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膽囊取出器,包括:底座、穿刺吸引器、推進閥、外套管和套袋;所述底座外表面的軸向上開設一條口槽,所述穿刺吸引器的負壓吸引接口卡和在所述口槽中,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套設在所述底座、推進閥和外套管的軸心上;所述推進閥包括旋轉部和固定在旋轉部軸心上的螺桿,旋轉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凸起,與所述底座和外套管上相應位置處的凹槽相卡和,螺桿為空心結構,內部套設有所述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所述套袋為彈性材料制成,其底部固定在螺母上,螺母與所述螺桿構成絲杠。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膽囊取出器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能夠輕松進入腹腔并輕松打開,節約膽囊取出操作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膽囊取出器。
技術介紹
隨著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成為治療膽囊結石的“金標準”術式,以其創傷小、恢復快為明顯特點,為廣大患者所認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后,傳統的膽囊取出或使用套袋取出膽囊,操作不便利,且取出過程中容易損傷膽囊,尤其是具有炎癥和水腫的膽囊,操作過程更易損傷,而導致腹腔感染和膽石遺落腹腔,且會延長手術時間,增加手術及麻醉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膽囊取出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腹腔鏡膽囊切除后膽囊取出時的損傷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膽囊取出器,包括:底座、穿刺吸引器、推進閥、外套管和套袋;所述底座外表面的軸向上開設一條口槽,所述穿刺吸引器的負壓吸引接口卡和在所述口槽中,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套設在所述底座、推進閥和外套管的軸心上;所述推進閥包括旋轉部和固定在旋轉部軸心上的螺桿,旋轉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凸起,與所述底座和外套管上相應位置處的凹槽相卡和,螺桿為空心結構,內部套設有所述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 ;所述套袋為彈性材料制成,其底部固定在螺母上,螺母與所述螺桿構成絲杠??蛇x地,所述套袋 包括半橢球形的彈力鋼板,彈力鋼板一側的邊沿與不銹鋼彈簧絲網的一端固定在一起,不銹鋼彈簧絲網的另一端固定在彈力鋼絲上,所述外套管的管口設置有與所述彈力鋼絲的底部相卡和的卡槽,不銹鋼彈簧絲網展開后與所述彈力鋼板組成閉合的橢球體。可選地,所述套袋包括兩個疊合在一起的半橢球形彈力板,外層彈力板的底部設置有卡齒,所述外套管的管口設置有與所述卡齒相卡和的卡槽,所述外層彈力板旋轉180度后與內層彈力板構成閉合的橢球體。可選地,所述彈力板為彈力鋼板。可選地,所述彈力板為彈力塑料板??蛇x地,所述外套管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8mm,外套管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30cm??蛇x地,所述絲杠為滾珠絲杠。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2)能夠輕松進入腹腔并輕松打開,節約膽囊取出操作時間;(3)所用材料可耐高溫、耐腐蝕,便于重復消毒使用;(4)膽囊套袋可更換,實現一次性使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膽囊取出器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膽囊取出器包括:底座10、穿刺吸引器20、推進閥30、外套管40和套袋50。底座10外表面的軸向上開設一條口槽(圖1中未示出),穿刺吸引器20為直角結構,穿刺吸引器20的負壓吸引接口卡和在上述口槽中,穿刺吸引器20的穿刺口套設在底座10、推進閥30和外套管40的軸心上,需要對膽囊進行穿刺操作時,穿刺吸引器20通過口槽沿著底座10、推進閥30和外套管40的軸心向前推進,刺入膽囊,負壓吸引接口接負壓吸出膽汁。