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智能型多功能電池結構,包括有外殼以及設置于外殼內的電路板和電池體,該電池體與電路板連接;該外殼上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該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均與電路板連接,且該外殼的表面上設置有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該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均與電路板連接;藉此,利用顯示屏可顯示電池體的使用情況以及外界部件的運行情況,便于監控,并實現為電子產品進行充電的功能以及為保暖墊或電暖衣進行供電調溫的功能,從而實現多功能的目的,取代了傳統之僅僅可為電子產品進行充電的功能,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小巧,攜帶和使用方便,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池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智能型多功能電池結構。
技術介紹
電池(Battery)指盛有電解質溶液和金屬電極以產生電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復合容器的部分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電池泛指能產生電能的小型裝置。如太陽能電池。電池的性能參數主要有電動勢、容量、比能量和電阻。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市場上出現有可為電子產品(如手機、數碼相機等等)進行充電的移動式電池,該種移動式電池也叫移動電源,該種移動式電池預先充滿電能,當在其他電子產品缺乏電量的時候,可將該電子產品連接該移動式電池,將該移動式電池上的電量傳輸至電子設備上,從而為人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方便性。然而,目前的電池結構和功能都比較單一,只能供電子產品進行充電,不能滿足人們的其他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型多功能電池結構,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電池結構和功能單一導致不能滿足人們其他需求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種智能型多功能電池結構,包括有外殼以及設置于外殼內的電路板和電池體,該電池體與電路板連接;該外殼上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該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均與電路板連接,且該外殼的表面上設置有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該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均與電路板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殼的底部設置有電池容置腔,該電池體可拆卸地安裝于該電池容置腔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針對該電池容置腔設置有一蓋板,該蓋板封蓋住該電池容置腔。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蓋板為滑動式蓋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殼的前端面設置有照明燈,該照明燈與電路板連接,該照明燈由該開關鈕控制開和關。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均設置于外殼的后端面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電源輸出接口為USB接口。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顯示屏為用于顯示電量/充電指示、設定溫度、負載指示、探頭指示、定時以及實際溫度的顯示屏。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調溫鈕包括有升溫按鈕和降溫按鈕。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開關鈕和設置鈕均為按鈕,該開關鈕、設置鈕、升溫按鈕和降溫按鈕橫向間隔并排設置于外殼的表面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一、通過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并配合設置有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利用顯示屏可顯示電池體的使用情況以及外界部件的運行情況,便于監控,并實現為電子產品進行充電的功能以及為保暖墊或電暖衣進行供電調溫的功能,從而實現多功能的目的,取代了傳統之僅僅可為電子產品進行充電的功能,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本技術小巧,攜帶和使用方便,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二、通過設置有電池容置腔,利用該電池體可拆卸的安裝該電池容置腔中,使得使用者可根據需要拆卸和安裝電池體,便于對電池體進行更換,為使用者的使用帶來更多的方便性。三、通過設置有照明燈,利用該照明燈與電路板連接,并配合開關鈕控制照明燈的開和關,如此本技術可實現照明功能,方便使用者在黑暗的環境下使用。為更清楚地闡述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再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外殼11、電源輸出接口12、充電接口13、顯示屏14、開關鈕15、設置鈕16、蓋板17、照明燈18、升溫按鈕19、降溫按鈕101、電池容置腔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外殼10以及設置于外殼10內的電路板(圖中未不)和電池體(圖中未不),該電池體與電路板連接。該外殼10上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 11和充電接口 12,該電源輸出接口 11和充電接口 12均與電路板連接,該電源輸出接口 11和充電接口 12均設置于外殼10的后端面上,該電源輸出接口 12為USB接口 ;且該外殼10的表面上設置有顯示屏13、開關鈕14、設置鈕15和調溫鈕,該顯示屏13、開關鈕14、設置鈕15和調溫鈕均與電路板連接。具體而說,在本實施例中,該外殼10呈方形體,該外殼10的底部設置有電池容置腔101,該電池體可拆卸地安裝于該電池容置腔101中,該電池體為鋰電池,針對該電池容置腔101設置有一蓋板16,該蓋板16封蓋住該電池容置腔101,該蓋板16為滑動式蓋板,當向前推動該蓋板16時,該蓋板16打開該電池容置腔101,此時可進行電池體的拆卸或安裝,當再向后推動該蓋板16時,該蓋板16封蓋住該電池容置腔101,從而很好地保護電池體。該外殼10的前端面設置有照明燈17,該照明燈17為LED照明燈,其具有較高的亮度,該照明燈17與電路板連接,該照明燈17由該開關鈕14控制開和關,通過設置照明燈17可為使用者提供照明功能,方便使用者在黑暗的環境下使用。以及,該顯示屏13為用于顯示電量/充電指示、設定溫度、負載指示、探頭指示、定時以及實際溫度的顯示屏,利用該顯示屏13可顯示電池體的各種參數,以及外部連接部分的運行情況。此外,該調溫鈕用于調節溫度的高低,其包括有升溫按鈕18和降溫按鈕19,該開關鈕14和設置鈕15均為按鈕,該開關鈕14控制電源輸出以及照明燈17的開和關,該設置鈕15用于設定時間,該開關鈕14、設置鈕15、升溫按鈕18和降溫按鈕19橫向間隔并排設置于外殼的10表面上。詳述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時,當需要為保暖墊或電暖衣供電時,將保暖墊、電暖衣之連接線的USB插頭插入該電源輸出接口 11上,然后按一次該開關鈕14即可,當需要進行定時時,再按設置鈕15,當需要進行溫度調節時,根據需要調節的溫度對應按壓該升溫按鈕18和降溫按鈕19即可,當無需對電暖衣進行供電時,長按該開關鈕14至少3s時即可。當需要對電子產品進行充電時,將連接電子產品的傳輸線插接到該電源輸出接口11上,然后按一次該開關鈕14即可,當充電完成時,長按該開關鈕14至少3s時即可。當需要使用照明燈17時,按一次該開關鈕14即可使照明燈17點亮,當無需再使用照明燈17時,再按一次該開關鈕14即可使照明燈17熄滅。本技術的設計重點在于:首先,通過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并配合設置有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利用顯示屏可顯示電池體的使用情況以及外界部件的運行情況,便于監控,并實現為電子產品進行充電的功能以及為保暖墊或電暖衣進行供電調溫的功能,從而實現多功能的目的,取代了傳統之僅僅可為電子產品進行充電的功能,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本技術小巧,攜帶和使用方便,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其次,通過設置有電池容置腔,利用該電池體可拆卸的安裝該電池容置腔中,使得使用者可根據需要拆卸和安裝電池體,便于對電池體進行更換,為使用者的使用帶來更多的方便性。再者,通過設置有照明燈,利用該照明燈與電路板連接,并配合開關鈕控制照明燈的開和關,如此本技術可實現照明功能,方便使用者在黑暗的環境下使用。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型多功能電池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殼以及設置于外殼內的電路板和電池體,該電池體與電路板連接;該外殼上設置有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該電源輸出接口和充電接口均與電路板連接,且該外殼的表面上設置有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該顯示屏、開關鈕、設置鈕和調溫鈕均與電路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均釗,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福東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