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天線及其耦合裝置。其中,耦合裝置包括主桿、電路板和調節器。電路板與主桿耦合;調節器設于電路板上,且調節器的第一端位于主桿與電路板之間。其中,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帶動調節部在主桿與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于調節電路板與主桿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能夠通過轉動或移動第一端調節部的方式來改變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并進一步的調節耦合和隔離指標,從而在對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進行調節的同時,也能降低耦合裝置的成本并確保其使用的穩定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通信
,具體是涉及一種天線及其耦合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耦合技術在通訊技術等
中都經常被相關技術人員使用,其耦合方式和耦合種類也是多種多樣。可以說,耦合技術已經日益成熟。在使用耦合技術時,經常要對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包括耦合和隔離等)進行調節,以適應不同的需要。目前一種廣泛采用的做法是:在電路板上設置一個金屬耦合片和若干電位器,并通過調節金屬耦合片與主桿的距離來調節耦合,通過調節電位器來調節隔離。然而,采用這種方式時,經常由于電位器的使用而造成耦合裝置穩定性較差,且大量使用電位器也會造成耦合裝置的成本過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天線及其耦合裝置,能夠解決現有耦合裝置穩定性較差、成本較高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耦合裝置,包括主桿、電路板和調節器。電路板與主桿耦合;調節器設于電路板上,且調節器的第一端位于主桿與電路板之間。其中,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第一端轉動或移動時,帶動調節部在主桿與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于調節電路板與主桿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其中,調節部在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且調節部為菱形或矩形。其中,調節部在耦合區內縱向延伸,該調節部為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且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之間設有缺口。其中,第一端上還設有沿第一端旋轉的擋片,通過旋轉擋片覆蓋缺口。其中,調節器沿通孔軸向方向移動以改變電路板與主桿之間的相對面積。其中,第一端通過螺紋與電路板連接。其中,電路板上設有通孔,調節器貫穿通孔設置,調節器的第二端突出于電路板遠離主桿的一面,且第二端能夠帶動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其中,調節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采用不同的材料。其中,第二端設有變形部,變形部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以允許第二端穿過通孔,變形部為折彎形狀,且變形部抵接電路板遠離主桿的一面。其中,電路板鄰近主桿的一面設有與主桿形成耦合的耦合電路。其中,調節器采用聚四氟乙烯、聚氧化聚甲醛或陶瓷材料制成。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天線,該天線包括上述的耦合裝置,且主桿上還設有反射器。本技術實施例通過轉動或移動調節器,使得調節器第一端的調節部在主桿與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以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通過上述方式,本技術實施例能夠更好的對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進行調節,同時也能確保耦合裝置的穩定性并降低耦合裝置的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耦合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耦合裝置中調節器的俯視圖,其中,調節部為菱形;圖3是本技術耦合裝置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耦合裝置中調節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a是圖4所示耦合裝置中調節器的俯視圖,其中,調節部為扇形;圖5b是本技術耦合裝置中調節器一變形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耦合裝置一變形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調節器的調節部為矩形;以及圖7是本技術耦合裝置另一變形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調節器的調節部為圓弧形。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特別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對本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在本技術耦合裝置的第一實施例中,耦合裝置包括主桿11、電路板12和調節器13。其中,電路板12與主桿11耦合;調節器13設于電路板12上,且調節器13的第一端14位于主桿11與電路板12之間。這里,由于電路板12與主桿11之間的耦合關系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的內容,故本技術不對耦合技術進行過多說明。值得一提的是,電路板12與主桿11之間的具體耦合方式可以是電容耦合、電感耦合或直接耦合等,本技術對此不作限定。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13可以設于電路板12上,在其它實施例中,調節器13也可以設置在其他地方,比如設置在連接器上或支架上,只要保證其第一端14位于主桿11與電路板12之間即可。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13的第一端14上設有調節部15,第一端14轉動或移動時,調節部15在主桿11與電路板12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于調節電路板與主桿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首先簡要說明一下耦合指標的調節。對于該耦合裝置來說,在主桿11與電路板12之間會形成一個耦合區,而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會對耦合指標產生影響。換句話說,當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變化時,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也會發生變化。顯然,可以通過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的方法來調節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在本實施例中,就是通過轉動或移動第一端14來使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從而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不難理解的是,只要在轉動或移動的時候,調節部15所呈現的形狀或位于耦合區內的面積有所改變,就能使得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改變。舉例來說,可以設置調節器13在電路板12上的位置可調,然后移動調節器13的位置,來使的調節部15進入耦合區的面積發生改變,從而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并進一步調節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其中,“位置可調”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比如在電路板12上設置長條形凹槽,然后使得調節器13能夠在凹槽中移動,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想到的任何方式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由于無需利用電位器來調節隔離指標,因此本技術實施例能夠有效的避免電位器所造成的不穩定性。同時,還能節省電位器所帶來的成本。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調節部15的形狀可以是菱形的。顯然,當旋轉調節器13,也即旋轉調節部15時,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會發生改變,從而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并進一步調節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調節部15的還可以設置成其它形狀,譬如不規則圖形,只要能夠在轉動時,使其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面積發生改變即可。當調節器13在電路板12上的位置可調時,由于可以通過改變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面積來調節耦合和隔離指標,故調節部15可以設置成任何形狀。在本技術第一實施例中,通過轉動或移動調節器13的第一端14來使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從而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并進一步調整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通過這種方式,本技術實施例能夠更好的對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進行調節,同時也能確保耦合裝置的穩定性。另外,本實施例也無需設置專門的電位器來調節隔離指標,故而能夠節省耦合裝置的制造成本。請一并參閱圖3至圖5b,在本技術耦合裝置的第二實施例中,耦合裝置包括但不限于主桿21、電路板22以及調節器23。其中,電路板22與主桿21耦合,且電路板22上還設有通孔220和耦合電路221。具體來說,電路板22鄰近主桿21的一面設有與主桿21形成耦合的耦合電路221。在本實施例中,耦合電路221可以是微帶電路,也可以是放大電路等,本技術對此不作限定。優選的,通孔220可以設置成圓形或長條形,以方便調節器23在其中旋轉或移動。結合前一實施例中的具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裝置包括:?主桿;?電路板,與所述主桿耦合;?調節器,設于所述電路板上,且所述調節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主桿與所述電路板之間;?其中,所述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所述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帶動所述調節部在所述主桿與所述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于調節所述電路板與所述主桿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裝置包括: 主桿; 電路板,與所述主桿耦合; 調節器,設于所述電路板上,且所述調節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主桿與所述電路板之間; 其中,所述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所述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帶動所述調節部在所述主桿與所述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于調節所述電路板與所述主桿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在所述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且所述調節部為菱形或矩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部在所述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且所述調節部為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所述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之間設有缺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上還設有沿第一端旋轉的擋片,通過旋轉所述擋片覆蓋所述缺口。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器沿通孔軸向方向移動以改變所述電路板與所述主桿之間的相對面積。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湘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大富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