推進閥30包括旋轉部31和固定在旋轉部軸心上的螺桿32,旋轉部3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凸起33,與底座10上的凹槽11和外套管40上的凹槽41相卡和,推進閥30可以相對于底座10和外套管40旋轉,螺桿32為空心結構,內部套設有穿刺吸引器20的穿刺口。套袋50為彈性材料制成,其底部固定在螺母51上,螺母51與上述螺桿32構成絲杠,固定外套管40同時扭轉推進閥30的旋轉部31可以帶動螺桿32轉動相同的角度,進而推動螺母51和套袋50沿外套管40的軸向做直線運動。通過上述絲杠將推進閥30的圓周運動轉換為套袋50的直線運動,可以提高套袋50移動操作時的精確性,優選地,上述絲杠為滾珠絲杠,可以進一步提高套袋50移動的精確性。套袋50為彈性材料制成,在外套管40內部時收縮,推出到外套管40外部時展開。例如,套袋50包括半橢球形的彈力鋼板,彈力鋼板一側的邊沿與不銹鋼彈簧絲網的一端固定在一起,不銹鋼彈簧絲網的另一端固定在彈力鋼絲上,外套管40的管口 設置有與彈力鋼絲的底部相卡和的卡槽42,當把套袋50推進到螺桿32頂部時,外套管40的卡槽42與彈力鋼絲的底部相卡和,固定推進閥30同時扭轉外套管40將不銹鋼彈簧絲網展開,不銹鋼彈簧絲網展開后與上述彈力鋼板組成閉合的橢球體。再例如,套袋50包括兩個疊合在一起的半橢球形彈力板,外層彈力板的底部設置有卡齒,外套管的管口設置有與卡齒相卡和的卡槽42,當把套袋50推進到螺桿32頂部時,外套管40的卡槽42與外層彈力板的卡齒相卡和,固定推進閥30同時扭轉外套管40將外層彈力板與內層彈力板錯開一定角度,外層彈力板旋轉180度后與內層彈力板構成閉合的橢球體,優選地,上述彈力板為彈力鋼板或者彈力塑料板。上述套袋結構僅為示意性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進行適當的變換,以實現將膽囊裝入套袋并將套袋關閉的功能。優選地,上述實施例中,外套管40的直徑小于或者等于8mm,外套管的長度大于或者等于30cm,以減小對病人的創傷。使用時,向前推進外套管40,套袋50被壓縮在外套管40中;進入腹腔后,固定外套管40同時扭轉推進閥30,向前推進套袋50直至彈出外套管40 ;放入膽囊,固定推進閥30同時扭轉外套管40,將套袋50關閉;向前推進穿刺吸引器20,刺入膽囊,接負壓吸引,吸出膽汁;固定外套管40同時反方向扭轉推進閥30,收緊套袋50取出膽囊。本專利技術的膽囊取出器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能夠輕松進入腹腔并輕松打開,節約膽囊取出操作時間;所用材料可耐高溫、耐腐蝕,便于重復消毒使用;膽囊套袋可更換,實現一次性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膽囊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穿刺吸引器、推進閥、外套管和套袋;所述底座外表面的軸向上開設一條口槽,所述穿刺吸引器的負壓吸引接口卡和在所述口槽中,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套設在所述底座、推進閥和外套管的軸心上;所述推進閥包括旋轉部和固定在旋轉部軸心上的螺桿,旋轉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凸起,與所述底座和外套管上相應位置處的凹槽相卡和,螺桿為空心結構,內部套設有所述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所述套袋為彈性材料制成,其底部固定在螺母上,螺母與所述螺桿構成絲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膽囊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穿刺吸引器、推進閥、外套管和套袋; 所述底座外表面的軸向上開設一條口槽,所述穿刺吸引器的負壓吸引接口卡和在所述口槽中,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套設在所述底座、推進閥和外套管的軸心上; 所述推進閥包括旋轉部和固定在旋轉部軸心上的螺桿,旋轉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凸起,與所述底座和外套管上相應位置處的凹槽相卡和,螺桿為空心結構,內部套設有所述穿刺吸引器的穿刺口; 所述套袋為彈性材料制成,其底部固定在螺母上,螺母與所述螺桿構成絲杠。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膽囊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包括半橢球形的彈力鋼板,彈力鋼板一側的邊沿與不銹鋼彈簧絲網的一端固定在一起,不銹鋼彈簧絲網的另一端固定在彈力鋼絲上,所 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云,張炳遠,李振凱,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