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液體的運輸與儲存容器,該運輸與儲存容器具有:用于內部容器的托盤式基部框架,該內部容器由塑料制成且具有四個側壁、下底壁和上底壁、形成在上底壁上的能夠封閉的填充頸部、形成在側壁的下部分上的具有汲取防護器的排出頸部;以及用于接收內部容器的籠罩,該籠罩具有由金屬制成的水平條和豎直條,其中,豎直條包括位于連接部分(39)和具有管狀橫截面的線性縱向部分(38)之間的彎曲部分(41),其中,豎直條的至少上端部在它們的面對內部容器(58)的內側(32)上于位于連接部分至彎曲部分的過渡部中包括凸形橫截面輪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液體的運輸與儲存容器,該運輸與儲存容器具有:用于內部容器的托盤式基部框架,該內部容器由塑料制成且具有四個側壁、下底壁和上底壁、形成在上底壁上的能夠封閉的填充頸部、形成在側壁的下部分上的具有汲取防護器的排出頸部;以及用于接收該內部容器的籠罩,籠罩具有由金屬制成的水平和豎直條,其中,形成為中空型材的豎直條的端部焊接至籠罩的環繞的下邊緣型材和環繞的上邊緣型材,其中,至少該上邊緣型材包括橫向于豎直條延伸的凸起部,該凸起部用于形成與豎直條的上端部的焊接結合部的連接部位,并且其中,豎直條的至少上端部包括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具有通過再成形而形成的減小的橫截面,用于與上邊緣型材的焊接結合部,其中,豎直條具有在連接部分和具有管狀橫截面的線性縱向部分之間的彎曲部分。
技術介紹
為了進行節省空間的儲藏,在開始部分提到的類型的運輸與儲存容器常常以堆疊布置進行安排,在堆疊布置中,至少兩個運輸與儲存容器被布置為一個在另一個的頂部,以這樣的方式,上容器被放置為使得托盤式基部框架的角部腿和中部腿位于下部容器的上部邊緣型材的頂部上。這種堆疊布置導致相應地較高的載荷被特別地施加在籠罩的由焊接結合部形成的連接部位上。在動態使用過程中、例如在以堆疊布置進行安排的容器的運輸過程中,所述載荷能夠到達相當大的壓力峰值。在EP I 439 130A1中,已知一種用于液體的運輸與儲存容器,在該運輸與儲存容器中,籠罩的豎直條包括位于至形成在條的上端部上的展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的彎曲部分,使得在彎曲部分的區域中,該試紙條具有一定彈性,這使得峰值載荷的降低和減少成為可能,并且因此相應地減輕了焊接結合部的負荷。豎直條在至展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的彎曲形設計導致了在該區域中的在豎直條上的彎曲載荷,使得在彎曲部分的該區域中的豎直條雖然的確呈現減輕焊接結合部負荷的彈性,但是在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經受比線性地形成的豎直條高的彎曲載荷。為了在盡管存在該額外的彎曲載荷的情況下充分地保證抵抗部件失效,該具有彎曲部分的豎直條具有相應的壁厚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運輸與儲存容器,其籠罩包括具有形成在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的彎曲部分的豎直條,其中,該運輸與儲存容器具有抵抗部件失效的必要的安全性而又仍然能夠以最小的材料成本進行制造。該目的通過滿足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運輸與儲存容器而實現。根據本專利技術,豎直條以如下方式形成:至少其上端部在從連接部分至彎曲部分的過渡部中于位于它們的面對內部容器的內側上包括凸形橫截面輪廓。由于位于過渡部的易于扭曲的區域中的該特殊的橫截面輪廓,使得即使在使用具有相對減小的壁厚度的管材料的情況下,抗扭曲的更高的安全性也成為可能。結果,即便選擇用相對較薄的壁厚度的管材料來生產豎直條,也有了仍然能夠保證該運輸與儲存容器的抵抗容器失效的所期望的高標準的一般的可能性。因此,即便對于具有相對薄的壁厚度的管材料而言,也能夠充分地確保能夠消除由于超過臨界扭曲載荷而導致的豎直條的破壞。否則,所述的豎直條的破壞、即豎直條的部件失效可能導致豎直條的受損端部穿破塑性內部容器,這會直接導致容器的失效。除了使用具有相對薄的壁厚度的管材料所帶來的在重量上的優勢,當然還應當指出,通過根據本專利技術進行實施導致的進一步的可觀的優勢在于,由于相應地節省了材料,能夠減少該運輸與儲存容器的生產成本。特別有利的是,豎直條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在從連接部分至彎曲部分的過渡部中具有凸形橫截面輪廓,使得下端部也提供抵抗部件失效的更高的安全性。優選地,該凸形橫截面輪廓從連接部分穿過彎曲部分延伸至縱向部分中,并且該彎曲部分至少在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分中包括凹入部,使得在橫截面減小時在該過渡部分中實現充分的剛度。特別有利的是,該凹入部形成為凹槽的形狀并且從連接部分延伸至縱向部分。