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由伸縮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組成。伸縮機構由液壓油缸、液壓油缸襯套、邊架、導向襯套和車架組成,液壓油缸的伸縮運動帶動邊架移動,使邊架和車架的距離發生變化,同時邊架通過支柱帶動擋板和張緊裝置移動,擋板和張緊裝置通過分別帶動驅動輪和導向輪的移動以帶動履帶移動,從而使車架兩側的履帶行走機構橫向移動,實現履帶軌距的調節。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的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其履帶軌距可調,結構小巧,質量輕且重心低,安裝方便,適用于空間狹小、地面平整、丘陵山地等多種工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機械領域,涉及一種底盤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履帶軌距可調節的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
技術介紹
現有的小型拖拉機履帶底盤的履帶行走機構和車架之間的距離固定,履帶軌距不可調節,當履帶軌距較小時,在平整地塊工作良好,在丘陵山地等不平整地面其穩定性和通過性不好,當履帶軌距較大時,在丘陵山地等不平整地面的穩定性和通過性較好,但不適宜在空間較小的溫室大棚等要求作業機械小巧靈活的工況下工作,目前裝備有履帶底盤的小型拖拉機只能應用在特定的環境下,應用范圍較窄,不能最大的發揮其工作能力。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用途、工作性能穩定、履帶軌距可調節的一種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由伸縮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組成,主要包含履帶、車架、驅動輪、擋板、支重輪、支重輪支架、邊架、液壓油缸、液壓油缸襯套、固定套筒、支柱、導向襯套、導向輪、托輪、張緊裝置。伸縮機構由液壓油缸、液壓油缸襯套、邊架、導向襯套和車架組成,液壓油缸的伸縮運動帶動邊架的橫向移動,改變邊架和車架之間的距離,同時邊架通過支柱帶動擋板和張緊裝置橫向移動,擋板和張緊裝置通過分別帶動驅動輪和導向輪的橫向移動,進而帶動履帶橫向移動,從而使車架兩側的履帶行走機構橫向移動,實現履帶軌距的調節;液壓油缸收縮時,擋板帶動驅動輪向里移動,需用一卡套把驅動輪在擋板的凹槽處卡住,而液壓油缸伸開時,則無需卡套卡住擋板和驅動輪。液壓油缸的一端固定在邊架上,另一端通過液壓油缸襯套固定在車架上,液壓油缸襯套由減震材料制成,可減少工作中車身振動對液壓油缸的沖擊,邊架上具有兩個和履帶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導向柱,該導向柱具有等距的螺紋孔并通過安裝在車架上的導向襯套進行導向,不僅對液壓油缸的伸縮運動起到導向作用,保證了在伸縮方向的平行度,還起到傳遞車身重量到支重輪的作用,邊架上的導向柱和固定套筒由螺栓連接,固定套筒和車架由螺栓連接,保證在行駛的過程中履帶軌距不變,當需要調節履帶軌距時,擰開固定導向柱和固定套筒的螺栓,調節液壓油缸,把履帶軌距調節到合適位置,再安裝好螺栓。導向襯套為耐磨材料,車架由槽鋼和角鋼焊接而成,車架上具有安裝液壓油缸襯套和導向襯套的孔和固定套筒螺栓的孔,質量輕且結構均勻。履帶行走機構由驅動輪、導向輪、張緊裝置、支重輪、支重輪支架、托輪、支柱和履帶組成,置于車架的左右兩側,通過邊架和車架連接,實現整車的前進、后退和轉向。