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及其產物在生產肥料方面的應用,加入水、氧化鈣在20~40℃條件下浸泡1~4天,水洗過濾;向濾渣中加入水、酸和鹽,在20~30℃條件下脫鉻2~4h,水洗過濾;繼續向濾渣中加入水、鹽和堿,保溫脫鉻30~60min后,調節pH至中性,水洗過濾;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將該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與草木灰混合粉碎、造粒,獲得農用復合肥料。所得復合肥料不僅鉻含量低,同時富含鉀元素和有機氮,并且具有一定緩釋功能,可以有效促進植物生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及其產物在生產肥料方面的應用。
技術介紹
在經歷了 30年皮革工業的迅猛發展之后,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皮革大國,同時制革工業也繼造紙工業和釀造工業之后,成為第三大污染行業,每年排放制革污水約8000 12000萬噸,產生含鉻皮屑皮渣30 40萬噸,其中主要以鉻革屑的形式存在,因此,如何高效合理地回收利用革屑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隨著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農用肥料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樣化。從調節土壤微生物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有機肥仍是肥料產品開發和應用的熱點。有機肥的開發在保證充足的營養成分的同時,降低成本也是很實際的問題。張鵬等(參見:一種利用皮革廢棄物制備氨基酸、小分子肽復合有機肥料及鉻收回的方法[P].中國:CN201010556326.4.2011.8.17.)將經過脫鉻處理的制革廢棄物水解成蛋白質多肽和氨基酸,再通過濃縮干燥獲得有機肥。但是該工藝并未對水解產物中鉻含量進行分析,本領域技術人員不清楚其應用安全性。同時,所獲得的水解產物為液態物質,干燥工藝復雜,且造粒受到限制,生產應用成本較高,不適合推廣應用。鉻革屑中豐富的氮可成為有機肥的有效營養成分,若能尋找一種成本低廉的方法對鉻革屑進行脫鉻,且脫鉻后不導致鉻革屑發生大量水解,那么將對鉻革屑在有機肥中的資源化利用和新型有機肥的研發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及其產物在生產肥料方面的應用,通過設計合理的工藝步驟篩選合適的工藝參數,以解決目前鉻革屑脫鉻后大量水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驟進行: O稱量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鉻革屑I份、水5 10份、氧化鈣0.1 0.2份,20 40°C條件下浸泡I 4天,然后水洗過濾,得一次濾渣; 2)向所述一次濾渣中加入4 7重量份水、0.8 I重量份酸和0.1 0.2重量份氯化鈉,在20 30°C條件下恒溫脫鉻2 4h,然后水洗過濾,得二次濾渣; 3)向所述二次濾渣中加入5 10重量份水、0.1 0.2重量份的堿、0.1 0.2重量份氯化鈉,在20 30°C條件下保溫脫鉻30 60min,然后調節pH至中性,水洗過濾,得三次濾渣;將所述三次濾渣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所述酸是指硫酸和草酸按照質量比硫酸:草酸1:2 4混合而成的混合酸;所述堿為氫氧化鈉、氧化鎂中的任意一種。所述三次濾渣烘干采用兩步干燥法;首先在60 70°C條件下低溫干燥3 5h,使水分含量達到20%以下;之后再進行高溫干燥,控制溫度110 120°C,干燥40 70min。所述的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所得終產物在生產肥料方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粉碎成粉末狀,按照重量比7:7 3的比例與草木灰混合,然后按8mm粒徑大小造粒,即得所述肥料; 所述粉碎過程分初粉碎和精粉碎兩步進行,即:第一步,將所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粉碎成粒度為6 8mm的粗顆粒;第二步,將所述粗顆粒進一步粉碎成粉末狀。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專利技術選擇酸、堿、鹽等低廉化學品為脫鉻原料,可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產品的市場推廣。(2)脫鉻后的革屑鉻含量低,經檢測,滿足有機肥國家標準中對鉻含量彡150ppm的要求。(3)脫鉻過程中革屑水解率低,基本保持原形態,便于產品的干燥和造粒操作。同時原形態脫鉻保留了革屑中的部分膠原纖維結構,使肥料產品具有一定緩釋功能。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 稱量鉻革屑50g、氧化鈣5g、蒸餾水500mL,充分攪拌后,30°C保溫浸泡2d,期間需經常攪拌以保證鉻革屑充分分散;水洗過濾,向濾洛中加入蒸懼水350mL、5g氯化鈉、草酸IOg和濃硫酸15mL,充分攪拌, 25°C保溫脫鉻2h,水洗過濾;繼續向濾渣中加入350mL蒸餾水、5g氫氧化鈉堿和Sg氯化鈉,25°C條件下保溫脫鉻40min后,調節pH至中性,充分水洗,過濾;將濾渣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烘干過程采用兩步干燥法:首先在60 70°C條件下低溫干燥3h,使水分含量達到20%以下;之后再進行高溫干燥,控制溫度110 120°C,干燥70min。