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極軸式二維跟蹤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傳統的跟蹤太陽光系統(一般是用單支柱式,但也有采用園盤式的)是采用光感應系統,設備運營成本高。光感應系統在有云彩時,因不停尋找光源造成用電量大。而云彩離開時,需時間調準跟蹤,不僅影響設備的發電量,而且增加了工作過程中的耗電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極軸式二維跟蹤裝置,根據天文軌道法進行計算,通過軟件編程,使安裝在太陽能發電系統極軸式二維跟蹤裝置上的太陽能光伏板始終對準太陽光線入射方向,大大降低了俯仰軸的驅動頻率和幅度,有效的減小了裝置的運營成本。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極軸式二維跟蹤裝置,包括光伏板安裝支架1,所述光伏板安裝支架I分別安裝在公轉極軸6的兩端,公轉極軸6穿過軸套7與伸縮桿8的頂端相連,伸縮桿8的底端安裝螺母,自轉極軸2的頂端與軸套7相連,底端與轉臺3的頂面相連,轉臺3的底面安裝在支撐立柱4上表面,支撐立柱4上部分傾斜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下部分垂直相連于地面,支撐立柱4上表面還安裝自轉伺服電機5,自轉伺服電機5同時與轉臺3相連,軸套7還與公轉驅動箱9的箱壁相連,公轉驅動箱9的箱底安裝有公轉伺服電機10,公轉伺服電機10與變速箱11的一端相連,變速箱11的另一端與蝸桿12底端相連,蝸桿12上安裝單向擋板14,蝸桿12與伸縮桿8底端的螺母內表面嚙合。所述的光伏板安裝支架I可以加工成整體單一水平面或者前后階梯狀的形式。所述的單向擋板14沿蝸桿12外沿圓周陣列分布若干個,比如為四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極軸式二維跟蹤裝置,包括光伏板安裝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裝支架(1)分別安裝在公轉極軸(6)的兩端,公轉極軸(6)穿過軸套(7)與伸縮桿(8)的頂端相連,伸縮桿(8)的底端安裝螺母,自轉極軸(2)的頂端與軸套(7)相連,底端與轉臺(3)的頂面相連,轉臺(3)的底面安裝在支撐立柱(4)上表面,支撐立柱(4)上部分傾斜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下部分垂直相連于地面,支撐立柱(4)上表面還安裝自轉伺服電機(5),自轉伺服電機(5)同時與轉臺(3)相連,軸套(7)還與公轉驅動箱(9)的箱壁相連,公轉驅動箱(9)的箱底安裝有公轉伺服電機(10),公轉伺服電機(10)與變速箱(11)的一端相連,變速箱(11)的另一端與蝸桿(12)底端相連,蝸桿(12)上安裝單向擋板(14),蝸桿(12)與伸縮桿(8)底端的螺母內表面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極軸式二維跟蹤裝置,包括光伏板安裝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安裝支架(I)分別安裝在公轉極軸(6)的兩端,公轉極軸(6)穿過軸套(7)與伸縮桿⑶的頂端相連,伸縮桿⑶的底端安裝螺母,自轉極軸⑵的頂端與軸套(7)相連,底端與轉臺(3)的頂面相連,轉臺(3)的底面安裝在支撐立柱(4)上表面,支撐立柱(4)上部分傾斜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下部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海俊,楊向民,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科林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