托輪的支架和支柱的上端連接,支重輪和支重輪支架連接,支重輪支架和支柱的下端連接,邊架和支柱的下端連接,驅動輪的花鍵孔通過花鍵軸和機具的后橋連接,擋板的兩端分別和驅動輪、支柱連接,導向輪通過張緊裝置和支柱連接,由張緊裝置實現履帶的張緊,可以緩沖不平路面對履帶的沖擊,延長履帶的壽命,履帶安裝在驅動輪、導向輪、支重輪和托輪的外周。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的履帶軌距可調節,結構小巧,質量輕,當在溫室大棚等空間狹小、地面平整等工況工作時,液壓油缸處于縮回狀態,軌距變小,使整機體積小且操作靈活;當在不平整地面或丘陵山地等不良工況工作時,可調節液壓油缸,使其處于伸開狀態,履帶軌距增人,伸縮底盤的通過性和穩定性得以提高,同時可更換較寬的履帶,使得使用該伸縮底盤的小型拖拉機具有更好的附著性能和穩定性。該底盤很好地滿足了整車在不同工況工作時的需求。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圖1是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的主視圖;圖2是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的俯視圖;圖3是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處于伸開的狀態的一種;圖中:1-履帶、2-車架、3-驅動輪、4-擋板、5-支重輪、6-支重輪支架、7-邊架、8-液壓油缸、9-液壓油缸襯套、10-固定套筒、11-支柱、12-導向襯套、13-導向輪、14-托輪、15-張緊裝置。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由伸縮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組成,主要包含履帶1、車架2、驅動輪3、擋板4、支重輪5、支重輪支架6、邊架7、液壓油缸8、液壓油缸襯套9、固定套筒10、支柱11、導向襯套12、導向輪13、托輪14、張緊裝置15。伸縮機構由液壓油缸8、液壓油缸襯套9、邊架7、導向襯套12和車架2組成,液壓油缸8的伸縮運動帶動邊架7的橫向移動,改變邊架7和車架2之間的距離,同時邊架7通過支柱11帶動擋板4和張緊裝置15橫向移動,擋板4和張緊裝置15通過分別帶動驅動輪3和導向輪13的移動帶動履帶I橫向移動,從而使車架2兩側的履帶行走機構橫向移動,實現履帶軌距的調節;液壓油缸8收縮時,擋板4帶動驅動輪向里移動,需用一卡套把驅動輪3在擋板4的凹槽處卡住,而液壓油缸8伸開時,則無需卡套卡住擋板4和驅動輪3。液壓油缸8的一端固定在邊架7上,另一端通過液壓油缸襯套9固定在車架2上,液壓油缸襯套9由減震材料制成,可減少工作中車身振動對液壓油缸8的沖擊,邊架7上具有兩個和履帶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導向柱,該導向柱具有等距的螺紋孔并通過安裝在車架2上的導向襯套12進行導向,不僅對液壓油缸8的伸縮運動起到導向作用,保證了在伸縮方向的平行度,還起到傳遞車身重量到支重輪5的作用,邊架7上的導向柱和固定套筒10由螺栓連接,固定套筒10和車架2由螺栓連接,保證在行駛的過程中履帶軌距不變,當需要調節履帶軌距時,擰開固定導向柱和固定套筒10的螺栓,調節液壓油缸8,把履帶軌距調節到合適位置,再安裝好螺栓。導向襯套12為耐磨材料,車架2由槽鋼和角鋼焊接而成,車架2上具有安裝液壓油缸襯套9和導向襯套12的孔和固定套筒螺栓的孔,質量輕且結構均勻。履帶行走機構由驅動輪3、導向輪13、張緊裝置15、支重輪5、支重輪支架6、托輪14、支柱11和履帶I組成,置于車架2的左右兩側,通過邊架7和車架2連接,實現整車的前進、后退和轉向。