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而提供一種利用氣壓、虹吸動力組合為動力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抽灌器。連接蓋用于與容器口連接,連接蓋上有抽油孔和進氣孔,探管和出油管分別與連接蓋上的抽油孔密封連通,進氣管與連接蓋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出油管上安裝有出油控制閥門,進氣管上安裝有氣門嘴、安全閥、調壓閥和壓力表;利用氣源為被抽容器加壓時為氣壓動力抽灌結構;當被灌容器與被抽容器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時,打開調壓閥使進氣管與大氣連通為虹吸動力抽灌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抽灌器采用氣壓、虹吸動力組合作為動力源,通用性強,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重量輕,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
技術介紹
液體物質從一個容器到另一個容器中往往需要用到抽灌裝置。當前,國內、外的抽灌裝置形形色色,多以電動泵或發動機泵為動力源。效率高的泵,其體積大、重量重;體積小、重量輕的泵,其效率低,流量和揚程不能達到車載快速高效及一定高度落差條件下泵油的目的。存在安全隱患、人機工程性差、浪費嚴重、而且無其它動力,受儲油容器中油液儲量的限制,也很難實現車與車之間直接的相互倒油。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利用氣壓、虹吸動力組合為動力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抽灌器。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包括連接蓋、出油管、進氣管、探管,所述連接蓋用于與容器口連接,所述連接蓋上設置有抽油孔和進氣孔,所述探管和出油管分別與所述連接蓋上的所述抽油孔密封連通,所述進氣管與所述連接蓋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所述出油管上安裝有出油控制閥門,所述進氣管上安裝有氣門嘴、安全閥、調壓閥和壓力表;利用氣源為被抽容器加壓時為氣壓動力抽灌結構;當被灌容器與被抽容器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時,打開調壓閥使進氣管與大氣連通為虹吸動力抽灌結構。所述連接蓋由上面的大連接蓋和下面的小連接蓋組成,所述大連接蓋內及大連接蓋與小連接蓋之間分別設置有橡膠密封圈。所述大連接蓋采用適用于大型車輛油箱口的鋼質撥片結構,所述小連接蓋的外徑上設置有與常用圓柱形鋼質油桶口相配套的連接螺紋。所述探管為尼龍伸縮式結構,節與節之間采用橡膠密封圈密封。所述出油管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進氣管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探管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調壓閥外殼為銅質內螺紋管,內芯為空心外螺紋管,中部設有泄氣孔,外端設有操作手柄;向里順時針旋轉到底為關閉,反時針向外旋轉為充氣,繼續向外旋轉到一定程度為泄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的抽灌器采用氣壓、虹吸動力組合作為動力源,通用性強。既可使用于油箱油料的抽灌,又可適用于油桶油料的抽灌。既可使用車載氣源實現油料抽灌,又可使用人工機械氣源完成。2、本專利技術的抽灌器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重量輕,效率高,安全可靠,利用車載氣源或人工機械氣源為動力,節省人力,同時又不損壞汽車結構。3、本專利技術的抽灌器在使用中有效地降低了油料的揮發和滴漏,減少了浪費,提高了安全系數。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示意圖。圖中:1-1.大連接蓋,1-2.小連接蓋,2.探管,3.出油管,4.進氣管,5.氣門嘴,6.安全閥,7.調壓閥,8.氣壓表,9.出油控制閥門。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抽灌器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連接蓋、出油管3、進氣管4、探管2,所述連接蓋用于與大型車輛油箱口連接,所述連接蓋上設置有抽油孔和進氣孔,所述探管2和出油管3分別與所述連接蓋上的所述抽油孔密封連通,所述進氣管4與所述連接蓋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所述出油管3上安裝有出油控制閥門9,所述進氣管4上安裝有氣門嘴5、安全閥6、調壓閥7和壓力表8。利用氣源為被抽容器加壓時為氣壓動力抽灌結構;當被灌容器與被抽容器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時,打開調壓閥7使進氣管4與大氣連通為虹吸動力抽灌結構。