稱取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70g粉碎后,加入草木灰70g,充分混合,然后按8_粒徑大小造粒,即得所述肥料;所述粉碎過程分初粉碎和精粉碎兩步進行,即:第一步,將所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粉碎成粒度為6 8mm的粗顆粒;第二步,將所述粗顆粒進一步粉碎成粉末狀。實施例2 稱量鉻革屑50g、氧化鈣7g、蒸餾水250mL,充分攪拌后,40°C保溫浸泡ld,期間需經常攪拌以保證鉻革屑充分分散;水洗過濾,向濾洛中加入蒸懼水300mL、6g氯化鈉、草酸15g和濃硫酸15mL,充分攪拌,30°C保溫脫鉻3h,水洗過濾;繼續向濾渣中加入250mL蒸餾水、7g氫氧化鈉和5g氯化鈉,20°C條件下保溫脫鉻30min后,調節pH至中性,充分水洗,過濾;將濾渣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烘干過程采用兩步干燥法:首先在60 70°C條件下低溫干燥4h,使水分含量達到20%以下;之后再進行高溫干燥,控制溫度110 120°C,干燥60min。稱取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70g粉碎后,加入草木灰30g,充分混合,然后按8mm粒徑大小造粒,即得所述肥料;所述粉碎過程分初粉碎和精粉碎兩步進行,即:第一步,將所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粉碎成粒度為6 8mm的粗顆粒;第二步,將所述粗顆粒進一步粉碎成粉末狀。實施例3 稱量鉻革屑50g、氧化鈣10g、蒸餾水400mL,充分攪拌后,20°C保溫浸泡4d,期間需經常攪拌以保證鉻革屑充分分散;水洗過濾,向濾洛中加入蒸懼水200mL、10g氯化鈉、草酸IOg和濃硫酸20mL,充分攪拌,20°C保溫脫鉻4h,水洗過濾;繼續向濾渣中加入500mL蒸餾水、IOg氧化鎂和IOg氯化鈉,60°C條件下保溫脫鉻60min后,調節pH至中性,充分水洗,過濾;將濾渣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烘干過程采用兩步干燥法:首先在60 70°C條件下低溫干燥5h,使水分含量達到20%以下;之后再進行高溫干燥,控制溫度110 120°C,干燥40min。稱取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70g粉碎后,加入草木灰50g,充分混合,然后按8mm粒徑大小造粒,即得所述肥料;所述粉碎過程分初粉碎和精粉碎兩步進行,即:第一步,將所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粉碎成粒度為6 8mm的粗顆粒;第二步,將所述粗顆粒進一步粉碎成粉末狀。下面通過相關實驗數據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鉻革屑的水解情況用水解率、氮回收率和脫鉻率衡量,結果如表I。表I鉻革屑原形態脫鉻效果統計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驟進行:1)稱量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鉻革屑1份、水5~10份、氧化鈣0.1~0.2份,20~40℃條件下浸泡1~4天,然后水洗過濾,得一次濾渣;2)向所述一次濾渣中加入4~7重量份水、0.8~1重量份酸和0.1~0.2重量份氯化鈉,在20~30℃條件下恒溫脫鉻2~4h,然后水洗過濾,得二次濾渣;3)向所述二次濾渣中加入5~10重量份水、0.1~0.2重量份的堿、0.1~0.2重量份氯化鈉,在20~30℃條件下保溫脫鉻30~60min,然后調節pH至中性,水洗過濾,得三次濾渣;將所述三次濾渣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
【技術特征摘要】
1.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步驟進行: 1)稱量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鉻革屑I份、水5 10份、氧化鈣0.1 0.2份,20 40°C條件下浸泡I 4天,然后水洗過濾,得一次濾渣; 2)向所述一次濾渣中加入4 7重量份水、0.8 I重量份酸和0.1 0.2重量份氯化鈉,在20 30°C條件下恒溫脫鉻2 4h,然后水洗過濾,得二次濾渣; 3)向所述二次濾渣中加入5 10重量份水、0.1 0.2重量份的堿、0.1 0.2重量份氯化鈉,在20 30°C條件下保溫脫鉻30 60min,然后調節pH至中性,水洗過濾,得三次濾渣;將所述三次濾渣烘干后得到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產物。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鉻革屑原形態脫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是指硫酸和草酸按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全杰,簡未平,
申請(專利權)人:王全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