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移動電源裝置,其包括:USB母座、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所述USB母座上設置的彈片周圍間隙設置至少一個靜觸點,所述靜觸點設置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上,所述彈片與所述靜觸點形成一常開開關并串聯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的控制回路中,所述彈片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電接觸于所述靜觸點,使所述開關閉合,啟動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避免使用開關對移動電源的工作狀態進行切換,從而減少外設元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移動電源裝直
本技術涉及移動電源
,具體涉及一種移動電源工作狀態的切換功能實現技術。
技術介紹
隨著手機、MP3、MP4、PDA掌上電腦、掌上游戲機、平板電腦等多種數碼產品的日益普及,移動式辦公、移動式游戲等成為了社會的發展趨勢,于是就誕生了一種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充電器,即移動電源,其可以隨時隨地給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設備充電或待機供電,其內部電池一般由鋰電芯或者干電池作為儲電單元。通常都在移動電源殼上設置開關,通過這種外置的開關實現在利用移動電源給外部數碼設備充電時切換移動電源的工作狀態,由待機/關機變為開機狀態,這種切換方式需要在殼體上開設用于安裝開關的孔,并在供電回路上設置開關元件,使得加工比較復雜、增加加工成本;此外通過開關頻繁開關移動電源,反而加大了移動電源的額外損耗,無法有效的降低電源本身的功耗、節約移動電源內部存儲的能量。此外也有采用使移動電源中的升壓電路一直處于工作狀態來避免開機損耗、增加開關元件等上述技術問題,但這樣做依然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加大了移動電源的功耗,使得移動電源標示的存儲電量與實際供給給用戶存在巨大偏差,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地改進移動電源工作狀態的切換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狀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移動電源裝置,其通過將USB接口設置為機械觸碰開關來實現移動電源工作狀態的切換。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所示:一種移動電源裝置,其包括:USB母座、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所述USB母座上設置的彈片周圍間隙設置至少一個靜觸點,所述靜觸點設置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上,所述彈片與所述靜觸點形成一常開開關并串聯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的控制回路中,所述彈片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電接觸于所述靜觸點,使所述常開開關閉合,啟動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正常工作。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彈片包括一彎曲部,所述彎曲部用于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抵觸USB公口的外殼,并使所述彎曲部的末端構成動觸點用于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被頂起電接觸所述靜觸點。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包括MCU、升壓單元;所述USB母座上的電源線端子連接于所述移動電源裝置的電池正極,所述USB母座上的接地線端子電連接于USB母座上設置的彈片,所述靜觸點電連接于所述MCU的一檢測信號輸入端,所述MCU的使能端連接所述升壓單元的控制端,所述USB母座上的彈片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電接觸于所述靜觸點,并在所述檢測信號輸入端產生一電平變化信號,所述MCU在檢測到所述電平變化信號時, 在所述使能端輸出控制信號給所述升壓單元,使所述升壓單元正常工作。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升壓單元的兩端并接在所述電池的正負極。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其還包括:儲能電感,所述電池的正極通過所述儲能電感連接所述升壓單元的一端。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其還包括:單向導通元件,所述單向導通元件的按導通方向設置于所述升壓單元的一端與所述USB母座的電源線端子之間。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所述USB母座的接地線端子與所述彈片一并連接信號地,當所述USB母座上的彈片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電接觸于所述靜觸點,所述檢測信號輸入端由高電平信號變為低電平信號。本技術的技術效果:避免使用開關對移動電源的工作狀態進行切換,從而減少外設元件,減少在殼體上設置開關裸露口,減少加工步驟,縮減開模成本,降低加工成本,保證了殼體完整性,提高整體密封性;與一直使升壓電路保持待機工作狀態的移動電源設備相比,本技術降低了待機功耗,至少減少上百毫安的功耗;方便使用,操作簡便,只要將USB接口連接上,即可將移動電源從待機狀態切換為工作狀態,無需再啟動開關按鍵。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USB母座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USB母座被插入USB公口的局部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電路結構拓撲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技術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為了避免使用開關對移動電源的工作狀態進行切換,以及盡可能降低移動電源的待機功耗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移動電源裝置,其包括:USB母座、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所述USB母座上設置的彈片周圍間隙設置至少一個靜觸點,所述靜觸點設置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上,所述彈片與所述靜觸點形成一常開開關并串聯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的控制回路中,所述彈片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電接觸于所述靜觸點,使所述常開開關閉合,啟動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正常工作。整個技術方案均不需要添加外部元件,直接利用USB母座本身的機械結構特點來形成一機械接觸式常開開關,通常情況開關斷開,只有當USB公口插入USB母座時利用USB公口頂觸上述彈片結構,而使彈片與上述靜觸點閉合,啟動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正常工作,實現移動電源裝置工作狀態的自動切換。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新型的最優實施例。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如圖3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移動電源裝置,其包括:電池BT (這里的電池指可充電電池組件)、USB母座1、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3,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3包括MCU 31、升壓單元32。USB母座I上的電源線端子V+連接于電池BT的正極,USB母座I上的接地線端子V-電連接于USB母座I上設置的彈片11,其構成上述常開開關的動觸點K1。如圖1所示,這里的USB母座I包括有:彈片11、電源及接地/數據等接線端子12。如圖2所示,在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3上設置一靜觸點K2,并且靜觸點K2間隙設置于上述彈片11的周圍,并保證在USB公口 2插入USB母座I時所述彈片11可以接觸到靜觸點K2。如圖2所示,優選地,彈片11包括一彎曲部111,所述彎曲部111的底部用于在USB公口 2插入USB母座I時抵觸USB公口 2的外殼,并使所述彎曲部111的末端構成動觸點Kl,用于在USB公口 2插入USB母座I時被頂起電接觸靜觸點K2 ;且在USB公口 2插入USB母座I時,USB母座I的電源及接地/數據等接線端子12與USB公口 2上的端子22對應緊密接觸。如圖3所示,上述靜觸點K2還電連接于MCU31的一檢測信號輸入端101,MCU31的使能端EN連接升壓單元32的控制端,USB母座I上的彈片11 (也即圖3中的動觸點Kl)在USB公口 2插入USB母座I時電接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電源裝置,其包括:USB母座、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母座上設置的彈片周圍間隙設置至少一個靜觸點,所述靜觸點設置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上,所述彈片與所述靜觸點形成一常開開關并串聯于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的控制回路中,所述彈片在USB公口插入所述USB母座時電接觸于所述靜觸點,使所述常開開關閉合,啟動所述電池管理系統電路板正常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國訓,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中遠航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