由于凹槽形凹入部所導致的橫截面的形式,并且與其彎曲部分未在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配設凹槽形凹入部的豎直條相比較,剛性的結構成為可能,這提供了更高的扭曲安全性,而同時仍然具有在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的期望的彈性撓性。在此處,凹槽形凹入部的效應能夠大體比作卷邊的強化效應,其特殊性在于,所述凹槽形凹入部從連接部分穿過彎曲部分延伸至縱向部分。與其彎曲部分未配設這種凹槽形凹入部的豎直條相比較,豎直條的這種結構上的增強在使用具有相對薄的壁厚度的管材料時提供了進一步提高的扭曲安全性。在特別有利的實施方式中,該彎曲部分以如下方式實現:由于在彎曲部分的橫截面中的凹入部,故而形成邊緣凸起部,該邊緣凸起部延伸達到連接部分中。因此,由該凹入部形成的邊緣凸起部能夠在其至連接部分中的延伸部中被同時地用作形成與籠罩的上邊緣型材的凸起部的交叉部位。如果由于該凹入部而形成腎形橫截面,該腎形橫截面帶有條的與凹槽形凹入部相對的凸形壁部分、從所述條的縱向部分穿過彎曲部分延伸到條的連接部分中,則實現了在彎曲部分的區域中以及在從彎曲部分至連接部分的過渡部中的扭曲安全性的進一步增大。在特別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凸形壁部分與在連接部分中的凹入部的邊緣凸起部一起形成碗形連接槽,其具有連接該邊緣凸起部的另外的邊緣凸起部,使得該連接部分相應地形成為抗扭的。如果豎直條的上端部在從連接部分至彎曲部分的過渡部中包括形成在邊緣凸起部上的隆起部,能夠直接在特別易于扭曲的區域中實現剛度的增加。如果在豎直條的下端部上的邊緣凸起部在從連接部分至彎曲部分的過渡部中呈現大體線性的延伸部,則特別是在產生垂直于條的縱向延伸部的振動應變的情況下,與上端部相比較,該下端部形成為特別地具有彈性撓性。對于在籠罩的下邊緣型材與豎直條的下端部之間的焊接結合部而言特別有利的是,下邊緣型材包括具有形成邊緣凸起部的槽形凹部的連接區域,其中,該邊緣凸起部形成與豎直條的下端部的連接部分的邊緣凸起部的交叉部位。附圖說明在下文中,在附圖的輔助下詳細地說明了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附圖中示出:圖1為具有籠罩的運輸與儲存容器的立體圖,該籠罩包括通過豎直條連接的上邊緣型材和下邊緣型材;圖2為單獨示出的豎直條;圖3為豎直條與上邊緣型材的連接;圖3a為根據圖3中的截面IIIa-1IIa的上部條端部的橫截面圖;圖3b為根據圖3中的截面IIIb-1IIb的上部條端部的橫截面圖;圖3c為根據圖3中的截面IIIc-1IIc的上部條端部的橫截面圖;圖4為在根據圖3中的截面IV-1V的橫截面圖中的在圖3中示出的條連接部;圖5為圖3中示出的條連接部根據圖3中的視角V的視圖;圖6為豎直條的下端部與圖1中示出的籠罩的下邊緣型材的連接的視圖;圖7為圖6中示出的條連接部的根據圖6中的截面VI1-VII的視圖;圖8為條連接部的根據圖6中的視角VIII的視圖;圖9為圖8中示出的條連接部的根據圖8中的視角IX的下部視圖;圖10為等軸測圖中的豎直條的下端部的另一實施方式;圖11為圖10中示出的豎直條的下端部與圖1中示出的籠罩的下邊緣型材的連接的視圖;圖12為圖11中示出的條連接部的根據圖11中的截面XI1-XII的視圖;圖13為條連接部的根據圖11中的視角XIII的下部視圖。圖14為圖13中示出的條連接部的根據圖13中的視角XIV的下部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用于液體的運輸與儲存容器10,其能夠用作一次性或可重復使用的容器,所述容器10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液體的運輸與儲存容器(10),所述運輸與儲存容器(10)具有:用于內部容器(11)的托盤式基部框架(29),所述內部容器(11)由塑料制成且具有四個側壁(12?15)、下底壁和上底壁(16、17)、形成在所述上底壁(17)上的能夠被封閉的填充頸部(19)、形成在側壁(12)的下部分上的具有汲取防護器(21)的排出頸部(20);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內部容器的籠罩(22),所述籠罩(22)具有由金屬制成的水平條和豎直條(23、24、71),其中,形成為中空型材的所述豎直條(24、71)的端部(25、27、70)被焊接至所述籠罩的環繞的下邊緣型材和環繞的上邊緣型材(28、26),其中,至少所述上邊緣型材包括凸起部(50),所述凸起部(50)橫向于所述豎直條延伸以形成用于與所述豎直條的上端部的焊接結合部的連接部位,并且其中,所述豎直條的至少上端部包括連接部分(39),所述連接部分(39)具有通過對與所述上邊緣型材的焊接結合部進行再成形而減小的橫截面,其中,所述豎直條包括位于所述連接部分與具有管狀橫截面(42)的線性縱向部分(38)之間的彎曲部分(41),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直條的至少上端部在它們的面對所述內部容器的內側(32)上、于所述連接部分至所述彎曲部分的過渡部中包括凸形橫截面輪廓輪廓(58)。...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普羅特克納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