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為了盡可能不停止加工部地進行準備作業,而對應準備作業的內容改變裝料器圍欄的開度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帶裝料器工作機械具有工作機械主體(1)和裝料器(2),作業者站在前方對工作機械主體(1)的加工部(3A、3B)進行準備作業。具有間隔加工區域(S1A、S1B)和裝料器行進區域(S2)的開閉式的間隔板(40A、40B),以及間隔裝料器行進區域(S2)和其前側的作業者空間(S3)的裝料器圍欄(51A、51B)。裝料器圍欄(51A、51B)從通常運轉時的閉合狀態(Q1)開始至少在兩個階段上自由開閉,即對加工部(3A、3B)的前側的加工機器(7)進行準備作業的第1打開狀態(Q2)、以及對加工部(3A、3B)的后側的加工機器(5)進行準備作業的第2打開狀態(Q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車床等工作機械主體、和向該工作機械主體供給 及排出工件的裝料器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
技術介紹
有一種在工作機械主體的上側設置裝料器,作業者站在作業機械主體 的前方對工作機械主體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例 如專利文獻l)。在這種帶裝料器工作機械上,設置有間隔工作機械主體的 加工區域和位于其上側供裝料器行進的裝料器行進區域的間隔板(專利文獻1中的"第2蓋(二次力A—)")、以及間隔裝料器行進區域和其前方的 作業者空間的裝料器圍欄(專利文獻1中的"裝料器蓋(口一夕、'力^一)")。 間隔板是用于防止切屑飛散到加工區域外的裝置,在裝料器向加工機器進 行工件的供給和排出時,成為整體或一部分打開的狀態。裝料器圍欄用于 防止裝料器與作業者干涉,在作業者對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時成為被打 開的狀態。 一般,現有的裝料器圍欄具有與上述間隔板共同向左右方向滑 動式打開、或者向上打開、或者對開的結構。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2-370136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實開昭62-198032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技術第2531835號公報但是,采用裝料器圍欄與間隔板共同開閉的結構具有以下問題。例如, 在工作機械主體是辨2個加工部左右并列的2軸車床并且對其中一個加工 部進行準備作業的情況下,作為準備對象的加工部的間隔板打開后,裝料 器圍欄也打開。在裝料器圍欄打開的狀態下,因為裝料器露出作業者空間 側而存在危險,所以不能使裝料器動作。因此,即使在對其中一個加工部 進行準備作業的情況下,也必須使兩個加工部一起停止。車床的準備作業主要為刀具臺的刀具更換以及主軸的夾具更換。在刀具臺在前側、主軸在后側而兩者前后并列配置的車床(例如專利文獻2)的 情況下,在裝料器和刀具臺的位置關系方面,刀具臺的刀具更換的進行能 夠不與裝料器相干涉。因此,如果能夠以間隔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作業者空 間、且形成用于在加工區域和作業者空間之間進行刀具更換作業的開口部 的方式設置上述裝料器圍欄,則在其中一方的加工部進行刀具更換時也能 在其它的加工部繼續加工。因為與夾具更換相比刀具更換的頻率高,所以 如果上述方式可行則能夠減少加工部的停止時間并提高生產效率。另外, 有一種在覆蓋加工部的門(圍欄)上設置小窗,對應加工部的準備作業的 內容,選擇打開小窗進行準備作業的情況、或者打開門進行準備作業的情況的工作機械(專利文獻3)。其中,專利文獻3的目的是減少大重量的門 的開閉次數。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為了盡可能不停止加工部地進行準備作業而 對應準備作業的內容改變裝料器圍欄的開度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本專利技術 的另一個目的是使裝料器圍欄的開閉操作簡單且使裝料器圍欄的結構變得 簡易。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能夠通過適用該專利技術而顯著提高生產效 率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的具體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具備通過由前后并列配置的多個加工機 器構成的加工部對工件進行加工的工作機械主體、和設置在該工作機械主 體的上側并對上述加工部進行工件的供給以及排出的裝料器,并且,作業 者站立在上述工作機械主體的前方對上述加工部進行準備作業,該帶裝料 器工作機械具有開閉式的間隔板,間隔設置有上述加工部的加工區域和 上述裝料器行進的裝料器行進區域;以及裝料器圍欄,間隔上述裝料器行 進區域和其前側的作業者空間,上述裝料器圍欄從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 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且間隔上述加工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的閉合狀態 開始,至少在第1打開狀態和第2打開狀態這2個階段自由開閉,上述第l 打開狀態為,保持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的狀態、且 在上述加工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之間,形成用于由位于作業者空間的作 業者對上述加工部的前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開口部的狀態;上述第2打開狀態為,不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且能夠對上述間隔板進行開閉操作直到達到可由位于上述作業者空間的作業者越 過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而對上述加工部的后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 開度。