為了適應于多種容器,所述連接蓋由上面的大連接蓋1-1和下面的小連接蓋1-2組成,所述大連接蓋1-1與小連接蓋1-2之間分別設置有橡膠密封圈。其中,大連接蓋上的為大橡膠密封圈,大連接蓋與小連接蓋之間的為小密封圈。本實施例中,所述大連接蓋1-1采用適用于大型車輛油箱口的鋼質撥片結構,所述小連接蓋1-2的外徑上設置有與常用圓柱形鋼質油桶口相配套的連接螺紋。所述探管2為尼龍伸縮式結構,節與節之間采用橡膠密封圈密封。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油管3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進氣管4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探管2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調壓閥7外殼為銅質內螺紋管,內芯為空心外螺紋管,中部設有泄氣孔,外端設有操作手柄;向里順時針旋轉到底為關閉,反時針向外旋轉為充氣,繼續向外旋轉到一定程度為泄壓。以下以油箱倒油為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抽灌器的使用進行說明。當需要倒油時,將連接蓋與探管連接并擰緊,調整探管長度,使其與油箱或油桶的深度相匹配。檢查整理橡膠密封圈,使其在連接蓋內平整,將連接蓋安裝到車上的被抽容器(油箱或油桶口)上,并施以一定的壓力,使二者緊定可靠。再分別將出油管和進氣管安裝到連接蓋上,并用手擰緊。檢查調壓閥,使其處于關閉的位置,而后連接好車上的充氣管,將充氣接頭連接到氣門嘴上。將出油管口裝上適當的膠皮管子,并將管子的另一端置入被灌容器中。首先打開出油閥,再打開調壓閥,利用氣源給被抽容器(油箱或油桶)充氣,燃油便很快被壓出來。使用中要觀察氣壓表,并通過調壓閥及時調整氣壓,使其指針在安全的氣壓范圍內。若被灌容器與被抽容器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抽灌過程中,打開調壓閥,卸掉充氣管,實施虹吸抽灌作業。停止抽灌作業時,要先關閉出油閥,以防油液撒漏,再關閉調壓閥,卸掉充氣管,而后把調壓閥逐漸向外旋轉,卸掉桶內的氣壓。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蓋、出油管、進氣管、探管,所述連接蓋用于與容器口連接,所述連接蓋上設置有抽油孔和進氣孔,所述探管和出油管分別與所述連接蓋上的所述抽油孔密封連通,所述進氣管與所述連接蓋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所述出油管上安裝有出油控制閥門,所述進氣管上安裝有氣門嘴、安全閥、調壓閥和壓力表;利用氣源為被抽容器加壓時為氣壓動力抽灌結構;當被灌容器與被抽容器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時,打開調壓閥使進氣管與大氣連通為虹吸動力抽灌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蓋由上面的大連接蓋和下面的小連接蓋組成,所述大連接蓋內及大連接蓋與小連接蓋之間分別設置有橡膠密封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連接蓋采用適用于大型車輛油箱口的鋼質撥片結構,所述小連接蓋的外徑上設置有與常用圓柱形鋼質油桶口相配套的連接螺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管為尼龍伸縮式結構,節與節之間采用橡膠密封圈密封。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進氣管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所述探管與所述連接蓋采用螺紋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壓閥外殼為銅質內螺紋管,內芯為空心外螺紋管,中部設有泄氣孔,外端設有操作手柄;向里順時針旋轉到底為關閉,反時針向外旋轉為充氣,繼續向外旋轉到一定程度為泄壓。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而提供一種利用氣壓、虹吸動力組合為動力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抽灌器。連接蓋用于與容器口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壓、虹吸動力組合式輕質油料抽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蓋、出油管、進氣管、探管,所述連接蓋用于與容器口連接,所述連接蓋上設置有抽油孔和進氣孔,所述探管和出油管分別與所述連接蓋上的所述抽油孔密封連通,所述進氣管與所述連接蓋上的進氣孔密封連接,所述出油管上安裝有出油控制閥門,所述進氣管上安裝有氣門嘴、安全閥、調壓閥和壓力表;利用氣源為被抽容器加壓時為氣壓動力抽灌結構;當被灌容器與被抽容器有一定的高度落差時,打開調壓閥使進氣管與大氣連通為虹吸動力抽灌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國義,李紅勛,葉鵬,張凱,貴新成,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