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平面度保證裝置,包括頂塊、限高裝置、彈簧壓板、彈簧和底板,所述頂塊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頂端,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底端,所述底板的頂平面上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頂端與所述彈簧壓板的底平面相連接,所述限高裝置穿過所述彈簧壓板和頂塊。本發明專利技術安裝到加工墊片類零件的模具中,在加工墊片類零件時能夠緩沖加工模具產生的沖擊力,從而減少墊片類零件因沖擊力而產生的變形,從而保證墊片類零件的平面度,進而保證墊片類零件與其他配合零件的裝配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使用模具對墊片類零件進行成型加工時用到的平面度保證裝置。
技術介紹
在機械行業,尤其是汽車零配件行業會大量用到墊片類零件,對一些配合要求很高的裝配,對墊片類零件配合面的平面度要求也很高,否則就難以保證配合的緊密。目前墊片類零件的加工一般是使用成型模具,通過沖孔、拉伸以及沖切等工藝來完成對墊片類零件的加工。一般的墊片類零件的加工模具或工藝中,沒有使用有效的平面度保證裝置,單獨靠模具自身的精度來保證墊片類零件的平面度,由于模具在進行沖孔、拉伸或沖切等動作時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被加工的墊片類零件會產生變形,這個變形會影響到墊片類零件的平面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平面度保證裝置,該平面度保證裝置與加工墊片類零件的模具一起使用,在加工墊片類零件時能夠緩沖加工模具產生的沖擊力,從而減少墊片類零件因沖擊力而產生的變形,從而保證墊片類零件的平面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面度保證裝置,其包括頂塊、限高裝置、彈簧壓板、彈簧和底板,所述頂塊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頂端,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底端,所述底板的頂平面上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頂端與所述彈簧壓板的底平面相連接,所述限高裝置穿過所述彈簧壓板和頂塊。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彈簧壓板的底端設置有一凸塊,所述限高裝置的一端伸入所述凸塊內。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還設置有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所述第一墊塊位于所述頂塊的下方,所述第二墊塊位于所述第一墊塊和彈簧壓板之間。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限高裝置為螺釘或螺栓。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限高裝置為圓柱體或多棱柱體。本專利技術的平面度保證裝置與加工墊片類零件的模具一起使用,在加工墊片類零件時能夠緩沖加工模具產生的沖擊力,從而減少墊片類零件因沖擊力而產生的變形,從而保證墊片類零件的平面度,進而保證墊片類零件與其他配合零件的裝配精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加工的墊片零件的左視 圖2是本專利技術加工的墊片零件的主視 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4是本專利技術放大的結構示意 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00、墊片,101、第一平面,102、第一通孔,103、凸臺,104、第二通孔,1、上模成型沖頭,2、上模,3、料帶,4、墊板,5、下模,6、平面度保證裝置,7、螺釘,61、頂塊,62、限高裝置,63、第一墊塊,64、第二墊塊,65、彈簧壓板,66、凸塊,67、彈簧,68、底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這些實施例僅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對本專利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圖1和圖2是本專利技術要加工的墊片類零件的結構示意圖,該墊片100設置有兩個通孔即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4,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4的中心線相互平行,墊片100的第一通孔102處還設置有一凸臺103,第一通孔102貫穿凸臺103。墊片100包括第一平面101,第一平面101與第一通孔102或第二通孔104的中心線垂直。本實施例中第一平面101的平面度值為0.1毫米,在加工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4以及凸臺103時,要求保證第一平面101的平面度值在0.1毫米范圍內。請參閱圖3和圖4,本專利技術的平面度保證裝置6包括頂塊61、限高裝置62、彈簧壓板65、彈簧67和底板68,所述頂塊61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6的最頂端,所述底板68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6的最底端,所述底板68的頂平面上設置有彈簧67,所述彈簧67的頂端與所述彈簧壓板65的底平面相連接,所述限高裝置62穿過所述彈簧壓板67和頂塊61。另外,所述彈簧壓板的底端設置有一凸塊66,所述限高裝置62的一端伸入所述凸塊66內。另外,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6還設置有第一墊塊63和第二墊塊64,所述第一墊塊63位于所述頂塊61的下方,所述第二墊塊64位于所述第一墊塊63和彈簧壓板65之間。另外,所述限高裝置62為螺釘或螺栓部件,也可以是圓柱體或多棱柱體部件,但不限于這些部件。加工本實施例中的墊片100的模具結構如圖3所示,該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5和墊板4,上模2位于所述模具的最上端,下模5位于所述模具的最底端,墊板4位于上模2與下模5之間。上模2內設置有上模成型沖頭1,在墊板4上放置加工的料帶3,料帶3為墊片零件的加工原料,墊片零件從料帶3上加工出來。為滿足上述墊片100的第一平面101的平面度要求,在使用模具進行墊片成型加工時,將本專利技術的平面度保證裝置6安裝到加工模具的下模5內,平面度保證裝置6的底板68位于下模5的底端,頂塊61位于墊板4內并處于料帶3的下方,同時頂塊61正對上模2內設置的上模成型沖頭I。進一步地,模具工作時,上模2下移帶動上模成型沖頭I下移對料帶3進行沖切,同時上模2將料帶3壓緊在墊板4上,頂塊61頂住料帶3。在上模成型沖頭I下移對料帶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時,頂塊61向下壓第一墊塊63和第二墊塊64,第二墊塊64進而向下壓彈簧壓板65,壓彈簧壓板65進一步地向下壓彈簧67,彈簧67產生向上的反作用力,該反作用力向上傳導到頂塊61,使頂塊61對上模成型沖頭I下移產生的作用力進行緩沖,增加上模成型沖頭I下移對料帶3向下施加作用力的時間,從而減緩因上模成型沖頭I急劇下移沖切造成料帶3所產生的變形,以此來保證墊片零件的平面度。另外,在上模成型沖頭I下移到一定程度并抵住限高裝置62時,上模成型沖頭I不再下移,避免過度加工和過度行程浪費。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平面度保證裝置結構簡單,效果明顯,能有效保證被加工墊片零件的平面度,提高成品質量。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面度保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塊、限高裝置、彈簧壓板、彈簧和底板,所述頂塊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頂端,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底端,所述底板的頂平面上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頂端與所述彈簧壓板的底平面相連接,所述限高裝置穿過所述彈簧壓板和頂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平面度保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塊、限高裝置、彈簧壓板、彈簧和底板,所述頂塊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頂端,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平面度保證裝置的最底端,所述底板的頂平面上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頂端與所述彈簧壓板的底平面相連接,所述限高裝置穿過所述彈簧壓板和頂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度保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壓板的底端設置有一凸塊,所述限高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榮,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澤恩汽機車部品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