例如,在加工區域的上方具有裝料器行進區域。加工區域和裝料器 行進區域由間隔板間隔。在使垂直蓋部向后方移動的第1打開狀態下,減 小閉合狀態的裝料器行進區域的同時,將該減小的裝料器行進區域作為作 業者空間。通過間隔板將該增大的作業者空間與加工區域間隔。采用該結構后,在對前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情況下,使裝料 器圍欄為第1打開狀態,并通過形成在加工區域和作業者空間之間的開口 部進行準備作業。此時,因為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作業者空間通過裝料器圍 欄而被間隔,所以即使裝料器動作也是安全的。另外,對后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情況下,使裝料器圍欄為第2打開狀態,越過裝料器行進 區域進行準備作業。此時,停止裝料器的動作。在本專利技術中,上述裝料器圍欄具有在上述閉合狀態下覆蓋上述裝料 器行進區域上方的水平蓋部、以及覆蓋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前方的垂直蓋 部,上述第1打開狀態為從上述閉合狀態使上述垂直蓋部向后方移動的狀 態。通過該結構,因為只需要移動作為裝料器圍欄的一部分的垂直蓋部就 能從閉合狀態切換到第1打開狀態,所以裝料器圍欄的開閉操作簡單,且 裝料器圍欄的結構能夠簡易化。在本專利技術中,優選上述工作機械主體是左右并列設置有多個上述加工 部,并且各加工部的多個加工機器的前側的加工機器為刀具臺、且后側的 加工機器為主軸的多軸車床,對應于各加工部,上述間隔板以及裝料器圍 欄設置成與加工部數量相同。在對某一個加工部的刀具臺進行刀具更換的 情況下,對應該加工部的裝料器圍欄為第1打開狀態,對應其它的加工部 的裝料器圍欄保持閉合狀態。經由通過使裝料器圍欄處于第1打開狀態形 成的上述開口部對刀具更換對象的刀具臺進行刀具更換作業。因為裝料器 行進區域和作業者空間通過各裝料器圍欄而被間隔,所以能夠安全地移動 裝料器。因此,其它的加工部能夠照常繼續加工。本專利技術的帶裝料器工作機械為具備通過由前后并列配置的多個加工機 器構成的加工部對工件進行加工的工作機械主體、和設置在該工作機械主體的上側并對上述加工部進行工件的供給以及排出的裝料器,并且,作業 者站立在上述工作機械主體的前方對上述加工部進行準備作業,該帶裝料 器工作機械具有開閉式的間隔板,間隔設置有上述加工部的加工區域和 上述裝料器行進的裝料器行進區域;以及裝料器圍欄,間隔上述裝料器行 進區域和其前側的作業者空間,上述裝料器圍欄至少在第1打開狀態和第2 打開狀態這2個階段自由開閉,上述第1打開狀態為從間隔上述裝料器行 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且間隔上述加工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的閉合 狀態開始,保持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的狀態、且在 上述加工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之間,形成用于由位于作業者空間的作業 者對上述加工部的前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開口部的狀態;上述第2 打開狀態為不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且對上述間隔 板進行開閉操作直到能夠由位于上述作業者空間的作業者越過上述裝料器 行進區域而對上述加工部的后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開度為止的狀 態,因此,通過對應于準備作業的內容而改變裝料器圍欄的開度,能夠盡 可能不停止加工部地進行準備作業,從而達到提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裝料器工作機械,具備通過由前后并列配置的多個加工機器構成的加工部對工件進行加工的工作機械主體、和設置在該工作機械主體的上側并對上述加工部進行工件的供給以及排出的裝料器,并且,作業者站立在上述工作機械主體的前方對上述加工部進行準備作業, 該帶裝料器工作機械具有:開閉式的間隔板,間隔設置有上述加工部的加工區域和上述裝料器行進的裝料器行進區域;以及裝料器圍欄,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其前側的作業者空間, 上述裝料器圍欄從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且間隔上述加工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的閉合狀態開始,至少在第1打開狀態和第2打開狀態這2個階段自由開閉, 上述第1打開狀態為,保持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的狀態、且在上述加工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之間,形成用于由位于作業者空間的作業者對上述加工部的前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開口部; 上述第2打開狀態為,不間隔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和上述作業者空間、且能夠對上述間隔板進行開閉操作直到達到可由位于上述作業者空間的作業者越過上述裝料器行進區域而對上述加工部的后側的加工機器進行準備作業的開度。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渡邊雅之,
申請(專利權)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