托輪14的支架和支柱11的上端連接,支重輪5和支重輪支架6連接,支重輪支架6和支柱11的下端連接,邊架7和支柱11的下端連接,驅動輪3的花鍵孔通過花鍵軸和機具的后橋連接,擋板4的兩端分別和驅動輪3、支柱11連接,導向輪13通過張緊裝置15和支柱11連接,由張緊裝置15實現履帶I的張緊,可以緩沖不平路面對履帶I的沖擊,延長履帶I的壽命,履帶I安裝在驅動輪3、導向輪13、支重輪5和托輪14的外周。調節底盤履帶軌距時,擰開連接導向柱和固定套筒10的固定螺釘,調節伸縮機構中的液壓油缸8使伸縮機構帶動車架2兩側的履帶行走機構運動,液壓油缸8伸縮到能安裝固定螺釘的合適位置,再安裝好固定螺釘,完成履帶軌距的調節;圖2為小型拖拉機履帶底盤履帶軌距最小時的狀態。由于邊架6所具有的導向柱上的螺紋孔為等間隔,對應不同的螺紋孔履帶軌距是不同的,所以該伸縮履帶底盤的伸開的履帶軌距是多個特定的值,圖3為小型拖拉機履帶底盤伸開的一種狀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由伸縮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伸縮機構由液壓油缸(8)、液壓油缸襯套(9)、邊架(7)、導向襯套(12)和車架(2)組成,液壓油缸(8)的伸縮運動帶動邊架(7)橫向移動,改變邊架(7)和車架(2)之間的距離,同時邊架(7)通過支柱(11)帶動擋板(4)和張緊裝置(15)橫向移動,擋板(4)和張緊裝置(15)分別帶動驅動輪(3)和導向輪(13)的橫向移動,進而帶動履帶(1)橫向移動,從而使車架(2)兩側的履帶行走機構橫向移動,實現履帶軌距的調節;液壓油缸(8)的一端固定在邊架(7)上,另一端通過液壓油缸襯套(9)固定在車架(2)上,邊架(7)上具有兩個和履帶運動方向垂直的導向柱,該導向柱具有等距的螺紋孔并通過安裝在車架(2)上的導向襯套(12)進行導向,邊架(7)上的導向柱和固定套筒(10)由螺栓連接,固定套筒(10)和車架(2)由螺栓連接,車架(2)由槽鋼和角鋼焊接而成;所述的履帶行走機構由驅動輪(3)、導向輪(13)、張緊裝置(15)、支重輪(5)、支重輪支架(6)、托輪(14)、支柱(11)和履帶(1)組成,置于車架(2)的左右兩側,通過邊架(7)和車架(2)連接,其中,托輪(14)的支架和支柱(11)的上端連接,支重輪(5)與支重輪支架(6)連接,支重輪支架(6)與支柱(11)的下端連接,邊架(7)和支柱(11)的下端連接,驅動輪(3)的花鍵孔通過花鍵軸和機具的后橋連接,擋板(4)的兩端分別與驅動輪(3)和支柱(11)連接,導向輪(13)通過張緊裝置(15)和支柱(11)連接,履帶(1)安裝在驅動輪(3)、導向輪(13)、支重輪(5)和托輪(14)的外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型拖拉機可伸縮履帶底盤,由伸縮機構和履帶行走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伸縮機構由液壓油缸(8)、液壓油缸襯套(9)、邊架(7)、導向襯套(12)和車架(2)組成,液壓油缸(8)的伸縮運動帶動邊架(7)橫向移動,改變邊架(7)和車架(2)之間的距離,同時邊架(7)通過支柱(11)帶動擋板(4)和張緊裝置(15)橫向移動,擋板(4)和張緊裝置(15)分別帶動驅動輪(3)和導向輪(13)的橫向移動,進而帶動履帶(I)橫向移動,從而使車架(2)兩側的履帶行走機構橫向移動,實現履帶軌距的調節;液壓油缸(8)的一端固定在邊架(7)上,另一端通過液壓油缸襯套(9)固定在車架(2)上,邊架(7)上具有兩個和履帶運動方向垂直的導向柱,該導向柱具有等距的螺紋孔并通過安裝在車架(2)上的導向襯套(12)進行導向,邊架(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福增,劉虹玉,王元杰,蒲應俊,王濤,張夢蕓,周渝,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