于水箱底板上的效果。附圖說明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以及圖3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參見圖1,本技術提供了 一種水箱內膽支座,該水箱內膽支座用于安裝水箱內膽10。水箱內膽支座包括底座部20,底座部20包括多個支撐架21。具體地,底座部20具有支撐水箱內膽10的結構,水箱內膽10固定連接在底座部20上。多個支撐架21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的容納腔,容納腔用于容納水箱內膽10。本技術的水箱內膽支座,包括底座部20,底座部20包括多個支撐架21。底座部20與水箱內膽10固定連接,且底座部20具有支撐水箱內膽10的結構。多個支撐架21形成用于容納水箱內膽10的容納腔,水箱內膽10裝配在該底座部20上后水箱內膽10不會側翻或倒下。該水箱內膽支座結構簡單且穩定性較好,解決了水箱內膽10的側歪和側翻的問題,進而達到了水箱內膽10能穩定的放置于水箱底板上的效果。多個支撐架21形成用于容納水箱內膽10的容納腔,參見圖2,優選地,支撐架21為L字形,即支撐架21的第一端與支撐架21的第二端相對彎折。支撐架21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10相連接。支撐架21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10直接固定連接在一起,比如焊接。當然,支撐架21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10也可以間接連接。參見圖2,水箱內膽支座還包括支撐環30,支撐環30與支撐架21的第一端相連接,并與水箱內膽10固定連接。支撐架21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10間接連接在一起,即支撐架21的第一端通過支撐環30與水箱內膽10相連接。支撐環30的內壁與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圓弧面的至少部分相貼合,優選地,支撐環30與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圓弧面完全吻合。多個支撐架21的第一端間隔均勻地與支撐環30相連接。支撐架21的第一端在支撐環30上分布均勻,有利于在放置水箱內膽10后支撐架21和支撐環30受力均衡,水箱內膽10不會側歪和側翻。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架21為4個,4個支撐架21能達到較好的穩定性,而且在保證穩定性的前提下又節約了成本。參見圖3,底座部20還包括連接板22,與支撐架21的第二端相連接。水箱內膽10放置在水箱內膽支座的底座部20上,底座部20的連接板22放置于水箱底板上。連接板22具有一定的受力面積,所以使得整個裝置很穩,水箱內膽10不會側歪和側翻。優選地,連接板22為矩形,選用矩形的連接板22,其穩定性較好。優選地,支撐架21的第二端間隔均勻地與連接板22相連接。支撐架21的第一端在支撐環30上分布均勻,有利于在放置水箱內膽10后支撐架21受力均衡,水箱內膽10不會側歪和側翻。參見圖1至圖3,支撐架21的第二端與連接板22共同支撐在水箱底板上,一起起到支撐的作用。這樣的水箱內膽支座更加堅固和穩定,對水箱內膽10起到的更好的支撐作用。支撐環30套在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外周,并與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通過焊接固定,支撐環30上開有用于連接支撐架30的螺釘孔。支撐架21的第一端通過第一緊固螺栓40或者焊接與支撐環30固定,支撐架21的第二端通過第二緊固螺栓50或焊接和連接板22固定。參見圖1,底座部20還包括支撐件23,支撐件23穿設于連接板22上。支撐件23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固定連接,支撐件23的第二端與連接板22可拆卸連接。支撐件23支撐在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下方用以支撐水箱內膽10,支撐件23可與支撐架21 二者相配合或者支撐件23可與支撐架21、支撐環30三者相配合,對水箱內膽10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防止水箱內膽10側歪和側翻的效果更好。結合參見圖1至圖3,優選地,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軸線的延長線穿過連接板22的中心,支撐件23穿過連接板22的中心并與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凸形的最高處固定連接。當水箱內膽10豎直放置時,水箱內膽10的重心的軸線通過底端封蓋的凸形的最高處,所以可將支撐件23支撐在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凸形的最高處,使得豎直放置的水箱內膽10的重心軸線通過支撐件23,這樣支撐件23支撐的更為穩定。優選地,支撐件23可以選用螺柱。螺柱的第一端與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固定連接,比如焊接。螺柱的第二端通過緊固螺母與連接板22固定。在上述實施例中,連接板22具有第一凹陷部與第二凹陷部。支撐架21的第二端設置在第一凹陷部內并與連接板22相連接,支撐件23穿設在第二凹陷部中。這樣就能避免因為支撐架21的第二端和支撐件23本身凸出連接板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箱內膽支座,用于安裝水箱內膽(1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20),具有支撐所述水箱內膽(10)的結構并與所述水箱內膽(10)固定連接;?所述底座部(20)包括多個支撐架(21),多個所述支撐架(21)形成用于容納所述水箱內膽(10)的容納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箱內膽支座,用于安裝水箱內膽(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部(20),具有支撐所述水箱內膽(10)的結構并與所述水箱內膽(10)固定連接; 所述底座部(20)包括多個支撐架(21),多個所述支撐架(21)形成用于容納所述水箱內膽(10)的容納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內膽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21)的第一端與所述水箱內膽(10)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內膽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21)為L字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內膽支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支撐環(30),與所述支撐架(21)的第一端相連接,并與所述水箱內膽(10)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內膽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環(30)的內壁與所述水箱內膽(10)的底端封蓋的部分的圓弧面或者全部的圓弧面相貼合。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內膽支座,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支撐架(21)的第一端間隔均勻地與所述支撐環(30)相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有富,蘇運宇,李武,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